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種壓力對我一直都有,但從來沒有困惑過我。出生于這么一個家庭,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這個家庭給了我良好的教育,并從祖輩父輩那傳承了許多優良品質?!?/p>
剛結束幾個小時的澳大利亞A+葡萄酒培訓,手里拿著學員們的試卷,郭陽走進了我們約好的樽會所雪茄吧:一身雅致簡約的西服,儒雅的微笑,絲毫不見剛上完課的疲倦。
這是我和郭陽的第二次見面。2012年的夏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一個香檳的品鑒會上認識了郭陽,也第一次領略了他的授課風格:條理清晰、幽默風趣。但那個時候我并不知道他出身于“中國葡萄酒第一世家”——在這個行業,郭陽在媒體上的曝光率似乎還不及他的堂妹,同為品酒師的郭月。
雖然低調,但出生于“中國葡萄酒第一世家”的光環和光環帶來的壓力一直環繞著郭陽:祖父郭其昌是葡萄酒行業的泰斗,是中國第一瓶干紅和干白的締造者,為中國葡萄酒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父親郭松源和叔叔郭松泉作為葡萄酒家族承上啟下的第二代人,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葡萄酒事業的發展,在行業內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郭陽告訴記者,“葡萄酒”這三個字對他而言,不僅僅是來自于家族的自豪感,還來自于發自內心的對這個行業的熱愛。
與生俱來的葡萄酒基因
如今的葡萄酒行業里的從業人員,有的是因為興趣愛好而半路出家學習葡萄酒,有的是因為當初報考了與葡萄酒相關的專業,繼而從事葡萄酒工作。與這些人不同的是,郭陽有著與生俱來的葡萄酒家族氛圍,自然傳承無可厚非。
“我從小就知道釀造葡萄酒是怎么回事,小時候就經常在酒廠里玩,這里看看,那里看看,酒瓶子酒塞就成了小時候的玩具。葡萄酒進入我的世界里是一件很生活化,很自然的事情?!笨梢哉f,從小的耳濡目染,讓郭陽對于葡萄酒有著很深的情愫,同時葡萄酒似乎也成了他事業上順理成章或者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郭陽考大學的時候正值90年代,那是一個計算機專業很熱門的年代,同齡的男生們大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這些熱門的專業。而作為葡萄酒世家的第三代,在當時并沒有成熟的葡萄酒學院的情形下,家里人給郭陽填報的專業是生物工程方向的發酵與釀造專業。在學校學的是類如啤酒、白酒甚至醬油醋的釀造,葡萄酒釀造很少能涉及。釀造學雖然博大精深,涉獵的領域也多,但萬變不離其宗,葡萄酒的釀造和其他酒類的釀造或多或少是相通的。四年的大學學習,讓郭陽學到了一身釀造的本領。
2002年大學畢業后,郭陽順理成章地進了家族企業里工作,當時主要幫助父親郭松源銷售爺爺郭其昌研發出的干紅和干白。賣酒并沒有郭陽想的那么簡單,雖然當時中國已經經過了“干紅熱”的洗禮,但大部分中國人對干型葡萄酒的態度都是:太酸,太澀,無法入口。還好,對外開放使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了北京,他們將銷售渠道聚焦在北京的涉外酒店,反響不錯。
再出發
做了幾年葡萄酒銷售,郭陽并不滿足現有的狀態,決定從新的高度再出發。于是2006年赴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葡萄酒學院攻讀葡萄酒釀造碩士學位,在為期兩年多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學習葡萄酒工藝、葡萄酒品鑒、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銷售等課程提高了葡萄酒鑒賞和釀造水平,并對葡萄酒行業的宏觀和微觀有了更為深入地認識。郭陽非常珍惜在澳大利亞的時間,在學習的同時,還積累了大量澳洲葡萄酒酒廠和葡萄園的工作經驗,作為唯一一個亞洲人參加澳洲著名產區Mclaren Vale的國際葡萄酒大賽組織工作,學習和了解了國際葡萄酒先進國家的葡萄酒大賽的舉辦、組織和評審經驗。兩年多西方教育的熏陶,郭陽在葡萄酒領域又上了個新的臺階。
2009年初郭陽滿載而歸,就職于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主要負責與葡萄酒相關的國家攻關項目和企業課題的研發工作。郭陽說這是他的主業,每天也會朝九晚五的上班,下班。他們的課題90%是圍繞著國產酒來進行的。比如推行中國的原產地,推行綠色環保葡萄酒,工藝的改良創新,可行性的研討,微生物的篩選等等?!坝袝r候我會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比如我們曾經討論把釀酒酵母打到太空,在太空環繞一圈后送回來看看有沒有什么變化?!?/p>
郭陽回歸的時期正趕上中國的進口葡萄酒熱潮興起,市場開始需要越來越多的葡萄酒專業人才——除了做葡萄酒研究員,郭陽還有很多“副業”:品酒師、培訓師、葡萄酒大賽評委,忙得不亦樂乎。
對于葡萄酒培訓師這個身份,郭陽有著特殊的感情。他也一直強調,培訓是他很大的興趣愛好。剛回國的時候,郭陽嘗試著給一些葡萄酒愛好者上了幾堂課,讓他吃驚的是,反響非常好。大家普遍都很接受他這種傳授知識的方式。
“我從事過葡萄酒的釀造,下過工廠;從事過葡萄酒的銷售,還是葡萄酒科班出身;現在自己又在葡萄酒的科研機構工作過,基本上跟葡萄酒沾邊的領域我都干過?!惫栒f自己會把自己對葡萄酒文化、經歷都和自己的培訓對象進行分享。“我對葡萄酒的理解,出發點和角度會跟別的老師有些區別。我理解的培訓并不是我要給對方傳輸什么,而是我們雙方交換了什么,有時候把葡萄酒的感觸和領悟分享給大家,意義遠大于直接傳播書本上現有的知識?!?/p>
不管行程安排得多滿,郭陽總能抽出時間閱讀,博聞強識,讓他越發自信?!拔椰F在能氣場很足的站在培訓師的講臺上,因為我相信,我一定會比其他的一些培訓師懂得多。”
2012年底,郭陽在微博里寫下了新年愿望:“突然覺得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欣賞水平不夠,對音樂、繪畫、食物、文字、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今年想要讓自己對葡萄酒的理解更上一層樓,必須要提高其他方面的鑒賞水平。”
或許,他是個追求完美的人,而這種追求,多少與自身的使命感有一定關系。
厚重的使命感
作為第三代,郭陽也深知身上的擔子不輕:出生于葡萄酒世家,外界的人都對他寄予厚望,所以郭陽也一直沒有讓自己松懈。
郭陽說:“這種壓力對我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這些壓力從來沒有困惑過我。出生于這么一個家庭,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這個家庭給了我良好的教育,并從祖輩父輩那傳承了許多優良品質?!?/p>
如今葡萄酒世家第四代也已經誕生,郭陽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對于兩個孩子今后是否會延續父輩的葡萄酒事業,郭陽謙虛地說:“其實我覺得自己還剛剛入行,說下一代的話,可能為時有點早?!?/p>
“不過,從家族的角度來看,如果能從事葡萄酒行業也是好的,但從自己做父母的這個角度,我是無所謂的,他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郭陽補充道。
對于孩子的未來,家長總是抱有期望的,正如人們對于中國葡萄酒的未來也抱有同樣的期許。代代沿襲,生生不息,厚重的使命感讓葡萄酒世家的一代又一代都扎根在中國葡萄酒事業里,從未脫離過。
——對話 郭陽
《酒世界》:您覺得新一代葡萄酒人和老一代的最大區別在什么地方?我還記得,去年大概年底的時候,郭松泉老師和百嘗老師在微博上有一些爭執,您怎么看待兩代人之間的這種沖突?
郭陽:總體來說,葡萄酒行業在中國還是個新興行業。如果把2000年以后陸陸續續出現的一些評論家、作者、專家和培訓師稱作是新一代葡萄酒人的話,他們的特點是很受西方文化影響,對國產葡萄酒卻了解不多,基本上都不是國產葡萄酒體系下培養出來的人。他們有的是WSET證書,有著豐富的國外留學經歷,卻沒有在國內酒廠的工作經歷。而老一代葡萄酒人大部分都是實干出來的。
對于我叔叔和百嘗老師在微博上的一些爭執,我不想去評論,由于時代背景、經歷不一樣,觀點不一樣是很正常的事情。另外,我覺得在中國葡萄酒行業,聲音多是件好事情。
《酒世界》:這些年國產酒有哪些明顯進步?國產酒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您覺得是什么?
郭陽:從葡萄酒的釀造工藝來看,目前所有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流通的,沒有太多的秘密。經驗豐富的釀酒師有自己的訣竅,這些經驗性的訣竅源自于對設備、原料的了解和自己對酒的目標和風格的把握。
近幾年國產酒的進步不是工藝上的進步,而是國產酒這些年從葡萄酒熱中完成了一些原始積累,對設備進行了一些更換,目前中國酒莊的設備在世界上是不落后的。但國產酒的總體質量進步確實并不明顯,甚至在有的產區發生了明顯的倒退現象,比如葡萄園的減少,酒廠的破產、倒閉。
我認為,國產酒最大的問題是原料問題;其次就是人才,中國的釀酒師和國外的釀酒師是有區別的,中國的釀酒師不僅要負責釀酒,還要負責管理,國外釀酒師就要更單純點,而企業如何吸引人才是關鍵。
《酒世界》:您預測,未來國產酒和進口酒在市場層面的比例大概會是什么樣子?
郭陽:市場還是挺難預測,會有很大的變數,政府的決策也會直接影響到葡萄酒市場。我個人覺得在未來五年之內,國產酒的主流地位還是難以撼動的,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國產酒是有價格、渠道、政府采購、地方扶持等各種優勢。如果再往后說,得看中國葡萄酒能不能自我調整了,盡快改變目前困惑的局面。
《酒世界》:如何看待反傾銷?
郭陽:我覺得現在來提反傾銷沒有多大的意義,已經有些晚了。不可否認,歐洲確實存在著政府出口有補貼的行為,但不能就此說他們是傾銷。傾銷的定義是這些西方國家的葡萄酒在中國賣的價格低于在其國內的葡萄酒,而事實上,他們在中國出售的葡萄酒加上關稅、運費,是不可能低于其在國內的價格。
這些其實也是一個信號,這個信號可能是中國政府確實是想制裁這種行為,但即使制裁也應該是個短期行為,到后面還是得開放,還得按照國際規則來實施。
《酒世界》:一個好的葡萄酒培訓師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郭陽:我覺得葡萄酒培訓師很難,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現在的培訓師光靠培訓很難,生存是可以的,但是生存得有質量是比較難的;另一方面,持續地成為優秀的葡萄酒培訓師很難,有的培訓師講兩年就已經把自己掏空了。這是一個競爭很激烈的行業,好的葡萄酒培訓師首先得不斷地更新知識庫,不斷地參加各種品酒會,這都是豐富自己的機會。其次要有讓人信服的背景,很強的氣場,葡萄酒培訓師通常都是一對幾十,一對幾百地授課,一定要很自信,要能控制住全場。
《酒世界》:盲品最難的難點在哪里?分享一下您的心得?
郭陽:難點在于能否品對。盲品是非常具有葡萄酒特色的活動,很少人會去盲品啤酒、白酒。而盲品葡萄酒卻是一個讓大家很接受的事情,因為它刺激、好玩,同時不管你是多專業的專家,多業余的愛好者,機會都均等。
我不認可拿盲品去評價一個人的水平,但盲品是提高水平很好的一個途徑。在盲品的時候,大腦、眼睛、鼻子和嘴巴都在高速地運轉,搜尋一切能夠讓你做出判斷的證據。如果判斷失敗,要總結為什么失敗,是不是在某些方面想多了,某些特點沒找到,等等。在這過程中,有著矛盾激烈的斗爭,有中獎的喜悅,或與成功擦肩而過的遺憾,都會讓你印象深刻,下次你再喝到這款酒的時候,就很自然地喚醒你當時的記憶,從而提高對葡萄酒的理解。當然這還需要天賦,每個人對不同風味的敏感程度,記憶力都是不一樣的。
《酒世界》:如果要給學酒者一些忠告,您最想說的一條是什么?
郭陽:品酒筆記很重要,不斷地瀏覽之前的品酒筆記,這對自己品鑒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幫助。
《酒世界》:您個人方面,平時有什么愛好?
郭陽:除了葡萄酒,我還喜歡美食和各種球類運動。讀書也算一個,一個月兩三本書的閱讀是我的一種習慣,但這兩年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