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名稱:金娃娃
時代:南宋咸淳十年
現藏:衢州博物館
藏品特征:長2厘米、重6克。王家公社(現衢江區浮石鄉)瓜園南宋咸淳十年史繩祖夫婦合葬墓出土。金娃娃為一黃金鑄成的裸體小孩,內空,整體作匍匐狀,右手抓一金環,左手握一柄蓮花,由前往后負于背上,抬頭注視前方,一雙大眼潤潤有神,面部略帶微笑。其小光頭正中近前額處陰刻有“桃形”發型,頸部置有項圈,兩只小腳置有腳鐲。可謂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神童,整體造型逼真,神態生動,栩栩如生。該金娃娃為唐宋元時期盛行于七夕送子之吉祥物“摩訶羅”,較為罕見。出土時置于銀絲盒內,為國家一級文物。
相關背景資料:金銀制品在商代已經出現,春秋戰國時代已有金銀鑲嵌工藝。金銀器皿出現較晚,漢以前少見,至唐代才開始有較多發現。目前所出北朝及唐代前期的部分金銀器皿的造型、紋飾都帶薩珊朝金銀器的風格,說明曾受到波斯金銀器的影響。紋飾以花鳥為多,工藝精湛。唐代已普遍使用了板金、澆鑄、焊接、切削、拋光、鉚、鍍、錘打、刻鑿、鑲嵌等技術。宋以后,各項工藝更加復雜精細,并出現了金銀與漆、木器合璧的產品。
藏品名稱:玉蛋形瓶
時代:南宋咸淳十年
現藏:衢州博物館
藏品特征:通高6.3厘米。王家公社(現衢江區浮石鄉)瓜園南宋咸淳十年史繩祖夫婦合葬墓出土。該瓶整體形似待放的蓮苞(又像一只雞蛋),為青玉雕琢而成。上端小,下端大。下端連底浮雕菊瓣紋,小端截成瓶口,通體內琢空,成一橢圓形。另配蘑菇狀瓶蓋,蘑菇柱(蓋內口)長1厘米,正可插入瓶中。蓋面亦浮雕菊瓣紋,蓋面中部及瓶口兩側各鉆有兩小孔,均可穿線相連懸掛。瓶身外表線刻蓮瓣18片,共分上中下三層,每層6片,相間交錯,形似一個含苞欲放的蓮苞,每片瓣面亦陰刻瓣脈紋,整體設計巧妙實用。出土時瓶內盛有朱色粉末。為國家一級文物。
相關背景資料:中國宋代是一個手工業和工商業空前發展興盛的時代,國富民強,文化發達,此時期的玉器正處在一個承前啟后的轉折階段。兩宋玉器承襲兩宋畫風,通常畫面構圖復雜,多層次,形神兼備,有濃厚繪畫趣味,完成了由唐玉偏重工藝性、雕塑性向宋玉偏重繪畫性、藝術性的轉變。此時的皇家用玉品種豐富多樣,佩飾類有玉束帶、玉佩,用具有玉輅、玉磬,禮器有玉圭、玉冊等等。內廷專設有玉作,玉料由西域諸國進貢。民間用玉也較前朝為盛,大量出現各種玉佩飾、玉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