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時尚實力派,營銷策略關注“體驗式”和“差異化”。
2011年9月,雙龍在重新進入中國市場之后推出柴油版柯蘭多,這款SUV被雙龍內部寄予厚望,能夠扛起雙龍在中國市場的將近一半江山。一年過去,柯蘭多的表現并未盡如人意。于是2012年11月15日,柯蘭多的汽油版在天門山上市,這次上市過程中,雙龍進口車品牌總監屈志超帶領團隊對柯蘭多進行了二次定位。
“我們在過去一年中的主要精力放在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上。在不斷探索中,也會逐漸清晰我們的執行戰略。我們原來瞄準的是家庭購買人群,以及小企業老板群體,現在我們將口號轉為‘越優雅,越野性’,定位轉向三類特殊的年輕群體”,屈志超在接受《成功營銷》采訪時說道。
鎖定“時尚實力派”
由于進口車和國產車的定位推廣流程不同,國產車從產品的設計之初,就先進行目標消費者調研,了解他們的需求和選擇車的標準,并根據這來對車子進行定位。而對于進口車來說,盡管中國市場越來越重要,在新車推出之前或者之后會進行本土化的考慮,但是更大程度上,車企的中國分公司要完成的是“生米煮成熟飯”后的推廣策略設計。
因此,進口車從宣傳口號甚至到廣告片,常常是直接沿用全球的創意,“因此我們常常看到進口車廣告片中不出現目標人群,而是只有一臺車在行駛”,2011年,新版柯蘭多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在定位上也直接沿用了全球的“Classic Utility Vehicle”理念,只是將其翻譯為“城市時尚SUV”,所聚焦的目標群體為家庭購買人群和小企業老板。
但是,在一年中的銷售過程中,屈志超和團隊對于真正來詢問及購車的人群進行跟蹤和分析,發現真正的消費人群和原先的定位有著較大的偏差。
“我們發現了三類的典型人群,而且都是年輕人”,屈志超并且挖掘了這三類人群的共性。
第一類人群是辦公室的白領,但是和一般白領不一樣的地方在于,他(或她)在一個公司呆了三年以上,有一定的穩定期,在這個期間贏得老板的信任,完成了財富的初期積累。
第二類人群,是大學畢業后通過老師或者朋友的幫助,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比如通過創業大賽拿到創業基金,或者通過親戚資金支持創立了公司,再比如開了家淘寶網店。
第三類人群,就是家境比較富裕的“富二代”,但是和一般意義上啃老的富二代不同,他希望完成自己的事業,或者在父母事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延展,或者獨立于自己的父母另辟天地。
這三類人群被雙龍定位為真正目標人群的原型模板,“我們給這三類人找到了幾個共性:時尚、實力派,即他們都是有著自己奮斗的精神和經歷,但是又是年輕時尚的”,傳播訴求也相應從“城市SUV”轉為更精準的“越優雅,越野性”。
細分后的聚焦
目標群體聚焦后,是營銷策略的大轉向。
“簡單地來說,梳理之后我們的營銷戰略有兩個關鍵詞:體驗式和差異化”,屈志超總結道。
所謂體驗式營銷,指依據目標群體的特質而在策略上偏重互動新媒體和體驗活動。
“之前的推廣因為涉及到不同群體,一方面并不聚焦,資源耗費大,其次成效不顯著”,屈志超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只需要將目標瞄向這些有些特別的年輕群體即可。首先在定價上,相比柴油版柯蘭多,汽油版柯蘭多將價格適度下調,最低價14.98萬;其次,“很多年輕群體看電視廣告的機會在減少”,雙龍在2012年下半年直接停止了電視廣告的投放,將更多的預算放在網絡和活動之上;第三,開始關注“微”,包括“微博”、“微電影”。在此次汽油版柯蘭多的推廣過程中,屈志超團隊和代理公司一起制作了微電影,并且借助了40多位微博紅人進行轉發,“微博大號分為品牌官方大號和個人大號,我們會更多選擇后者,因為諸如美麗說這樣的官方大號,雖然粉絲量很大,但是他們的互動性和粉絲的親密度上要弱于個人大號,這也是‘生活社會化’的表現。”
“雙龍的品牌建設在起步期,所以要兼顧知名度和轉化率,”屈志超表示,“我們不需要很炫的創意,也不需要光鮮的媒體形式,但凡運用,必要實效”,因此在衡量效果上,“社會化媒體單純的轉發量和粉絲數增加情況,并不是我最關心的。我最關心的是有多少人能報名我的試駕。因為汽車是大件商品,僅僅通過消費者關注很難達到成交,因此如果能報名參與試駕,對最終購買轉化率是更關鍵的步驟。”
11月16日試駕會之后,雙龍開始啟動在社會化媒體上的campaign活動“尋愛之旅,相約柯蘭多”,這是基于mini-site的微電影推廣活動,涉及媒體包括微博、BBS、wiki、公關稿等,截至12月16日活動結束日,網站有效總點擊近8萬,從幾個網站投放的banner過來的轉化率為0.05%;而收集到參與名單近2000個、近500個試駕名單,點擊到參與的轉化率達到2.5%。
“首先,從投放比例上,2011年柴油版柯蘭多的推廣中,70%投放在電視、平面等傳統媒體,20%投放在互聯網,線下活動僅占據了10%,而2012年汽油版柯蘭多推廣的時候,傳統媒體降低到40%,網絡和活動的預算比例翻倍,分別占據了40%和20%。而基于試駕體驗在整個購買環節的重要性,活動方面的預算將會在下一年進一步提升,“我們認為20%還不夠,也許下一年,活動方面的預算會提升到30%~40%”。
其次,屈志超及團隊基于區域消費習慣的變化推進“差異化營銷”。其實,區域差異化營銷在中國已經流行多年,即依據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文化、品牌認知等不同因素來確定不同的營銷策略。“我們在一線城市的主打策略是性價比,在二三線則是時尚感。”在一線城市,國際品牌匯聚,競爭非常激烈,大家對雙龍的認知更多已經局限在韓系,“所以我選擇的兩個訴求點:一個是進口,這就跟很多競爭品牌產生區隔;第二是低價,來吸引更多的人嘗試。”
但是在二三線城市,面對的競爭已經不是大眾、豐田,而是同樣的韓系品牌或者自主品牌,對這些品牌來說性價比也是他們的主要訴求,所以時尚感成為雙龍在二三線打造品牌的中心,“二三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已經跟一二線沒有太多差別,他們也有彰顯自身品味的需求,所以用韓國時尚的品牌形象來吸引二三線的年輕人是我們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