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中,如果按照學習成績的分布,學生群體會呈現出紡錘形——拔尖的學生是這個紡錘形的尖頭,落后的學生是這個紡錘形的尾部,最為龐大的群體則是這個紡錘形的腰部:成績中游的學生。這些中游學生的成績既不落后,也不靠前;他們也認真聽講,認真做作業,但總是欠缺那么一點火候。他們是一個不穩定的群體,努力一把,有可能沖進上游;懈怠一點,就有可能掉到下游。他們的未來也在優秀與平庸之間搖擺,如果能夠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讓他們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在智商之外培養起良好的情商,那么進入上游的行列,成為優秀學生的幾率必定大大增加。
傳統的教育方法,更多地提倡抓兩頭,帶中間。這種方法關注的是上游的孩子和下游的孩子,主要途徑是防止上游的學生滑下來,促進下游的學生游上去,并且以此激勵和調動中游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許多學校,中游學生是教師們經常“視而不見”的。如此龐大的群體在教師的眼睛里消失了,教育的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拿到白惠珠老師的這本書稿的時候,我是懷著好奇的心理閱讀的。不僅因為白老師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的會員,我想走進她的班級,看看我們的會員如何把自己的智慧和激情傾注在自己的班級中;也不僅是因為白老師培養了一群陽光少年和一個優秀的女兒,其中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更是想知道,她如何看待中游的學生,如何幫助中游的學生,又是如何處理中游學生與上游學生、下游學生的關系。
因為,中游學生如何游上來,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實際上蘊含著很多重要的教育哲學命題。比如,如何定義中游的學生?中游到上游的距離有多遠?游泳能力如何獲得?怎樣才是處于上游?分數是否是最重要的考量標準?過去很多教育界人士對這些進行過相關研究,但是成果并不顯著,而且缺乏系統化和理論化,其中不乏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
中游學生如何游上來?白老師在書中提出了很多非常實用的建議,并且用真實故事作為例子,娓娓道來,說服力很強。她一開始就提出,要相信孩子,用賞識來激發孩子的潛能,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有獨特個性的自己。接著,她針對學生在學習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比如馬虎,比如急躁,比如拖延等,都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如關于中學生常見的拖拉問題。這個讓很多家長深感頭疼的問題,白老師的解決之道是讓孩子制訂計劃,提出明確目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同時要求父母以身作則,說到做到,雷厲風行,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讓孩子從小養成有計劃做事的習慣,不僅對于學習有莫大的益處,對于性格的形成、生活的安排、事業的開拓,都有強大的助力作用,有時候甚至成為很關鍵的因素。
其實,上游學生決不是一般人認為的學習成績好的分數尖子生。多年前我們在研究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關系時就發現,學生的情感、意志、理想、性格等對智力因素的影響,對學業成績的影響,是與時俱進的。白老師在實踐中也看到了這樣的事實:一個真正的上游學生,決不是只會做題的機器,而是高效安排自己的學習,嚴格自律,抵制無關誘惑,重視各種能力共同發展的優秀學生。所以,這本書不僅僅告訴你如何從學習成績上趕上來,而且還強調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優秀的品德、習慣、個性,對于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白老師主張,對學生的教育方法決不能簡單粗暴,對于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心的保護與培養,是讓學生游上來的重要手段。
讓中游的學生游上來,最關鍵的是基于對中游學生的無限期待和信任。這也是我們“新教育實驗”的一個重要理念:無限相信教師與學生的潛力。每個人體內都蘊藏著巨大的潛力,這些潛力一旦被開發出來,效果將是驚人的。白老師作為一個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資深教師,非常了解“教育”這兩個字的深刻內涵,她相信學生的潛力,并且知道如何去挖掘這種潛力。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面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她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讓羞怯的人變得勇敢,讓驕傲的人學會謙虛,讓自卑的人變得自信,讓粗心的人學會細心,讓每個學生都能從自己身處的位置不斷地向上游,到達人生的新高度。所以,不僅是中游的學生往上游、下游的學生往上游,上游的學生也要往上游。
我很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有責任心的優秀教師,把自己的根深扎在課堂和教室之中,關注和研究教育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實實在在的問題,并且為此進行身體力行的探索和研究,這樣的研究是鮮活的,是有效的,是值得提倡的。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教師著眼大多數學生,關注中游學生,研究中游學生。
(責任編輯:黃常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