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教育給了人們很多驚喜,也給了人們很多傷痛。每次驚喜都給人們帶來新的憧憬和希望,每次傷痛也同時給人們帶來痛苦和憂傷。
2012年的教育帶給人們的究竟是憂傷多還是希望多?這似乎是很難回答的問題。面對傷痛,人們會痛定思痛:教育怎么了?誰損害了教育?教育的希望在哪里?
當校車頻頻出事,當虐童事件被頻頻曝光,當人們回首19年前新疆克拉瑪依慘劇,當人們面對兇手在學校揮刀砍向無辜的孩子……人們不禁要問:學校為什么不安全了?
當升學、擇校等問題頻頻出現在公眾的視野,拷問我們的公信力時,人們不禁要問:教育何時能公平?
當5個輟學的孩子慘死在垃圾桶內,人們除了扼腕嘆息之外,不禁要質疑:九年義務教育是否僅僅是一句口號?
當且僅當……
面對教育出現的種種問題,人們還可以提出十萬個為什么。但是,質疑、抱怨甚至憤怒,對中國教育的根本發展和前行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已經走過100多年且飽受磨難的中國現代教育,不缺少指責和怨恨,也不需要抱怨和憤怒。憤怒能夠出詩人,但出不了教育家。中國的教育需要正能量,中國的教育需要傳遞正能量。
傳遞正能量需要精神引領,需要科學發展按部就班,需要楷模示范。
中國的教育需要精神引領。精神引領是什么?就是一個國家朝著正確方向迅跑的精神支柱。它可以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比如雷鋒;也可以是一句口號,比如“國家興亡,我的責任”。沒有精神引領的教育是沒有正確方向的教育?;厥?00多年的中國現代教育,不缺乏精神引領,“五·四運動”“科學”“民主”“白話文”奠定了現代教育的里程碑,也是教育的精神引領。正是有了這樣的精神引領,人們才有了前行的力量,一路走來。即使我們走過一些彎路,但大方向沒有迷失,終究能回到正軌上來。
中國的教育需要按部就班。所謂按部就班,就是在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的引導下,按照教育的自有規律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不要盲目推行這個理論那個風暴。新中國60多年來教育的教訓告訴我們:一會兒學蘇聯的經驗,一會兒學美國的經驗,沒有了自己的特色。原因就是理論過多,拿來就用,沒有批判地吸收,從而改變了人們的方向和方針,最后搞混搞亂人們的頭腦,致使中國教育的方向始終搖擺不定。僅僅就義務教育學制來說,是5+4制還是6+3制至今也沒有明確的結論……理論可以創新,但要適合國情、省情甚至鄉情。大幫哄式的教育行為,一刀切的行政推進都是在扼殺、摧殘中國教育的未來,是偽科學。中國的教育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但不需要摸著石頭過別人的河。中國從不缺少理論和理論家,缺少的是在一個理論指導下,一貫到底的堅定執行者以及按部就班地推進。
中國的教育需要一批教育楷模。楷模是一個正能量的引領和標桿。中國向來不缺乏楷模。幾十年前我們有雷鋒,如今我們有張麗莉。但這不夠!面對負面重重的中國教育,人們急需太多的教育楷模。針對學術不端現象,人們需要學術楷模;針對打罵學生的現象,人們需要師德楷模;針對教育質量下降,人們需要育人楷模……
如今的中國教育,需要改革、發展,十分需要一種正能量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