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審計隊伍,成為一名審計工作者,轉眼之間已近八年。回憶起八年前調入審計曲折而又艱難的過程和八年來審計工作中經歷的風風雨雨,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依舊歷歷在目,記錄著我與審計的情和緣。
八年前,我原本在廬山公路分局從事財務工作,幾乎每年都要接受審計機關審計,與審計人員打交道,簡直就是知識的較量和智慧的博弈。每一次審計都讓我感悟到對知識需要繼續學習的重要、對政策需要恰當把握的重要、對工作需要精益求精的重要;每一次審計都讓我更加努力地去提高自身素養和工作的能力;每一次審計都讓我增深了對審計工作的理解和敬畏;每一次審計都增進了我與審計人員的情感,甚至產生了有朝一日成為審計人員的追求和幻想。
也許是由于對審計工作這份特殊情感地驅使,讓我在工作中更加努力,更加細致,對政策把握更加到位,對業務處理更加準確,學習也更加用心,更富有成效。正如古人所說“有耕耘就會有收獲”,工作上的奮進和學習上的堅持,不僅讓我多次榮獲了全市、全省公路行業先進工作者和先進財務工作者的光榮稱號,也讓我通過自學先后取得了江西財經大學大專、大學學歷和注冊稅務師執業資格,特別是在2002年全國會計專業中級職稱資格考試中,更是以全國罕見的中級會計實務滿分的成績取得了會計師職稱。與此同時,我結合公路行業實際,撰寫并發表了論文、散文和小小說等近十多余萬字,多篇論文獲得江西公路學會獎勵和表彰,連續多年作為江西省交通財務會計工作者代表參加交通部組織的學術交流和研討活動……。說心里話,每一次成績的取得,我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感慨,“如果不是經常接受審計和對審計的追求,我那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啊!”
“金子總是會發光的”,這是我人生追求的信條,更是我人生進程中的指明路燈。我在工作上的進步和專業素養的提高引起了廬山審計處的關注,2004年底邀請我參加了全國糧食債務審計,2005年正式借用。在此期間,我用所學和所積累的工作經驗,很好運用于審計工作之中并取得了較好效果,得到了審計處領導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認可,多次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要求辦理正式調入手續,但由于公路行業屬條管單位和事業編制身份限制等原因,常常無果而終。
好事多磨,往往如此。在調動受阻之時,經征得審計處領導同意后,我抖膽向時任廬山管理局黨委書記歐陽泉華書寫了一封措詞誠懇而又極為嚴厲的書信,沒想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歐陽泉華書記力排眾議,不僅同意辦理調動,還提拔我任廬山審計處秘書科科長(副科級)。一時間,在只有一萬余人的廬山引起了較大社會反響和爭議,了解我的人說我業務能力強,管理局招賢納士,不了解我的人說我拉關系,找后門……,凡正各種傳聞都有。
調入審計機關,成為一名公務員,不管他人如何議論,還是讓我心涌激動,喜溢于表,感受到了仿如勝者的驕傲和自豪,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人生轉向時的糾結心情,是對公路的依依不舍,是想掩飾而無法掩飾的喜悅,是對審計神圣使命的敬畏……。從那一天起,我就對妻子說“我要換種活法”來回報緣份的恩賜、審計的厚愛和上級部門的期望。
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距離,甚至出乎意料。雖然是秘書科科長,但沒有一個兵,秘書科的所有工作只好一個人擔著;雖然是秘書科科長,但要承擔每年30至40個不等的固定資產投資審計項目;雖然是秘書科科長,但要每年擔任近10個財務收支等審計項目主審。繁重的工作任務,常常讓我“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常常讓我提前上班,推遲下班,常常讓我白天八小時做審計業務工作,中午晚上加班做行政工作……,雖然累了點,但我無怨無悔,依然快樂著,因為審計選擇了我,我也選擇了審計,這份信任之情正是我所要珍惜和追求的。
在沒有成為審計人之前,與很多人對審計工作看法一樣,“審計機關是國家經濟監督機構,與被審計單位是兩個對立面”,但成為審計人之后,審計機關執審為民的理念,“審、幫、促”的審計宗旨,徹底改變了我這種看法。工作中,在牢固堅守審計底線的同時,多為被審計單位或對象著想,甚至是換位思考或處置一些經濟問題,不斷養成了用審計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來理解別人的習慣,不斷增強自己判斷、發現、分析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服務被審計單位或對象的質量,不斷提升創新審計手段和方式的能力,切實改進自己以前已形成了工作作風和習慣,在做好審計監督的同時,盡可能地幫助被審計單位找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提出改進和提高的建議和意見,督促整改和完善機制。不僅把審計工作當成了“啄木鳥”,為被審計單位或對象治病救人,還要把審計工作當作“保健醫生”,增強被審計單位的“免疫能力”。有了面對面的溝通,心與心的交流,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加主動與審計機關進行溝通和交流,才能更加自覺地接受審計作出的決定和尊重審計行為,才能更加主動地用行動支持審計工作,這是審計工作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作為審計人體會很深,當然應責無旁貸地去履行,義不容辭地去落實。否則,審計工作和審計人就會失去被審計單位的信任,人民情感上的支持和法理上的保障。
雜而多的工作任務,繁而重的審計工作,讓我失去了許多從前曾經擁有的輕松和快樂,有時甚至產生了對審計選擇的后悔感,但當我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一個又一個審計項目時,通過審計為國家挽回了多少經濟損失時,通過審計為人民維護了多少合法權益時,通過審計為被審計單位或對象改善和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時,通過審計鍛煉了我與被審計單位或對象溝通和交流的技巧,通過審計提高了我破解和處理審計中的遇到難題的能力,通過審計更加堅定了我審計必須堅持正義的決心……,我就會找到從前未有過的成功喜悅,我就會感到審計使命的神圣和為國家守“責”、為人民服務的榮耀,我就會看到被審計單位或對象的信任目光和聽到被審計單位或對象的誠懇話語……。
如果說進入審計隊伍是一種緣份,那么對審計工作的感悟和感受,那是我近八年來傾心于審計工作的真心真情地流露。明天,審計工作將又會翻開嶄新的一頁,我將一如既往地用真心情、用真感情和實際行動繼續書寫審計情緣。
(作者單位:廬山審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