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房時,開發商往往對購房者提出先交契稅和房屋權證登記費才能驗房的要求,等于未驗房便強制收房,這樣的行為不僅不合理,而且讓購房者平添了許多風險,在遇到存在質量問題的房屋時,也無法第一時間拒絕收房和提出整改要求。如今,隨著新規出臺,這一不合理要求的發生幾率將在成都大幅度降低。近日,記者從成都市城鄉房產管理局獲悉,《成都市預售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流程管理規定》現已正式出臺,將于4月12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
據了解,《成都市預售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流程管理規定》明確提出,開發商不得以繳納相關稅費等作為驗房的前提條件,更不能要求購房者先收房再驗房。
近年來,購房者和開發商在交房時產生的糾紛越來越突出,而這份規定是成都首次正式規范商品住房的交付流程,不僅維護了購房者的利益,也維護了開發商的合法權益。
下月12日起,必須先驗房再收房
《成都市預售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流程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指出,開發商不得以繳納相關稅費、簽署物業管理文本等作為購房者驗房的前提條件,更不能要求購房者先簽字收房再去驗房。
按照《規定》,交房的流程有四步。第一步,開發商核實購房人身份,本人不能到場的要有書面授權文件;第二步,驗房,并進行書面記錄;第三步,按房屋實測面積結算差異面積的費用,同時可自愿委托開發商代收相關稅費;第四步,辦理剩余手續,交鑰匙。
《規定》中明確指出,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以繳納相關稅費或者簽署物業管理文本等作為買受人查驗房屋狀況的前提條件。此外,《規定》要求在房屋交接檢查記錄表中確認需要整改的問題,開發企業應在約定時間內予以完成。維修完成后,開發企業應當組織買受人復驗,復驗結果應經買受人簽字確認。同時,《規定》也提醒購房者,不能因小瑕疵而拒絕收房。
交房時購房者要看清9類資料
《規定》中明確,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前,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書面通知買受人交付時限和注意事項。需延期交付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及時書面告知買受人真實情況、正在采取的措施以及違約責任的承擔等,并保持與買受人的信息溝通。
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時,購房者應該核實哪些資料?在《規定》中明確規定,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時,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交付現場顯著位置向買受人公示9類資料,其中,更是包括了商品房交付使用的投訴相關負責人的聯系方式。
據了解,這9類具體包括:(一)商品住房買賣合同約定竣工驗收合格的證明;(二)新建住宅附屬設施設備交付使用備案證明;(三)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結果表;(四)商品房面積實測報告;(五)物業服務承接查驗協議;(六)住宅質量保證書;(七)住宅使用說明書;(八)商品住房所有權登記中涉及的相關稅、費、維修資金繳存標準;(九)房地產開發企業受理處理商品房交付中投訴的相關負責人及其聯系方式。其中,新建住宅附屬設施設備交付使用備案證明,由項目所在地房管局出具。
另外,在交付使用的商品房項目中,《規定》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規范設立總平面示意圖、房屋樓棟號標識、行駛方向指引及提(警)示等的標識標牌,字跡、圖例應清晰,有條件的可中英文雙語標注。
購房者可以舉報交房流程的違規操作
《規定》中還明確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妥善處理交房過程中的矛盾糾紛,與買受人在交接時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應當按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爭議解決方式處理;合同未約定的,涉及竣工驗收、規劃、環保、消防、氣象、特種設備等的,可向相關部門反映。
另外,《規定》中還提到,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以繳納相關稅費或者簽署物業管理文本等作為買受人查驗房屋狀況的前提條件。同時,房屋交接查驗記錄表中確認需要整改的問題,應當在約定時間內予以維修完成。房屋維修完成后,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立即組織買受人復驗,復驗結果應經買受人簽字確認。
凡是開發企業在交房流程出現違規情況,購房者都可以舉報,房管部門可責令整改,并予以其信用記減分、通報批評等處理。《規定》中明確,這些違規情況包括未按規定程序辦理商品住房交房手續、交付房屋時未經約定強制代收有關費用、交付房屋時未按本規定在交房現場公示、提供相關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