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岳敏君作品的“流拍”現象及其后果,來自市場、學術方面的專家有著自己獨特的解讀,從中可以看出,時至今日,爭論依然沒有結束,也許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視角。
T=《投資客》雜志
X=徐子林
T:從2012年的秋拍來看,當代藝術呈現一種萎靡趨勢,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岳敏君流拍有何影響?
X:首先,不能把拍賣當成當代藝術的市場標準,在國際上,為數眾多的國際當代藝術家并未出現在拍賣市場上,而中國的當代藝術集中在拍賣市場上,本身就是畸形的。
其二,當代藝術并沒有呈現萎靡趨勢,從2008年世界經融危機以來,經過2009年的急劇下滑,已近于2011年開始回升,2012年當代藝術市場已近回到2007年的水平。當然我指的是國際當代藝術市場,而且主要是一級市場。
其三,岳敏君在中國藝術品市場大趨勢下,流拍是很正常的,談不上會有什么影響,在越來越理性的市場中,只有整個市場趨勢會影響單個藝術家,反過來單個藝術家已經很難影響整個市場的走勢了。
T:有人認為岳敏君流拍其實正是出手撿漏良機;也有一種觀點說岳的作品在08年就達到了頂峰,價格太高不會有人再接手了,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X:在短期之內,中國當代藝術的千萬級市場不會再來,這個時間段可能持續5年以上。而更多的、更年輕的當代藝術家在未來市場中的規劃,將更加國際化,而不會只依賴中國本土的單一市場。
所以,對類似岳敏君這部分當代藝術家,要持謹慎態度。
T:在當前這樣的大環境下你怎么看待岳敏君這位藝術家的前景?
X:基本沒有前景了,他們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T:你認為當代藝術市場的前景如何,請簡要闡述你的觀點。
X:我們在談論國際藝術市場的時候,實際上指的就是當代藝術市場。因為類似古董或者瓷器,乃至古代繪畫都已經不屬于“藝術”市場的范疇,而把它們劃歸古董市場。
當代藝術是屬于當下時代的藝術,也是最具國際化的藝術。我們不能把購買當代藝術品僅作為藝術市場來看待,這樣太單薄。而是要把購買當代藝術看成是對當代文化的贊助,并且參與了文化歷史的運行體系。
所有購買當代藝術的人們都在和藝術家一同成長,大家可以親眼看到自己喜歡的當代藝術家逐步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功,這種超前的眼光帶給自己的是文化上的自信。
當代藝術的主戰場并不是在拍賣市場(二級市場),而是在畫廊和藝術博覽會(一級市場)。顯然,周末逛逛畫廊,在北京、上海、香港看看藝術博覽會,既陶冶了情操,又收獲了未來,何樂而不為呢?
T=《投資客》雜志
C=陳默
T:從2012年的秋拍來看,當代藝術呈現一種萎靡趨勢,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岳敏君流拍有何影響?
C:秋拍萎靡是指整個藝術市場,并非僅是當代藝術,這與國際金融形勢萎靡是同步的。至于岳敏君作品出現流拍,這不是問題,當年畢加索等等大師藝術家也都流拍過,流拍并不代表其藝術價值下滑了,恰恰相反,人棄我取,這應當是有眼光和實力的藏家撿漏的時機。中國當代藝術在未來藝術市場的發展中,依然會執掌牛耳,沒有爭議。另就藝術投資而言,越是一線大牌風險越小,反之亦然。當然,這需要藏家的資本保障和自身修養的提高,打鐵還需自身硬。
T:有人認為岳敏君流拍其實正是出手撿漏良機;也有一種觀點說岳的作品在08年就達到了頂峰,價格太高不會有人再接手了,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C:中國當代藝術的市場價值發現并熱捧不到十年,一線在世藝術家的市場價格僅僅是歐美的十分之一不到,價值凹地是顯而易見的。說08年達到“頂峰”者要么缺乏藝術史常識,要么就是不懷好意。不要忘了,三十年前齊白石徐悲鴻每平尺的價格與今天比相差成千上萬倍,人們沒有嫌高,還在等待再漲百倍。另外需要提醒:一個畫水墨的“產量”通常是油畫藝術家的數百倍甚至上千倍,好貨在于精而非濫。
T:在當前這樣的大環境下你怎么看待岳敏君這位藝術家的前景?
C:岳敏君是本土三十年來出現的極有個性的優秀藝術家之一,被學者和藏家愛家尊稱為“八大金剛”。其藝術歷程可從二十多年前的圓明園藝術村算起,他經歷了很多苦難與磨練,其藝術價值也是先由國外學者和藏家發現并被本土藏家跟進熱捧的。可以說,這一個案是鮮活可信的。一個泱泱大國出幾個“金剛”再正常不過,其市場價值的拓展遠沒有結束。
T:你認為當代藝術市場的前景如何,請簡要闡述你的觀點。
C:當代藝術市場的未來肯定是美好的。不要以為國際經濟形勢疲軟而反映到國內藝術市場,就驚呼天要塌了,對前幾年市場中的不理性現象予以矯正,對過度投機現象進行抑制,讓市場向理性回歸,都是非常需要的。而且這種調整不僅僅是當代藝術市場,我以為水墨市場的混亂更甚,問題持續時間更久,不能不引起市場人士的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