在高價購得的商鋪無人問津的那兩年,我幾乎沒有睡過一晚的囫圇覺。”站在成都市一環路北三段“迪康·銀色詩典”的項目大門前,陳斌(化名)用“欲哭無淚”和“麻木”兩個詞來形容自己現在的感受。地處一環路內,緊鄰城隍廟電子市場的銀色詩典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一環路內商鋪的租賃價格普遍過百(100元每平米每月)的今天,這里卻是以33元每平米每月及35元每平米每月的低廉租價艱難度日。
“包租婆”剛當半年,商家陸續搬空
“我們都是在2004年的3—9月從成都市迪康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那里購買到銀色詩典的一樓底商,”在陳斌出具的一份購買合同上記者看到,在購買合同簽訂的當日,購房者就與“四川世紀銀豐商業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合作經營協議。
甲方:業主姓名
乙方:四川世紀銀豐商業有限公司
該協議第二條及第六條分別注明:“二、合作經營期限自2004年12月30日起至2009年12月30日止,共5年。”
“六、經雙方商定,委托經營期內乙方將每年支付委托經營效益給甲方。委托期內每年的委托經營效益金為該物業成交價(以《商品房買賣合同為準》)的8%,在本協議簽訂時,乙方將前三年(該處將“第”三年涂改為“前”三年)的物業委托經營效益金,即該物業成交價(以《商品房買賣合同》為準)的8%,合計*佰*拾陸萬三千玖佰伍拾叁元一次性以現金支付給甲方。
“這才只是他們騙局的開始,當時這份《合作經營協議》是以《商品房買賣合同》的附屬協議形式簽訂的,從簽訂協議的當天到世紀銀豐失蹤,所有業主沒有拿到過《合作經營協議》中所描述的一分錢,更別說是8%的投資回報了。”陳斌義憤填膺地告訴記者,協議中所說的63953元,也不過是在購房時作為優惠手段,一次性沖抵了購房款。
作為這次返租商鋪騙局的親歷者,陳斌向記者細述了該項目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全過程。
2004年底,“迪康·銀色詩典”竣工交房。2005年元旦正式開門營業,就在所有業主開始憧憬過上“包租公”、“包租婆”的愜意生活時,所謂的“返租”陷阱正在悄然露出猙獰的嘴臉。2005年5月,由“世紀銀豐”統一招租的商家開始陸續撤離,短短不過四個月時間,整個商鋪全部搬空,記者輾轉聯系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商家:“當時只是跟世紀銀豐簽訂了非常簡單的經營協議,從進駐不過2、3個月的時間,世紀銀豐就不再收取租金,也沒有人來負責商場的整體管理,所以,當世紀銀豐幾乎是一夜之間人去樓空后,商家也是在2005年末前陸續撤場。”據透露,有部分商家甚至連書面合同都未簽訂,僅憑口頭協議應允短暫進駐,租金更是從未交付過。陳斌及業委會認為:“所謂的《合作經營協議》,從開始,不過就是開發商和負責經營的這家殼公司精心設計的回款騙局而已。”
“黑色兩年”,業主抱團自救無果
“2006年和2007年,當年承諾按年返租的商鋪在世紀銀豐撤場后整整空置了兩年的時間。”這兩年,對于陳斌和購買了銀色詩典的眾多業主而言,是不堪回首的兩年,“從開始的義憤填膺,四處尋找開發商和經營公司,想要追回損失;到后來很多業主更愿意選擇性失憶,干脆把當年的購房款當做是股市里血本無歸了。”陳斌告訴記者,選擇在銀色詩典購鋪的業主,更多的是像他這樣傾注半生所得,想要靠這處商鋪收益給自己一個安穩下半生的普通市民。
9年前,周洋(化名)跟新婚不久的丈夫拿著雙方父母給的十六萬余元置辦婚禮的錢在這里買下了12.78平米的商鋪,“之所以選擇這里,就是看中一環路內的地段和年均8%的高額回報。”據周洋回憶,當時的銷售人員說,商場竣工投入使用后,開發商(事后才知道只是開發商委托的經營公司)負責整體運營3-5年,對外宣傳及整體招商。等商鋪經營走上正軌,再將商鋪交還給投資者,由投資者決定是自用還是繼續往外出租。而且,前3年的房租會以“在總房款中扣除”的方式返給他們。周洋在跟丈夫商量后,以每平米12584元買下了這處商鋪,“當時承諾的前三年租金在抵扣房款時才告知我們,由于我們的《合作經營協議》只簽訂了2年,所以只能抵扣第一年的租金12866元,詢問其他業主都是簽的5年協議才回返前三年的租金,我們還是愿意接受這樣的返租模式,欣然簽了購房合同。”豈料這才是悲劇開始。經營公司相繼撤場,商鋪閑置,租金無法落實兌現,想要跟開發商及經營公司對簿公堂,跟法院工作人員到現場查找時,卻發現成都市迪康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地處玉林的辦公地址根本從未存在過,所謂的經營公司更是早已人跡杳然。
為了盤活資產,生產自救,2005年9月,業主大會召開,銀色詩典經營公司成立,業主投票選出的業主代表將全權負責銀色詩典一樓底商的招商工作。作為業主代表之一的陳斌告訴記者:“由于項目地址離城隍廟電子市場很近,經營公司成立之初,就想要趁著地利之便,將一樓底商打造成電子市場。”但臨街的兩處主要通道卻被二樓的業主告知,這兩處通道產權屬于二樓業主,一樓業主無權使用。
原來,作為與成都迪康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合作開發單位,二樓商鋪的整體產權屬于四川省輕工業集體資產管理中心所有,該中心擁有銀色詩典一樓底商臨街兩處主要通道的產權,導致一樓的底商根本無法從臨街處直接進入,而需要輾轉至項目背街處的小巷方能進入一樓市場。“這樣的情況導致我們根本無法對一樓市場進行統一規劃打造,只能高價租下臨街4處獨立產權的鋪面,打通后做成出入口對外統一招租。”但無法避免的是,一樓商鋪的整體打造出現問題及經營成本攤高已成不爭的事實。
據了解,為了底層商鋪的出入通道口歸屬問題,全體業主已經經歷了長達5年的漫漫訴訟路。迄今為止,臨街兩處主要出入口仍是大門緊閉。“我們的4次訴訟判決結果均為敗訴,接下來如果仍無法解決,我們只能走信訪途徑。”陳斌告訴記者,這處所謂的返租商鋪令業主蒙受經濟損失的同時,還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