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西緒弗斯,還是普羅米修斯?

2013-01-01 00:00:00吳亮
粵海風 2013年4期

“馬克思是對的!”伊格爾頓這本書的書名強有力地布告了一種開宗明義的雙重肯定:宣示鮮明立場不可動搖,繼而自信滿滿地承諾作者將對何以堅持這一立場的“為什么”提出證據。不過既然作為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信徒就必須遵守一個共同的游戲規則——這一證據或這一系列證據的提出能不能經得起理論反駁與歷史實踐的無情檢驗,則是必須在伊格爾頓的書出版之后才能發生的另一件事,而事情的結果很可能是不幸的因而也是喜劇性的(如果不是悲劇的話),即“馬克思是對的”這一結論依然成立,很遺憾,伊格爾頓提供的證據與證明大部分都錯了,至少基本上都錯了。他所為之辯護的馬克思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馬克思,原來的那個馬克思如果今天還活著,絕不可能接受伊格爾頓教授為他所做的拙劣辯護。在馬克思眼里看來,這個拙劣辯護不過是雜糅了一點點蒲魯東主義、一點點巴枯寧主義、一點點社會民主黨、一點點費邊社的大雜燴而已(馬克思會認同自他1883年去世之后各種自封的繼承人或被某一群人擁戴的繼承人嗎,會認同那些不同繼承人之間的殘酷內斗與新招迭出的學院爭辯嗎,會認同那些繼承人的繼承人及其他們的混血雜交后裔嗎)……我們且慢,在這里讓我們像遵守游戲規則那樣先假定相信一回,就如這本書的封面所言,我們愿意同意馬克思是對的,愿意同意他的某個自稱的繼承人對有關馬克思繼續正確的判斷;看來似乎這個判斷的正確性早已毋庸置疑,但按照程序我們現在需要看看志在必得的伊格爾頓究竟做得怎樣,他在此書中為之所做的一切努力,即他如何證明馬克思為什么還是對的,為什么一百多年過去了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為什么馬克思的學說還是關于我們這個后資本主義時代最具解釋力與說服力的學說,為什么還是我們面對這個無可救藥的丑陋世界最具備革命性的批判武器,只不過我們未必再會堅持甚至已經悄悄放棄了的作為馬克思主義精髓、核心以及行動綱領的武器批判之著名口號——這一雙重肯定所蘊含的懸念如同一部業已通俗化了經典大片廣告,不僅令我們好奇心倍增,還給我們帶來無邊的遐想,現在就讓我們開始。

翻開《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第一頁,英文版出版前言,第二自然段,伊格爾頓劈頭一句“并不是馬克思從來沒有犯過任何錯誤”,然后他聲稱,“我對馬克思的一些觀點是持保留意見的”,這套路對于我們真是太眼熟了,今天的學院新左派常常先扔出這樣一句開場白,然后王顧左右而言他,你們難道不覺得似曾相識嗎?按照慣例,我敢肯定這不過是伊格爾頓虛晃一槍,貌似他客觀公允并且精通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瑕不掩瑜、一分為二的辯證法,但他絕對不會明確指出馬克思究竟犯過哪些錯誤,這些錯誤是否關鍵,是否屬于致命錯誤,以及這些錯誤到底發生在大英博物館閱覽室內,還是發生在馬克思生前死后的歐亞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中;而這些錯誤有多少需要由他個人負責,又有多少錯誤需要由他的信奉者、繼承者、發展者與修正者來承擔?;蛘呦喾?,馬克思所犯過的錯誤都是無足輕重的、次要的、個別的,僅僅是學術理論上的兩三次偶然失誤,僅僅是兩三個未來政治預見沒有如期兌現,或因馬克思沒有接觸到更為重要的歷史資料和現實報告,導致某些具體論斷不夠準確甚至形成偏見,因而諸如此類無關痛癢的零星錯誤完全可以在這本旨在為“展示馬克思觀點的合理之處”進行辯護的著作中忽略不計(九個指頭和一個指頭),是這樣嗎?以至于伊格爾頓教授如同接受電視采訪那樣為了吸引觀眾非常不恰當地信手拈來“弗洛伊德的支持者不會迷信弗洛伊德的全部觀點”、“希區柯克的影迷也不會認為希區柯克的每個鏡頭都完美無缺”兩個例證作為形象類比,謂馬克思犯錯誤不過是人之常情(伊格爾頓不知疲倦地重復的類似蹩腳比喻,從頭至尾貫穿于這本篇幅并不冗長的小冊子始末),這種既無說服力又無可比性的花絮噱頭和英國式幽默調侃的濫用在此書中四處流淌,也許只有弱智的電視觀眾才會習慣這種無厘頭扯淡,別忘了你在為馬克思辯護,這個題目是你提出來的!別忘了弗洛伊德心理學只關乎神經癥病人的失眠失憶,希區柯克的電影只關乎電影觀眾的虛擬娛樂,馬克思的正確錯誤與否則要關乎億萬民眾的歷史命運!既然一上來就承認了存在著馬克思的錯誤,那你就有必要先把這個錯誤說清楚。就像那個一直被掛在你嘴邊的馬克思,青年馬克思曾受到了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巨大影響,但很快,在他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之后多次明確表述了在哪些方面他與黑格爾及費爾巴哈存在著根本的不一樣,換句話說,馬克思能夠清晰地指出黑格爾或費爾巴哈在他看來的各自錯誤,而絕不是拿幾個比喻來搪塞;如果不是這樣,馬克思就成不了馬克思,馬克思就會一直停留在原處,成為一個青年黑格爾主義者或費爾巴哈式的人本主義者或人道主義者。

伊格爾頓不但無心指出他從自己口誤中透露的“馬克思所犯錯誤究竟為何”,恐怕他也無法指出乃至無力面對馬克思的錯誤(我們再次暫且相信一回伊格爾頓所言,馬克思的確犯有馬克思不可能不犯之錯),其中原委,有一些他自己知道我們則不知道,還有一些內在因素正好相反,他不知道我們卻可能比他自己先知道。我們之所以能比伊格爾頓更有可能知道他為什么“無法”和“無力”,就因為我們看見了這些秘密,這些秘密通過他的寫作在這本兩百多頁的薄薄小冊子里一覽無余……伊格爾頓也太小看馬克思了,像他這樣幼稚的蹩腳辯護只能忽悠對馬克思一無所知的中國讀者。毛澤東早已有言在先,我黨真懂馬列的不多,我黨狀況已如此,遑論熙熙之庸庸萬民、攘攘之囂囂蒼生?過去的數十年中,億萬中國民眾能有幾個認真讀過馬克思,在那個毛澤東思想已經將當代馬克思列寧主義提高到一個嶄新階段的紅色年代,天真地為了真理和真相,用自己的腦袋思考現實,用自己的眼睛讀馬克思曾經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其后,經過了“撥亂反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和思想解放運動,中國民眾最后以鄧小平的務實主義與“不爭論”的姿態告別了作為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在他們慢慢淡去的記憶和印象中,馬克思隱隱約約是一個西方資本主義舊世界的理論批判者和革命顛覆者,一個被剝削者和被壓迫者的偶像;如果不是因為現時代矛盾的尖銳與社會危機的彰顯,不是他們生活境況的日益艱難、不安全甚至漸趨惡化,他們怎么會在這個時刻突然對馬克思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興趣!所以《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的出版是恰逢其時的,不管作者將那些時代矛盾與社會危機的最終根源歸咎于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商品生產與貨幣交換,還是歸咎于另外一些本書作者并沒有特別提及的國家資本主義、權力尋租、人權狀況不良與法治的滯后,中國讀者希望在馬克思那里看到答案,哪怕看到的是一個被顛倒了的答案。難怪《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英文版2011年4月在耶魯大學出版,三個月后漢譯版就在北京出籠,次年5月就已經印到了第八次!

馬克思還是對的——即使馬克思僅在某些方面的論斷還繼續有效——但這并不等于伊格爾頓的論證也是對的。從表面看,伊格爾頓對馬克思何以正確的這一長篇辯護是以一種十分通俗膚淺的文體來表達的,也許在他的期待視野中,此書的讀者只不過是一群只看電視雜志而從來不讀書的烏合之眾,一群被伊格爾頓及其西方學院新左派不遺余力攻擊的資本主義文化工業制造出來的單向度的人。是啊,對付這樣一群毫無批判意識和缺乏無產階級覺悟的人,又有什么必要把這樣一本小冊子寫得過于嚴肅呢?由于伊格爾頓過于低估了他的讀者,我們看到他不僅寫得非常馬虎和草率,而且寫得非常隨意和輕佻,幼稚的、低俗的和雞零狗碎的比喻比比皆是,不清楚是否凡有教養的英國文學教授都擅用比喻,亦莊亦諧,像莎士比亞那樣詞藻堆砌既華麗又粗俗?比喻作為一種修辭對于文學教授的伊格爾頓來說大概是他的長項,至少他自己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他太熱衷于此道了,以致他徹底忘記了英國文化中的另一項古老傳統:若想論證一個重要的理論觀點,必須依靠邏輯與相應事實。令人吃驚的是,伊格爾頓在《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一書中不但不善于運用思辨概念進行論辯(這是一個多么需要思辨力的重大題目?。赡芩岩庾R到了這一點,索性就幾乎完全放棄了概念論辯,轉而求助花花綠綠五彩斑斕的比喻。遺憾的是,伊格爾頓這份有關修辭學的答卷發揮實在太失常了,他自以為得意的比喻多半不倫不類——既沒有承擔起替代思辨邏輯的任務、以達到為馬克思進行有效辯護的目的,也沒有表現出一個英國文學教授應有的良好修養與寫作能力。于是,整本小冊子就響徹了某種具有老年伊格爾頓笨拙風格的比喻雜音,如饒舌一般不絕如縷,實在讓我們這些認真的期待者為他惋惜。

那么我們,我們這些在這個只愿意迷信資訊卻懶于思考的今天已日益罕見的認真讀者,究竟又在伊格爾頓的書中看到了哪些顯而易見的錯誤?讓我們回來,依然回到“英文版出版前言”,《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漢譯本第二頁,伊格爾頓在提到“《共產黨宣言》被認為是‘毫無疑問的19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保ó斎灰粮駹栴D也是這樣認為的,所謂“被認為”不過是伊格爾頓不肯為這個“認為”負責)之后,他居然如此不可理喻地寫道:“與政治家、科學家、軍人和宗教人士不同,很少有思想家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建立在笛卡爾思想之上的政府,用柏拉圖思想武裝起來的游擊隊,或者以黑格爾的理論為指導的工會組織……”伊格爾頓為了暗示性地表明作為思想家的馬克思(通過《共產黨宣言》)影響了此后的社會主義政府、武裝游擊隊和工會組織的誕生與建立,所謂有史以來亙古未有(意指馬克思乃千古一人),不惜捏造了三個幼稚可笑的假命題予以輕松否定,卻不知道或假裝不知道霍布斯與洛克的政治哲學思想與設計對英國從君主專制政府經由利維坦自然法世俗政府之形塑所產生的重要作用,不知道或假裝不知道巴貝夫和布朗基(或許還能加上巴枯寧)的暴力空想社會主義及無政府主義密謀思想與方案對武裝游擊隊乃至列寧職業革命家秘密組織之誕生和無產階級專政所產生的持久歷史影響……至于馬克思的思想是否影響過歐洲19世紀各工業國家的工會組織,這個問題其實并不關鍵,因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會組織出現在1818年的蘇格蘭,眾所周知,嬰兒馬克思于這一年的5月5日在普魯士特利爾剛剛破啼。

有趣的情節于是開始接連展布,人物登場了,真的就像希區柯克一時興起在他的懸念電影中玩一點穿幫式的小花招,另一個明星會是誰?穿幫的又是誰?我們突然在伊格爾頓的電影字幕里看到了路德維?!っ兹沟拿郑R克思主義與古典經濟學的共同強勁對手,奧地利學派掌門人,好啊,好戲就要開場了……伊格爾頓十分大度地引用了米塞斯的一句話(我們差點以為米塞斯將是此書的反派主角之一),不,是半句話,而且還轉自伊格爾頓的新左派同事布萊克本某篇無足輕重的論文:“就連反社會主義思想家路德維希·米塞斯也認為,社會主義是‘有史以來影響最深遠的社會改革運動;也是第一個不限于某個特定群體,而受到不分種族、國別、宗教和文明的所有人支持的思想潮流’?!憋@然,這種刻意將皮毛言論作鄭重的轉引無非是為了表示新左派陣營對右派陣營代表人物米塞斯的輕蔑態度,同時順帶表示伊格爾頓對米塞斯絕不陌生,市場資本主義辯護士嘛……不過既然如此,你為什么不引用米塞斯赤裸裸反對馬克思的錯誤言論?如果你能夠有效地駁斥米塞斯反馬克思錯誤乃至反動(姑且讓我們在這里特別保留一下“反動”這個意味深長的形容詞)的言論,你的《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大概就不會讓一些人將信將疑。當然我們已知道這絕無可能,因為我們估計到你缺乏反駁米塞斯的能力,我們立刻從頭到尾翻閱了伊格爾頓這本書,果然,我們沒有在這本被你最討厭的西方媒介宣傳得沸沸揚揚的小冊子中看見對米塞斯任何一段文字的引用,你在前言里提起這個人名字的真正目的無非就是為了在正文當中處心積慮地忽略他,從此我們再沒有發現米塞斯的名字,哪怕隱藏在注解中,更不用說引用米塞斯那些非常尖銳、非常強勁當然也非常難啃的作為死硬資本主義辯護士的錯誤論述了——而伊格爾頓教授只有敢于面對米塞斯(為了捍衛馬克思,你還要面對許多馬克思的反對者,可惜你的書里卻沒有他們,你故意刪除他們,繞開他們,躲開他們,這些人的名字我后面會一一提及),方能像一個有尊嚴的英國紳士那樣與馬克思的對手進行面對面決斗;所例舉的反馬克思言論缺乏來源,捕風捉影,被你冷嘲熱諷的不過是些街談巷議,你拼湊的那十個所謂“當前西方反馬克思主義觀點”全不注明具體出處,現成一例,被你排列為“當前西方反馬克思主義觀點之一”的第一句 “馬克思主義結束了”,很好,話都擺在那兒了,親愛的伊格爾頓教授,現在你面臨兩個難題:此語出自何國何人之口,又在何時何處所說?此其一;其二,“馬克思主義結束了”是一個判斷,做出這一判斷的人不可能是反馬克思主義者,因為按照邏輯與常識,結束了就是不再存在,人們不會反對一個不再存在的東西,難道你不這么認為?

無獨有偶。在第二章,阿倫特也被迫接受了一個跑龍套角色短促地出現了片刻,毫無疑問,伊格爾頓再次故技重演(他當然不會愿意與阿倫特最犀利地對20世紀極權主義之論述進行正面交鋒),不僅為了表明他博覽群書匆匆翻過阿倫特(如此而已),更隱藏有小肚雞腸地繞過阿倫特的用意,伊格爾頓在此書第二章中間唯一一次處心積慮引用阿倫特的一段話是:“以至于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將馬克思《共產黨宣言》開頭部分稱為‘對資本主義的最高褒獎’?!蹦愕臐撆_詞不就是想說,連馬克思的政治論敵都不得不承認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歷史評價的寬宏大量——但是你隨后立刻將問題的焦點引向歧途,即“市場社會主義者也指出,市場并非資本主義獨有,連托洛茨基也支持市場機制……”等一下,我們必須請求你在此停留片刻,因為我們在托洛茨基露面之前,必須先搞清楚阿倫特為什么要說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開頭部分“褒揚資本主義”,她此后又如何評價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基本判斷以及怎樣預言并宣判了資本主義的最后命運,而你卻對此語焉不詳……還是讓我們回到問題的核心,伊格爾頓在《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中不斷地迂回重復馬克思其實并非一定要堅持用暴力手段最后解決問題的小資產階級費邊社勞資和平共處的庸俗想象,亦即到底存不存在一個人道主義的、富有同情心的和愿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資本主義與無產階級分裂與對抗之人類處境的馬克思?是不是一直存在好幾個不同階段的馬克思,每個馬克思在不同歷史情境中的不同看法是否都是對的,因而從來就不存在一個“根本性”的馬克思?

事實當然并非如此。既然伊格爾頓將《共產黨宣言》作為最體現馬克思主張并深刻影響后世的重要共產主義歷史文獻,那么我們就回到這個文獻?!豆伯a黨宣言》發表于1848年2月,巴黎革命于同年同月爆發。1950年人們已經清楚無產階級的世界性革命的時機尚未到來,《共產黨宣言》所激起的末世論興奮消退了,革命策略的問題就擺到了馬克思的桌面上來。1850年3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馬克思告訴他的聽眾,民主派小資產階級一旦實現他們自身的利益就想趕快結束革命,但是“我們的利益和我們的任務是要不間斷地進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產階級的統治全都消滅,直到無產階級奪得國家政權……對我們來說,問題不在于改變私有制,而只是在于消滅私有制,不在于掩蓋階級對立,而在于消滅階級,不在于改良現成社會,而在于建立新社會!”

親愛的伊格爾頓先生,如果馬克思這一消滅私有制的號召以及這一號召背后的邏輯(無論是通過經濟學論證還是通過辯證法推導或者是道德批判的激情)至今還繼續正確,那么就“大方向”而言,伯恩斯坦考茨基就是錯誤的(更不要說費邊社了),而列寧盧森堡就是正確的斯大林是正確的勃列日涅夫也是正確的連鼓吹“不斷革命論”的托洛茨基都是正確的……至于你還糾纏在市場社會主義這個細枝末節議題的正確與否,按照馬克思的理論視野根本就是一個擺不上臺面的假問題,因為在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中,徹底從被資本奴役之下解放出來復歸為完整的人將不再為了商品而生產,當然也就不再存在任何形式的市場交換。不僅如此,共產主義社會將消滅勞動分工,消滅貨幣,而消滅了貨幣當然也就消滅了成本核算,消滅了勞動分工就意味著不再有任何專家;所有的人都成為最全面發展的人也是最全能的人,這些最全面最全能的人不需要任何程序的考核與專業認可,因為不僅所有主持這一考核的任何領域的專家已不復存在,而且共產主義社會業已取締了一切有可能將人重新分成等級的制度,直到永遠。

上述這些結論是不是馬克思從未改變過的結論?是不是伊格爾頓繼續認為應該為之辯護的正確結論?伊格爾頓先生必須在這一系列大是大非問題上大膽表明自己的態度與立場,但是膽怯的你卻用大量“或許不是”、“似乎沒有”、“即便錯誤”、“并非一定”、“大概無法”、“盡管如此”、“可能認為”、“未必同意”之類模棱兩可的遁詞避開了——馬克思肯定會唾棄你這種懦弱的文風!

讓我們談談歷史細節與具體案例吧,既然伊格爾頓無法從馬克思核心思想的兩難困境中脫身,就讓我們談談同一章中有關社會主義蘇聯的成就與教訓。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解決一個使討論能夠展開的前提條件,即“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嗎?”伊格爾頓 說“蘇聯共產主義的功績還是不能蓋過它造成的損失……在惡劣的外部環境下一個獨裁式的政府是不可避免的……斯大林主義敗壞了社會主義的名聲……而資本主義又如何呢,在我寫作此書之時西方的失業人數已經超過數百萬”,這是什么邏輯?難道斯大林獨裁是蘇聯必須為西方國家失業所付出的代價?是,我這里不好,你們那兒也不好啊,所以你們不要批評我們,你們的問題更多更無法解決……至于蘇聯解體的原因,伊格爾頓是這樣因循陳說的,“一部分原因正在于西方資本主義的敵對情緒,西方巨大的敵意將蘇聯卷入了軍備競賽,破壞了本來就問題重重的國內經濟,并最終導致了前蘇聯的崩潰?!边@個結論與事實完全不符——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在于蘇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西方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兩種制度競爭的必然結果,兩者的本質區別在于靠什么配置資源,盡管市場有諸多弊端但仍然是資源配備的最佳途徑,蘇聯在這個堅持計劃經濟的原則性問題上從未有過轉變。蘇聯陣營的內部分工企圖解決與全球經濟剝離所產生的問題,但是這種基于計劃經濟的分工不可能合理配備資源,蘇聯和其盟國的爭吵也從未停止過。冷戰期間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工業和技術大規模進步,蘇聯陣營則置身事外的經濟后果是明擺著的,與西方國家相比,蘇聯在技術、管理、創新以及勞動生產率等所有領域都遠遠落后于西方。老布什在冷戰結束后出版的回憶錄題名為《不戰而勝》,即意指無形的競爭才是蘇聯失敗的真正原因。

至于說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以引誘蘇聯消耗大量資源,謀求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以致蘇聯經濟無法承受最終導致崩潰一說,則不能解釋軍備開支遠高于蘇聯的美國為什么沒有在經濟上被拖垮;此外,蘇聯的大量軍事開支并非主要使用在防范美國及其西方盟國的敵意(如伊格爾頓所臆斷的那樣),恰恰使用在國際層面與美國的戰略競爭,即“社會帝國主義”(毛澤東語)的新沙皇擴張。這一擴張政策要求蘇聯在全球范圍的戰略要害都盡可能占有先機,這就意味著蘇聯必須有巨大的投入,直至完全超出了其國力允許的范圍。雖然蘇聯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但在人力資源上不及美國更遑論勞動生產率。也就是說,因經濟制度和人力資源的雙重原因使蘇聯并沒有將其豐富的資源真正轉化為國家的實力,導致蘇聯后期與美國的差距急劇擴大,這才是蘇聯最后敗下陣來的終極原因。而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非但沒有拖垮美國,相反還促使美國在后來的高科技領域獨占鰲頭……當然,我們的結論是伊格爾頓絕不愿意接受的,即制度的競爭在美蘇爭霸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現在我們應該回到原來討論的問題上來,“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嗎?”雖說馬克思和前蘇聯的擴張政策沒有必然聯系,但是蘇聯是否是社會主義國家確實是一個和馬克思有著多重關系的問題。伊格爾頓是將蘇聯看作社會主義國家的,盡管有斯大林獨裁與莫斯科審判,不過他在為早期蘇聯的落后、匱乏和饑荒作回顧時,又辯解說“馬克思本人從來沒有設想過會在窮國實現社會主義”,那你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列寧和斯大林做到的事情,是馬克思從來沒有設想過的,即“在窮國實現社會主義”;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就一定是——要么馬克思錯了,列寧修正(或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教科書都是這么說的);要么馬克思繼續正確,列寧創建的蘇維埃政權和斯大林統治的蘇聯就不是社會主義。伊格爾頓時而贊美社會主義蘇聯,這是在他覺得有成績可說的時候;時而又推諉說蘇聯還不是馬克思所認為所設想的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基礎上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它的一切問題一切不足甚至一切錯誤都不應該算在社會主義頭上,更不應該算在馬克思頭上,事情難道就這么簡單?

但是伊格爾頓的不同表態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如果伊格爾頓認為馬克思是不能更改的,蘇聯從來不是馬克思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國家,你就站在了考茨基、普列漢諾夫甚至是巴枯寧一邊(巴枯寧曾大膽預言,“無產階級專政國家一旦建立,必然會一半是專制一半是奴役”,馬克思則反唇相譏,“巴枯寧對社會主義民主和專政的解讀使用了韃靼語來翻譯”。他們的不同預言似乎都以某種變形的方式被后來的歷史證實了),結論是:列寧的蘇聯并不是社會主義,馬克思的設想從來就沒有在地球上真正實現過,那么馬克思在20世紀的具有影響也就根本不存在,因為既然連蘇聯都與馬克思沒有本質上的關系,那么圍繞著蘇聯這一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冷戰的性質、馬克思主義內部的分裂、西方馬克思的興起與衰落以及再興起,統統都與馬克思本人無關,是這樣的嗎?

反之,你只有贊成列寧的帝國主義是最高最后的資本主義階段、帝國主義已經把世界瓜分完畢的理論描述,進而贊成列寧所說的可以在資本主義的薄弱環節率先發生無產階級革命,在帝國主義國家的包圍中建立、建設與發展社會主義,你就會發現斯大林的有些錯誤是屬于他個人的,有些錯誤則是斯大林隸屬的那個由列寧奠定的蘇維埃社會主義政治結構及其國家意識形態所決定的。也就是說,1956年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所揭露的其實并不是斯大林一個人造就的個人迷信與踐踏民主,而是有一個決定了必定會產生斯大林個人迷信與踐踏民主的機制已經伴隨著十月革命的產生而產生;這個機制,與其締造者列寧以及被列寧所繼承并創造性地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不可能沒有重要關系。

令人費解的是,伊格爾頓經常在剛剛為某個東西進行了一番并不討好的辯護的同時,不忘記回過頭來再挖苦一下那個東西,其意圖不過是將自己打扮成一個勇于自我批評的歷史評判者,卻不幸總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下面這段話就是伊格爾頓在為蘇聯社會主義作了多處特殊歷史條件決定論的辯護之后說的,“馬克思主義者從沒想過社會主義能在一個國家單獨實現……‘在一個國家實現社會主義’這樣怪異的概念是斯大林在20世紀20年代的發明創造,在馬克思那里找不到任何依據……”斯大林有什么怪異?莫非伊格爾頓真的是孤陋寡聞,我們應該熟悉1848年革命失敗后馬克思所講過的另外一段話,并且有理由相信斯大林就是從這里找到了馬克思的依據,“……直到無產階級奪取國家政權,直到無產階級的聯合不僅在一個國家內,而且在世界一切舉足輕重的國家內都發展到使這些國家的無產者之間的競爭停止,至少是發展到使那些有決定意義的生產力集中到了無產者手中?!彼^“不僅在一個國家內……而且在世界一切舉足輕重的國家內……”馬克思當時就是這么設想的,按照歐洲國家社會革命的歷史經驗,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與相伴隨的社會主義不是同時實現的,中間有一個從“不僅”到“而且”的時間過程。伊格爾頓可以說這是馬克思的一個意外言論,但是伊格爾頓不可以說“斯大林的發明創造”沒有馬克思的依據。怪異的不是斯大林,而是伊格爾頓自己——你怪異地為蘇聯社會主義做了那么多辯護,到頭來怪異地說斯大林的“在一個國家實現社會主義”在馬克思這里“沒有任何依據”,很好,現在同樣的問題又來了(前面討論的是“窮國能不能建立社會主義”,現在討論的是“一國能不能實現社會主義”),一個伊格爾頓版的哈姆雷特問題,存在,還是不存在?是,還是不是?

“一國不能實現社會主義”,如果馬克思依舊是對的,那么斯大林的蘇聯就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于是伊格爾頓在書中一切對蘇聯的辯護與批評都純屬多余,因為沒有必要在一本談馬克思是否正確的書里大談一個與馬克思絲毫無瓜葛的國家(斯賓格勒意義上的“文化偽形”);除非認為斯大林的蘇聯已經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所以蘇聯問題才是馬克思主義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只不過不再是馬克思原來所想象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樣一來,伊格爾頓就必須開始接受另一個任務——為我們闡釋這個被實踐了的社會主義與馬克思設想中的社會主義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邏輯關系或誤讀關系(哪怕是創造性的誤讀,不過既然是已經“被創造性發展”或“被創造性誤讀”,就不能記在馬克思的賬上),而絕不是在這里絮絮叨叨地與我們大談一分為二的辯證法,輕浮散漫文過飾非,把一切社會主義的錯誤從根子上歸于資本主義(比如因為帝國主義的包圍封鎖才導致物質匱乏、階級斗爭擴大化與個人獨裁),把社會主義僅有的成績統統歸于社會主義自己(比如蘇聯的廉租房和東德全民性的兒童免費醫療)。而這一切在馬克思看來只不過是被顛倒了兩次的鏡像,第一次是正劇,第二次是荒誕劇——如果還不算悲劇的話。

總之,從“存在,還是毀滅?”到“對,還是不對?”這一古老的哈姆雷特悲劇詢問被伊格爾頓悄悄做了喜劇化和后現代化的背景翻轉,可惜,不知道是因為他日益老邁,還是因為他長期從事文學研究而受到了意識流寫作的破壞性影響——他忽而引用馬克思有關“窮國不能實現社會主義”的論述,并含混地補充說,除了斯大林,無論列寧與托洛茨基或布爾什維克其他領導人都認為這一壯舉是不可能的,因為物質太少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對財富的爭奪終將造成社會階級的分化(伊格爾頓在此書其他多處地方不斷重復“對財富的爭奪”和“自私自利的貪婪”不過是資本主義私有制造成,斷言只要廢除了資本主義私有制,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人類的爭奪與貪婪就會被一種兄弟姐妹式的永久和諧狀態所徹底取代)。伊格爾頓還弄巧成拙地找出馬克思早期作品《德意志意識形態》當中的一句話,“在這樣的環境下(指窮國)進行的革命只能讓‘齷齪的老一套’再次出現”,其結果無非是物質匱乏的社會化……在這里,伊格爾頓頗為意外地承認了“爭奪”與“貪婪”乃是不變的人性,在富裕的資本主義制度中有,在物質匱乏的社會主義制度中(哪怕是正在建立新政權的無政府狀態中)同樣會有;這樣一來,伊格爾頓將一切人類罪惡全部傾倒在資本主義私有制頭上的最省力指控就露出破綻了。

破綻接踵而來,在下一頁,伊格爾頓桑巴舞步的重心忽而又轉移到了他并不利索的左腿,他突然另起一行這么寫道:“在物質貧乏的條件下并非不能建設社會主義。”天哪,馬克思原來還是錯了!讓我們繼續再往下看,“但問題是如果沒有必要的物質來源,社會主義會扭曲變形,最終變成斯大林主義……”我們終于明白了,貧窮加社會主義就是斯大林主義,那么富裕加社會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了,伊格爾頓先生是這個意思嗎?可是數十年來你始終在那里安居教學的老牌大不列顛帝國如此富裕,馬克思一百多年前就移居倫敦為你們的自由解放嘔心瀝血地撰寫《資本論》,所以我們非常好奇,為什么你們的大多數英國公民都不識貨,拒絕接受真理,不接受馬克思號召,不去剝奪剝奪者呢?地球人都知道,無產階級革命最應該發生在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當然你是識貨的,當然你幾乎就是真理的化身,這一點我們絲毫不應該懷疑)?史料顯示,馬克思在倫敦從事社會政治活動與理論寫作對19世紀中葉之后的英國政治影響并不怎么大,他好像更關心德國的無產階級運動和法國的階級斗爭,而這兩個歐洲工業國家都遠不如英國發達與富裕,這種次序顛倒到底是因為什么?據說19世紀下半葉的費邊社倒有相當大的影響,它的改良主義宗旨與調和主義政策富有成效地直接影響到了20世紀初出現的英國工黨,后者至今具有濃厚的民主社會主義色彩。當然,民主社會主義絕不能等同于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其最大的分歧也最為致命的分歧,乃水火不容的各自對于私有制的態度——前者是保護私有產權,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后者是剝奪剝奪者,消滅私有制?,F在伊格爾頓應該明白,所有的分歧,所有的對與錯,核心只在于對私有制的態度——馬克思的思想精髓是對資本主義的武器批判,即永久性的摧毀,而不是什么書面上的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文化生產的空洞批判。

《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一書的寫作者如果把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視為一塊貼有馬克思商標的經濟決定論幕布,那是再恰如其分不過的了。我們一定還記得在華爾街的那個冬季,憤怒的知識分子、不滿的白領職員和被解雇的藍領工人在這里安營扎寨,他們就地靜坐,他們彼此交談,他們安靜而有序,沒有暴力,沒有宣揚剝奪剝奪者,時光一天一天流逝,生活依然在繼續,人群漸漸散去,余下的人們則將持續的抗議活動演變為一次漫長的由各個階層的人們參與的嘉年華……與此同時,大西洋對岸倫敦,有一個叫伊格爾頓的文學教授正埋頭在燈光下撰寫一本書,這本書的書名叫《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是啊,馬克思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問題與缺陷,但是這些問題與缺陷別人也看到了,就像伊格爾頓所說的,階級和階級斗爭也不是馬克思的發明,彌爾頓、莎士比亞和伏爾泰都有類似的表達,當然還包括盧梭、羅伯斯庇爾、巴貝夫和巴枯寧。世界依然在流血,但是不再為剝奪剝奪者而流血,盡管資本主義困難重重前途艱險,這一通過積累財富并將財富予以集中進而以資本投入的方式配置資源組織生產激勵創新的人類制度發明,經過數百年的時間考驗,驚濤駭浪,至今還安然無恙……當然一直有人不這么看,他們希望看到甚至親自參與將這個被命名為資本主義的世界予以徹底毀滅的最后戰斗,也許他們是為了一個更高的善,為了一個沒有差別與等級的理想社會,為了解放全人類,但是這一崇高使命暗示了只有他們才是最優秀的人,只有他們通曉了這個世界的所有秘密,當然也包括人本身的秘密,因此就注定了這樣的解放過程將不可避免地帶有天才與群眾的不平等關系,這一不平等關系不僅作為歷史經驗和我們通過觀察就可以獲知,而且也為那些以解放為名的各種革命進程的流血教訓所不斷證實。

伊格爾頓說“馬克思是一個不屈不撓的道德家”,伊格爾頓錯了。恩格斯說“我們拒絕想把任何道德教條當做永恒的、終極的、從此不變的倫理規律強加給我們的一切無理要求”,恩格斯是有資格代表馬克思的。伊格爾頓認為“馬克思與他的猶太教傳統相一致”,伊格爾頓又錯了。1816年馬克思尚未誕生,普魯士頒布命令禁止猶太人在法學界和醫學界擔任高級職位,馬克思的父親因此成為路德新教徒,馬克思十五歲接受堅信禮一度是狂熱的基督徒他從未接受過任何猶太教育……伊格爾頓的這一類錯誤還是可以原諒的,由于他的過于淵博所以他常常會忘記某件襯衫或某條領帶放在哪只抽屜里,以至于有時候需要看懷表卻掏出了手帕。但是伊格爾頓作為一位著作等身的英國文學教授,他不應該把馬克思比喻為一個無望實現其理想的理想主義者,就像西緒弗斯——《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漢譯版第91頁有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描述的那種所有人自由的自我實現是永遠都不可能完全實現的。就像其他美好的理想一樣,它是我們的目標,但不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任務”。伊格爾頓的馬克思就這樣被西緒弗斯化了,即作為人類大多數的無產階級(現在則由一小部分西方學院左翼教授來代表)對資本主義的無限期反抗,是一種既不能成功也不能被放棄的想象性任務;而資本主義的永恒存在恰恰可以證明馬克思個人作為這一制度決不妥協的批判者的永恒生命力,他永遠在召喚我們將一塊理想主義的巨石推向山巔……難道一個世紀之后加繆的《西緒弗斯神話》隱喻了馬克思幽靈在歐洲的再一次悲壯游蕩?

該結束這篇過于漫長的書評了,僅僅為了這樣一本糟糕的書,似乎有點難以理解……為了馬克思,為了馬克思的哲學頭腦和無產階級心臟,為了馬克思的犀利、非凡與蠱惑,為了我年青時代的精神偶像,為了對一切精神偶像的祛魅,為了馬克思的懷疑一切,為了對懷疑一切的懷疑,為了我們尚未掙脫的各種鎖鏈,為了青年馬克思陳述的人權理想——與我的雖然藐視卻依然敬重的伊格爾頓教授將馬克思想象為西緒弗斯不同,我還是愿意將馬克思比喻為普羅米修斯,請允許我將馬克思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束語:

哲學并不保密。普羅米修斯的告白——總而言之,我憎恨一切神靈——就是它自己所特有的告白,就是它自己對天上地下一切不承認人的自我意識是至高神的眾神的判決。沒有人可以嘲笑它。

(作者單位:上海市作家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激情五月网|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首页|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黄视频|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aⅴ| 99精品免费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欧美日在线观看| 福利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欧美色图久久| 五月综合色婷婷|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67194亚洲无码| 啊嗯不日本网站|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av在线5g无码天天| 國產尤物AV尤物在線觀看|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日韩免费成人|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91在线播放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 日本免费精品|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亚洲第一色网站|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 亚洲二区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日本一区高清|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欧美在线黄|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国产99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国产精品第一区|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99热亚洲精品6码|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xxxxx免费视频|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