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文化部今年重點治理藝術品鑒定市場亂象
鑒于目前的鑒定亂象,文化部已經啟動了《藝術品市場管理條例》的起草工作,今年將進行藝術品鑒定試點。據悉,《藝術品市場管理條例》現已明確畫廊經紀、拍賣交易、展覽展銷、藝術品進出口等管理制度框架,但鑒定問題尚存在爭議。關于鑒定,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庹祖海曾表示,首先要對鑒定人員和鑒定機構實行準入制度,從制度上對從事藝術品鑒定的機構和人員提出資質要求:其次要規范鑒定程序,公示鑒定的機構、人員、時間、環境、方法、步驟等信息:還要規范藝術品鑒定收費制度,割斷鑒定收費與藝術品估價之間正相關的關系:并積極推動科技鑒定,從單純依靠專家學者的學識眼光和經驗等方式轉向更加倚重客觀的技術鑒定方案上來。
02 國家文物局規定吳冠中作品—律不準出境
國家文物局近日發出關于發布《1949年后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鑒定標準(第二批)》的通知,明確規定吳冠中的作品一律不準出境。通知指出,為了保護國家文化遺產,加強管理,下列已故著名書畫家相關作品列入文物出境限制范圍,作為對2001年頒發的《一九四九年后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鑒定標準》的補充:作品一律不準出境者為吳冠中;作品原則上不準出境者為關山月、陳逸飛;代表作不準出境者為于希寧、王朝聞、白雪石、亞明、劉旦宅、劉炳森、許麟廬、啟功、張仃、宗其香、鄭乃珧、彥涵、婁師白、黃苗子、蕭淑芳、崔子范、程十發、蔡若虹、黎雄才、潘絮茲、魏紫熙。2001年以后,一些著名書畫家先后逝世。為加強對這些書畫家作品的保護,國家文物局在征求文物、文化、美術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擬定增補了相關出境鑒定標準。
03 北京故宮正式實行周一閉館半天
北京故宮博物院3月18日宣布,從4月1日起,除法定節假日和暑期(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外,全年實行周一下午閉館的措施。而在清明小長假(4月4日至6日)期間,故宮對御花園實施了試行分流疏導和短時限流。北京故宮表示,自2013年淡季試行周一閉館半天以來,充分利用閉館時間,及時有效地對古建筑、原狀陳列、文物藏品、展覽設施、基礎實施、安防消防設備等進行檢查、保養與維護以及對一線員工進行培訓,并且得到了社會公眾的普遍理解。實踐證明,周一下午閉館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同時,在清明小長假期間,為解決御花園觀眾高峰時段人員擁擠問題,故宮在此期間對御花園試行分流疏導和短時限流。清明小長假御花園試行分流限流措施后,北京故宮會根據實際情況維持、調整并完善具體措施,并在今后觀眾高峰時段繼續實施。
04 “海外新發現孫中山文獻”現身拍場再掀辛亥文化收藏熱潮
在2013年春季拍賣會上,上海馳翰拍賣公司將于重現辛亥歷史文化系列遺產,其中包括《黃興致孫中山總理述革命計劃書》、《中華革命黨民國三年十七次會議紀要》等多件重要拍品。《黃興致孫中山總理述革命計劃書》,完成時間是1910年廣州新軍起義失敗之后不久,黃興不畏失敗,重新擬定革命起義計劃,其內容規劃即是翌年的黃花崗起義。從史料價值來看,它對我們了解辛亥革命史,以及黃興的革命思想,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孫中山手稿三十八件》展現了辛亥革命失敗之后,孫中山先生籌集款項的行動,以及當時黨內部分職務的委任情況。手稿內容涉及革命黨內部領導、人際關系、財務狀況等。在史料價值方面,手稿可謂有歷史細節之美。而《中華革命黨民國三年十七次會議紀要》原件此次是首次在國內出現。
05 世界最大無瑕鉆石佳士得上拍,成交價或超_2000萬美元
佳士得拍賣行日前宣布,重達101.73克拉的世界最大無瑕疵鉆石將于5月中旬在瑞士日內瓦拍賣。專家預估,這枚鉆石的成交價或將超過2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4億元)。經專家鑒定,這枚重達101.73克拉的梨形鉆石的顏色等級達到了D級,即完全無色,同時其透明度也達到了最高級別,可謂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鉆石”。之前的世界最大無瑕疵鉆石重50.52克拉,在之前的拍賣中以9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842萬元)的價格成交。據悉,全球重量在1到2克拉的無瑕疵鉆石的數量不超過600顆,而重量超過10克拉的無瑕疵鉆石更是少之又少。而其中最著名的梨形鉆石要數“庫利南1”號,這枚無色鉆石重達530.2克拉,被鑲嵌在了英國國王的王冠上。
06 清乾隆瓷瓶拍得100萬英鎊:高出估價100倍據英國《衛報》消息,一件估價1萬至1.5萬英鎊的小型中國瓷瓶,在坦南特(TennantS)拍賣行拍出了100萬英鎊的價格。這件20厘米高、為中國皇帝制造,極為罕見的18世紀裝飾品,在一個世紀前被委托人的家族帶到英國。一位匿名的香港買家通過電話競價,以高出估價近100倍的價格購得此件拍品。坦南特的副董事奈杰爾·史密斯(Nigel Smith)表示,這件約1730年制成的青花瓷瓶,是為乾隆皇帝所制。它的委托人是一位住在牛津大學的學者。史密斯補充:“這件瓷瓶是博物館級別的作品,甚少出現在市場上?!?/p>
07 TEFAF PK Art PriCe藝術市場報告差異巨大
近日,兩份對于全球藝術品市場的報告發布,因對于藝術市場的分析存在差異而引發討論。TEFAF歐洲藝術基金會公布全球藝術品市場銷售額達430億歐元,比2011年降低7%。市場萎縮主要歸因于中國市場,總銷售額(包括拍賣、私洽交易、畫廊和古董商)達106億歐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而美國市場卻逆勢回轉,2012年銷售額比2011年增長5%,達142億歐元,重奪世界最大藝術品市場頭銜。Art Price和雅昌藝術監測中心(AMMA)新近推出的2012市場報告,指全球純藝術拍賣市場總銷售額為122.69億美元,中國市場銷售額為50.69億美元。并稱中國以41%的市場份額連續三年蟬聯世界最大的藝術品市場寶座。同樣對純藝術拍賣市場分析,兩份報告得出的結論差距甚大:TEFAF報告給出的結論則是中國和美國平分秋色各占32%的市場份額。而Art Price與AMMA則認為美國只有27%的市場份額。有業內人士分析,TEFAF的市場報告對全球藝術品市場整體進行分析,既包括拍賣市場數據,也包括畫廊、古董商和私洽交易數據。藝術品的類別既包括純藝術也包括古董和家具。而Art Price的報告只針對拍賣市場,其采納的數據只包括純藝術,即油畫、雕塑、裝置、素描、攝影、版畫、水彩畫,不包括古董和家具。
08 FPieze紐約公布第二屆藝博會談話項目紐約當地時間2013年3月13日,Frieze紐約公布了其定于5月10日-13日在蘭德爾島進行的第二屆藝博會上將參與“談話項目”的藝術家、策展人、作家和一位音樂家的人員名單。其中包括有藝術家瓊·喬娜斯和蘇珊娜·拉齊,這兩位藝術家將回顧他們傳奇的藝術生涯,后者還將對話費城創意時代機構首席策展人納托·湯普森(Nate Thompson):另外還有2013卡內基國際藝博會的策展人丹尼爾·鮑曼(Daniel Baumann)、蒂娜·庫姬斯基和丹·拜爾斯(Dan Byers):以及藝術史學家和策展人道格拉斯·克里姆普(Douglas Cnmp)。此次談話項目,將從5月10日中午從策展人們預告性地評述第56屆卡內國際藝博會拉開序幕,最后將在5月13日下午3點半克里姆普的談話中畫上句號。
李叔同失蹤“半裸女像”現身
2011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工作人員整理庫房時發現了一幅油畫,畫中一個半裸的女人倚靠在椅子上,神態靜美。雖然畫面黯淡殘破,有多處折痕,但仍可以從畫中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力與不俗的筆法。爾后工作人員發現這幅畫與李叔同的名作《半裸女像》極為相似,只是此作已經失傳了半個多世紀,大家都只見過翻拍的照片,卻不知作品的下落。這幅殘破的油畫沒有名字,畫作的背面有一個大大的登記號“2011-甲”。經過重重鑒定,業界普遍認為,“2011-甲”就是李叔同的名作《半裸女像》,這幅消失了半個多世紀的傳奇畫作終于再次面世。目前,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正在舉辦名為“芳草長亭”的李叔同油畫珍品研究展,這一幅《半裸女像》與另一幅《自畫像》同時展出,這是目前可以確定的李叔同僅存的兩幅畫作,展覽到4月25日結束。
10 美國藝術機構經費嚴重縮水
美國總統奧巴馬3月1日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啟動在本財年聯邦政府削減850億美元開支的自動減赤機制。目前,美國多個主要藝術機構紛紛公布應對自動減赤的調整措施。事實上,多數受聯邦政府資助的藝術機構對預算削減早有準備,包括美國國家美術館、國會圖書館在內的其他一些機構,計劃增加員工休假時間。以往國家美術館只在圣誕和元旦閉館兩天,但自動減赤使美術館1.284億美元的財年預算被砍掉570萬美元,因此,美術館計劃從6月開始,連續7周每周一閉館。在自動減赤此舉之下,或將使美國藝術機構公共服務水準的全面下降。部分博物館和藝術演出機構雖然尚未收到白宮管理預算辦公室的削減數據,但據估計,其財年預算總額將減少5%至6%。
11 徐冰個展在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展出
作為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2013年的第一個展覽,徐冰的個展也是該博物館的首個當代藝術展?!吧剿畬懮闭褂[是徐冰第一個專注于“山水”的展覽。“語言”是徐冰作品的核心,包括它的使用與變化、誤解、跨文化的交流等。作為中國藝術家,徐冰特別關注文字的象形特征。他的“山水寫生”作品把中國的文字融匯于傳統的中國山水繪畫當中。博物館在本次展覽中首次使用了二維碼技術,觀眾通過智能手機上的二維碼閱讀器可以獲取關于藝術家和作品的信息,包括藝術家視頻采訪、策展人音頻、文字介紹、幻燈片放映等。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成立于1863年,是英國第一個公共博物館,收藏了牛津大學世界一流的藝術品和文物。
12 古埃及文物展在深圳展出268件文物
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探秘古埃及”文明特展日前在深圳開幕,來自英國博爾頓博物館館藏的268件古埃及文物首次在中國大陸展示。此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16日。據悉,此次“探秘古埃及”文明特展,是古埃及文物在中國大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展出。這是2002年博爾頓博物館開展“文物出國游”項目后,其收藏的古埃及文物首次進入中國大陸展覽。2012年此展覽曾在臺灣地區舉辦。此次展覽重點展示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年-1425年),即古埃及新國王時期的文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現存最完整的木乃伊之一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之子在內的4具木乃伊,以及黃金面具、人形棺、神像、鐫刻在象牙上的象形文字、以家庭為背景的群雕、書寫用的蘆葦筆、化妝品容器組合等展品。
13 美國考古學家在肯尼亞發現“永樂通寶”
美國《科學》雜志報道說,美國考古學家在肯尼亞曼達島(Manda)進行的一項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枚中國永樂年間流通的銅錢。這枚銅錢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證明早在600多年之前中國已經與東非地區有了貿易往來,比歐洲人與東部非洲通商早了幾十年。而從圖片顯示,這枚銅錢上“永樂通寶”四個宇依然清晰可辨。永樂通寶是明成祖朱棣鑄造的年號錢。永樂六年(1408年)開鑄永樂通寶錢,用于對外貿易和賞賜。據說,鄭和下西洋時攜帶了大量的永樂通寶銅錢。
14 瑞士考古人員發現距今3300余年古埃及日晷
據瑞士媒體3月14日報道,瑞士巴塞爾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在埃及東部埋葬古埃及新王國時期法老與貴族的帝王谷時,發掘出一尊距今3300余年的日晷。巴塞爾大學考古隊領隊蘇珊·比克爾稱,這尊日晷的晷面僅茶盤大小,上面繪有黑色半圓,分為12個刻度,每個刻度間夾角為15度,與現代人使用的半圓儀別無二致。晷面上裝有一根16厘米長的木棒作為晷針,古埃及人可根據晷針在晷面上的陽光投影確定時間。瑞士考古人員在公元前13世紀的一座石屋遺址附近發現這尊日晷。他們認定石屋的主人曾是在帝王谷修建法老陵寢的工匠,因此這尊日晷很可能是這些工匠的計時器。
15 甘肅大云寺出土宋代文物距今整千年
甘肅涇川縣大云寺景區開發辦主任楊宏舉3月18日表示,此前1月出土的宋代陶棺到今年6月19日(農歷5月12)正好是1000年,有望在這一天開“棺”探秘,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著手開棺前的準備工作。楊宏舉稱,出土的陶棺長45厘米,內有木匣。在陶棺旁出土銘文磚一塊,銘文有“諸佛舍利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于本院文殊菩薩殿內葬之”的記載,并講述了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龍興寺僧人智明、云江收集并埋葬佛舍利的過程。此次發掘面積40平方米,出土各類單體造像、造像碑(塔)240余件(組),主要為石造像及少量陶造像、泥塑造像、經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