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自己學區房掘到的第一桶金,崔偉笑言自己或多或少的是沾了“運氣”二字的光。“2007年女朋友還在四川師范大學東校區讀書,過來看女友的時候看到了這個小樓盤的銷售廣告,”在那個房價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的年代,三環內的房子幾乎都是6000元每平米以上,并以一周一價的速度增長,“剛畢業沒幾年,手頭的錢確實不多,可供選擇的房子確實很少。”在看到地處龍泉驛區惠王陵西路的這處房屋時,4300元每平米的價格讓經濟上捉襟見肘的崔偉不由怦然心動。從剛剛看到房產廣告到最后下單購入這套76平米的套二小戶型,崔偉只用了三天的時間。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套房子,所以至今我都沒有對外出售。”盡管這套房子離三環路僅有不到1公里的距離,在行政區域上卻被劃到了龍泉驛區,即使是在限購政策出臺后,這套學區房也沒有對崔偉的下一套房購買造成任何影響。2008年金融海嘯襲來,這處尚未交房的樓盤也未能全然置身事外,房價一度最高下跌了400元每平米,“但相較于三環內動輒上千,甚至兩千元跌幅的樓盤來說,這樣的價格波動時可以接受的。”崔偉告訴記者,由于購房時價格本來處于低位,且這處距離四川師范大學東校區僅百余米之遙的房產無論是出售還是出租都備受購房者和學生租房者青睞,所以抗跌保值能力相對較強,“對于學區房的認識也是從這套房產開始的。”
2008年對于很多人而言是不愿提及的一年,經歷了地震與金融海嘯的雙重打擊,經歷了房產貶值,股票貶值,從萬人空巷的全民投資到現金為王,人們的投資期望已經由快速賺錢變成了不求短期暴利,但求長期穩定升值。如果你覺得類似股票、期貨這樣的高風險投資渠道更不保險,對黃金古董等等又不熟悉,還是更看重房產的買賣,崔偉的實例向我們展示出了在房地產行業相對安全、穩定的投資方向――學區房。
根據近三年對學校附近的二手房交易數據的研究,崔偉發現學區房的抗風險能力明顯要比同區域普通房產高得多,這種優勢在目前市場清淡期更為突出,價格并無顯著下降。它之所以抗跌,主要與其始終居高不下的供需比有關,各區域劃片學區房供需比基本在1:8到1:10左右,并且需求較為迫切,由于一般學校對居住年限都有要求,受這樣硬性指標的限制,無論市場大形勢過熱還是過冷,學區房的交易量非但始終不曾降溫,甚至有穩步上升的跡象。崔偉認為,學區房有著異于普通商品房的學區房的投資優勢。“以我購入的首套學區房為例,當時購房花費34萬,當時首付僅三成,加上稅費之類的共13萬,月供1500元,花費2萬元簡裝后對外出租為1000元,且出租后租金每年以200元左右的價格上漲。今年租金已漲至1600元左右,房屋價值也水漲船高提升到成交價50萬左右,以房養貸之余我還享受到了16萬的投資回報。”
正是看準了這樣的商機,崔偉在2009年小區的業主QQ群信息中以37萬再次收購了一套同小區70平米小戶型。龍泉陽光城、雙流航空港……崔偉的投資足跡已遍布成都各大高校集中的片區,“在高校周邊投資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多不在限購范圍內”。由于高校聚集的大學城大都地處龍泉、雙流、金堂、新都等成都郊區(市)縣,不在限購范圍的先天優勢一覽無余,只要你的資金量足夠,在高校周邊的房產投資并不受限制。
崔偉的最近一次下單是在2012年5月的成都房交會上,這次下單的樓盤實際成交單價僅為4800余元,項目左側緊鄰電子科大清水河校區、項目另一側則是龍湖地產打造的亞洲最大商業綜合體。盡管項目離成都市中心較遠,“在實地考察了項目周邊的房屋租賃價格后,我果斷下單了。”從2012年5月迄今,尚未交房,僅出售合同的價格,就已上漲了近3萬余元。“除去市場整體向好的發展趨勢外,學區房的優勢也在逐步展現。”崔偉不無得意地告訴記者,根據最新規劃,地鐵二號線將在這一片區附近設立地鐵站點。“這也不能不說是沾了學校的光,政府在設立站點時往往要考慮人流量及學生生活便利等諸多因素,所以在規劃區域時也會將學校周邊的環境及交通情況作為打造重點。屆時,這套學區房的出售和出租將會提上一個新的高度。”對于投資學區房的未來,崔偉自信滿滿。
鏈接閱讀:學區房投資幾大要素
第一,在投資學區房時,投資者應對自身的購買力有較為科學合理的衡量,對于未來信貸緊縮利率上升后的住房壓力也應該考慮到,以免為整體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很多人屬于二次購房,可以考慮以租養貸,甚至可以將租金較高又容易出租的學區房租出去。
第二,注意\"山寨學區房\"風險。名校附近很多二手房都打著學區房的名號,但很多并非在重點學校的劃片內,因此,在購買二手房之前,一定要到學校或者教育部門核實所要買二手房是否在劃片內。
第三,由于新政策不斷出臺,各地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將被逐漸拉平,所以對學區房也需要有發展的眼光。平時多關注一下政策,如果覺得哪里有發展潛力,一定要第一時間盡快出手,以免貽誤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