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讀感知課文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篇文章《釣魚的啟示》,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通過課題,你能預測一下課文會寫些什么嗎?
生:是作者釣魚時得到的啟示。
師:能根據中心詞預測,有理有據。
師:咱們現在來揭開謎底,請同學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把讀得不通的語句反復多讀幾遍,再向下進行。
(生自由朗讀。)
師:文中有些讀音易錯的詞,你能找出來提醒大家注意嗎?
生1:我找到的是課文第二自然段的“鱸魚”,領讀。
師:把這個詞再送回句中讀讀。
生:那是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天傍晚,……甩了出去。
師:讀得很好。
生2:我找的是第二自然段“漣漪”,領讀。
師:能說說“漣漪”是什么意思嗎?
生:就是某種物體到水面上濺起波濤。
師:同學們再自己讀讀體會一下這句。
生3:是濺起的一圈圈波紋。
師:很準確。“漣漪”就是細小的波紋。把詞語放在句子中體會意思也是解釋詞語的好方法。
師:字詞讀準了,課文中還有些較長的難讀的句子我們來讀讀。(出示: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我都會想起34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
生朗讀,全班讀。
師:還記得我們剛才的猜測嗎?你猜對了嗎?
生:猜對了。
師:誰能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寫了我和爸爸釣魚的事。
師:加上時間再具體地說說。
生:主要寫了在我11歲那年,我和爸爸去釣魚,我掉到了一條大鱸魚,可是沒有到鱸魚捕撈開放的時間,爸爸讓我把魚放回湖里的事,這件事給了我啟示。
師:概括得很完整。
二、學法指導
師:要學好這類文章關鍵是要走進人物的內心,這節課老師教給大家一個新方法,幫助我們學好這樣的文章。(出示課文第三段。)
師:請同學自己讀讀,動筆畫畫,你能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作者的心情,用一個詞把他當時的心情概括出來標注在旁邊。
(生讀文體會。)
師:誰來說說,你體會到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生1:從“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體會到了他當時很“高興”“得意”。
生2:從“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體會到了他當時很“緊張”。
生3:從“啊,好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體會到了“我”當時的“興奮”“激動”。
(師相機板書。)
師:我們把感受到的心情寫在這條主線上,把能體會他心情的動作、語言、神態和富有表現力的形容詞標注在旁邊,用箭頭的方式表示心情的變化。這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的畫人物心情變化的圖示。
三、自學探究,設計圖示
師:想知道作者的心情又有哪些變化嗎?(想)那就讓我們再次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出示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了作者的心情?用概括的詞語寫下來。
2.小組討論交流,合作完成一幅作者心情變化的圖示。
3.在小組里合作著把你們體會到的情感讀到你們的表情上。
(指名讀要求,自學、小組合作學習。)
師:哪個小組來說說?
生:這是我們小組畫的圖示。我們從“急切地問道”體會到作者非常“不理解”父親的做法;“大聲爭辯”“哭出聲”說明他當時很傷心;“他用乞求的目光看著父親”感受到他很“無可奈何、不舍得”;“慢慢地”“依依不舍”地把魚放掉,他當時“沮喪至極”了。最后“每次面臨道德抉擇時,他都會想起這件事”說明他心里明白了。
師:把你們體會到的情感讀到你們的表情上來吧。
生1:“爸爸!為什么? ”我急切地問道。
生2:“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著,竟然哭出來聲。
生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生4: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上取下來,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生1: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的抉擇的時候,我都會想起34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
師:老師發現了一個小問題,你們組的這兩名同學參與進來了嗎?
生:沒有。
師:哦,為什么呢?
生:他們性格比較老實。
師:老實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呀?身為組長,你來問問他們想讀哪一句。
(生生交流。)
生5:“當我一次次面臨……夜晚。”
師:聽到他讀的這么流利你們組同學有想對他說的嗎?
生:有。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班級里自發響起掌聲。)
生6:“我的情緒……沮喪至極了。”(讀得詞句錯亂。)
師:再試試,相信會讀得更好。
(生再讀。)
師:進步很大。希望你們每堂課都能這樣大膽地展示。他們小組精彩的匯報,其實展示的是他們的昨天,老師相信他們肯定是每天每堂課都是這樣樂于學習,善于思考。希望所有同學像他們學習。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這個小組的心情變化圖。看看他們是怎樣創新的。
(3幅圖來表示心情。)
生:從作者一開始高興得意,我們就畫了太陽高照。
師:艷陽高照。
生:第二幅圖,作者心不甘情不愿,不舍得放魚用“多云”來表示。最后,作者沮喪至極了,用“雨天”來表示。
師:很有創意,有想幫他們完善的嗎?
生:他們做得非常好,很有創意,但作者最后明白時,他沒表達出來,這是他們的美中不足。
師:哪個小組能給他們點意見?“明白了”要畫什么呢?
生:可以還畫艷陽高照。
生:還可以畫燈泡。他明白了為什么要把他釣到的那么大的魚放回湖里去。
師:多么有寓意的燈泡呀,這件事照亮了他的整個人生。
四、談收獲
師:通過學畫這樣的心情變化的圖示,你有什么收獲嗎?
生:通過圖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作者內心是怎么想的。
生:可以將自己融入到作者的心里世界。
師:對,和作者產生共鳴。
生:這種方法可以更好地讓我們了解課文,走進作者的內心。
生:對于我們來說,圖畫比文字更容易理解,能讓我們隨著他高興、開心、沮喪、傷心。
師:說得真好,你的收獲真大。那我們在習作中能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刻畫出豐富的內心世界,那文章就會更引人入勝。
五、作業
1.完善心情變化的圖示
2.你經歷的什么事心情也是如此起伏的,試著畫出來,然后把這個片段寫出來。
附圖:
明白——(想起)
↑
(慢慢地)——沮喪至極——(依依不舍)
↑
無可奈何——(乞求)
↑
(急切)——不理解——(爭辯)
↑
(欣賞)—— 得意——(漂亮)
↑
(啊)(好大)——興奮、興高采烈——(沒見過)
↑
(小心翼翼)——緊張——(慢慢地)(拉上岸)
↑
激動——(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