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我很榮幸的進入了井岡山市審計局。從邁出校門到社會,從學生到審計人員,我完成了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相比許多同齡人我是幸運的,所以我時常想,要好好珍惜,要發揮自己最大的熱情和激情,要積極融入到審計這個大集體中,做一名合格的審計人。
剛參加工作時,對于審計是既陌生又熟悉。我本身就是學財務專業的,對審計也有一定的了解,覺得審計應該是很簡單的。但當我真正進入審計部門,并開始隨組參加審計時,我才真正發現,審計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簡單,而我的理解僅停留在表面。通過多次的隨組審計檢查,我發現審計工作是一個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很高的職業,其涉及的領域經常是跨行業、跨學科的,審計人員在掌握本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須對經濟、法律、科技、計算機及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政府的行政運轉情況等綜合知識也要廣泛涉獵;而審計人員在其審計過程中更是一種藝術,既要把握審計思路、掌握審計技巧、又要合理利用談判技巧。漸漸的,對于審計工作我又多了份崇高感、對于自己作為審計人又多了份自豪感。
有一首詩歌是這么描畫審計人的“風中,雨中,雪中;留下審計人辛勤奔波的身影;血水,汗水,淚水,融入審計人赤誠無悔的心……”
時光飛逝,兩年多過去了,有過歡笑、有過艱辛。曾幾何時,寒風瑟瑟、霧雨蒙蒙,我們沿著井岡山崎嶇的山路進入各鄉鎮對鄉鎮的主要負責人進行任期責任審計。由于時間緊迫,鄉鎮分布廣,加上路況差,我們常常是顧不上休息,中午吃完飯就又繼續看賬,然后晚上大家又忙著整理各自的資料。就這樣,大家憑借著我是審計人這個信念,圓滿的完成了上級領導交待的任務。任務結束后,從大家臉上我看出了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自豪感。
曾幾何時,全省民政救災審計拉開帷幕,我局抽調了3名干部職工參加了吉安市組織的全市民政救災資金審計,而我很榮幸的參加了此次審計,我們組交叉到了永新縣。在審計的30多天里,大家每天朝九晚五,頻繁的來往于各個單位進行資料取證,每天都面對著枯燥無味的數字與表格。好多次我都想偷下懶,但看到身邊的領導與同事都在認真的埋頭核對報表的數字,我徹底打消了偷懶的念頭,打起精神來與他們一同完成了永新縣2009至2010年的民政救災資金賬面上審計的工作。接著是對救災資金到位情況的抽查,此時正值盛夏的7月,我們頂著烈日,來回的穿插在鄉間的小路上。為了能了解更多的受災群眾是否及時領到了救助金,我們常常是頂著正午的烈日進行入戶調查。這一切不為別的,只為自己是一名審計人,只為自己能對的起當初的那份選擇。
在審計工作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有多少審計人為了工作,舍小家,顧大家;有多少審計人為了能完成上級安排的任務,放棄了節假日,放棄了與親人團聚的時間,投入到枯燥無味的數字與報表上去;又有多少審計人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財產不受侵犯,日夜守護,堅守自己的崗位。我們有過因被審計單位的不理解不配合而坐冷板凳的煩惱;有過辛辛苦苦查出的問題得不到落實的灰心喪氣;也有過為了趕時間保質保量完成一個審計項目,經常外出,加班加點,而冷落了對家人照顧的愧疚。但這一切的一切都不算什么,只因我們是名光榮的審計人。
做為一名審計人,我感到無比的自豪,我愿把我的青春和熱誠譜寫出一串串音符,用自己的真情來歌頌這平凡而又偉大的共和國審計事業。
(作者單位:井岡山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