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海西州把加快農牧業發展、調整種植業結構、增加農牧民收入作為農牧工作的重點,穩定和強化各項惠農惠牧政策,大力推進農牧業產業結構和農牧區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構建特色農牧業產業體系,全州農牧業經濟呈現穩定增長態勢。
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海西州共有農牧業加工企業45家,其中培育國家、省、州級龍頭企業19家。共培育各類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712家,成員總數達34527名,帶動農牧戶30812戶;已培育省級示范合作社29個、州級示范合作社65個,成立枸杞、畜牧業和設施農業等農牧業產業協會3個。天峻縣不斷發展壯大“以草場承包經營權和牲畜人股,實行股份制經營”的“梅隴模式”,取得畜牧業增效、牧民增收的良好效益。去年8月梅隴村合作社榮獲農業部“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榮譽稱號,去年底金村各類牲畜存欄8819頭(只),69戶212名牧民人均收入達到1.6萬元,較上年增加3271元,增長25.7%,實現經濟收入翻番。梅隴村通過種羊選育和“五統一分”管理(統一輪牧、統一配種、統一育肥、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分群養殖),有效轉變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達到集約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實行按股分紅,實現分配方式轉變。采取用工按勞取酬、利潤按股分紅為主的分配模式,分配方式由單純按勞分配向勞動、草場、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轉變,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梅隴村已基本實現整體脫貧。烏蘭縣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培育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重點發展特色農畜產品種養殖及加工銷售,積極推動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全縣共成立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94家(擁有注冊商標的合作社4個),入社成員6859人,注冊資金1.1億元,輻射帶動農牧戶4495戶,戶均年增收1800元。枸杞、馬鈴薯、油菜、蔬菜、飼草料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58.3%。根據市場需求和農民工意愿,先后舉辦挖掘機、刺繡、計算機等專業技術培訓,累計培訓570人(次),培訓合格率達95%,就業率達到90%。
畜牧業生產平穩發展。全地區草食畜存欄330.18萬頭(只),育活各類仔畜114.5萬頭(只),增長3.3%,仔畜成活率91.44%。德令哈以推進畜牧業“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為總體思路,以提高養殖業效益、增加農牧民收入為目標,積極推進全市畜牧業持續健康平穩發展。年內計劃完成母犏牛存欄4300頭、柴達木三元雜交牛存欄400頭,人工授精3500頭,繁育犏牛母牛2000頭,完成母牦牛人工授精及自然交配1000頭,種植飼草1.35萬畝,其中紫花苜蓿1萬畝、青貯玉米3500畝。烏蘭縣按照“基地化養殖,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的要求,建成三元牛、毛驢、家禽、奶牛養殖和仔豬繁育5個基地,三元牛養殖規模達500頭,毛驢養殖規模達300頭,家禽養殖規模達6萬羽,奶牛養殖規模達300頭,仔豬養殖規模達3000頭。
特色農牧產業穩步發展。都蘭縣諾木洪枸杞交易市場主體工程已完成,德令哈市枸杞交易市場已開工建設。有機枸杞基地達到3.47萬畝。300多項農殘指標達到歐盟有機標準,全面啟動德令哈、都蘭示范園建設,采取“三制、三協議”措施,兩個園區年內入駐企業9家,投入資金將達10.37億元;新增母犏牛1158頭,共存欄6227頭,已生產牛犢624頭。種植飼草料49008畝,其中紫花苜蓿27245畝、青貯玉米8487畝、燕麥及其它牧草13276畝。加快3個柴達木三元雜交牛育肥基地建設;組建成立養驢專業合作社8個,建成德令哈、都蘭、烏蘭養驢指導站,存欄野血驢2420頭;開工建設3000棟冬暖式日光溫室,其中733棟完成墻體建設。2012年,格爾木市為增強柴達木枸杞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與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簽署共建出口枸杞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級)合作協議,已建成標準化生產基地6000畝,今年出口規模有望達300噸。目前,格爾木已建成枸杞出口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6000畝,今年出口規模有望達到300噸。
城鄉一體化較快發展。全州共落實各類資金4.72億元,新建房屋1630戶、改建房屋284戶、圍墻25.21萬米、大門1522座,新建廣場19處4.04萬平方米、雜物堆放活動板房17間、公廁14座,新建蓄水池7座,改造給水管道3500米、供暖主管道1368米、防洪排堿排水溝47公里,地面硬化12296平方米,鋪設方磚3099.5平方米,澆筑籃球場混凝土地基400平方米。
多渠道爭取農牧區發展資金。全州落實各類農口項目153個,落實各類資金19.43億元,用于實施全州農牧業產業、基礎設施、整村推進、易地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其中,續建項目74項,落實項目資金7.88億元;新建項目79項,落實項目資金11.55億元。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改善全州農牧區基礎設施條件,推進農牧產業化發展。
農牧民現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上半年,農牧民人均現金收入3299元,同比增長16.4%。分地區看,除都蘭縣和茫崖行委外,格爾木市、德令哈市、烏蘭縣、天峻縣、大柴旦行委都達到了兩位數增長。增速分別為19.6%、17.2%、16.5%、18.1%、17.5%,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同時,全州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979.45萬元,同比增長4.51%。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5146.93萬元,同比增長4.49%。其中,農業增加值903.06萬元,同比增長2.68%;牧業增加值13121.27萬元,同比增長4.56%;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122.6萬元,同比增長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