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級地方政府都積極參與到招商引資工作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促進作用。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都設立了專門的招商引資組織機構,積極對外進行宣傳、推介、招商。同時,為了能夠獲得更多更廣泛的投資商前來投資,都出臺了許多寬松的投資政策,采取“走出去”、“一對一”、“點對點”等渠道,把優秀客戶引進來,增加地方政府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商,促進了地方經濟快速發展。但在招商引資工作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采取解決這些問題,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對招商引資工作的指導作用,是現階段應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政府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 政府在招商引資工作中仍存在制度缺陷。由于招商引資制度的問題,使得政府在具體的招商引資過程中,不能夠把具體的招商引資工作運用到實踐中。只有在完善的制度條件下,才能把投資的事做好,制度要盡量的做到細節化、具體化,才能夠解決在實際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只有做好細節才能夠把再大再難的問題都解決好,實現真正的招商引資,使投資具有實際意義。招商引資制度是為了政府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通過利用本地各類優勢資源吸引外來投資,實現政府與投資企業的利益雙贏。同時招商引資制度的完善也是為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避免無謂的資源浪費。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優勢資源發展經濟,實現社會資源綜合利用和經濟效益最大化是政府部門招商引資工作的主要任務。
2 政府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隨意性。經濟的發展,使得各地政府都積極參與到招商引資工作中來,運用招商引資獲得更多更大的經濟效益,以此來完成規定的投資任務。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的隨意性是政府部門為了招商引資工作而工作,而忽視了地方自身的特點與特色,有些地方將年度需要完成的招商引資任務分配到一些非政府部門的單位,將招商引資作為對單位業績的考核,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帶來了許多問題和麻煩。部分政府為了短期完成招商引資工作,只是在自己任期范圍內推行招商引資工作,沒有考慮到以后這樣的招商引資會對未來發展帶來的影響,偏離了長期發展的公共利益,對地區經濟收益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更容易破壞市場秩序。
3 政府部門缺乏對招商引資投資企業的量化考核。有些政府部門為了完成招商引資工作,對前來投資的企業無任何考核制度,對引進的項目也是毫不知情,會造成一些企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延誤了施工的接近度,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占據了國家大量的土地資源,給招商引資當地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引進的部分企業由于沒有完善的制度考核管理體系,以及先進的科學技術,沒有任何科技含量的項目,不僅不會給當地帶來財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反而會阻礙當地經濟的發展。這樣就造成資金、土地及特色資源的流失,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損失。
4 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更多的是體現了主體者,出現專制的傾向。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為了完成規定的任務,而采取各種各樣的招商引資方式活動,這些活動會花掉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有些政府部門就會隨意動用公款,造成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的效益比較低,成本升高,雙向損失。甚至有的政府為了完成招商引資工作目標任務,就隨意外加一些優惠政策,有些政策甚至是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暗地里給投資企業一些補貼,以犧牲更多的資源和環境作為代價。目前,無論是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經濟欠發達地區,都為了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大量地搞一些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等,有一些地區搞的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存在魚龍混雜,沒有特色,沒有主導產業,占據了大量的土地,浪費了大量的資源。
二、政府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應對措施
1 加強招商引資的組織領導。政府應該針對招商引資工作組織專門機構,對投資企業進行考核,有統一的組織領導,完善招商引資一系列制度:進一步解放思想,重新定位現代經濟形式下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的職能,扮演經濟管理者的角色。地方政府應該正確地使用權利和職能,發揮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才能夠使得招商引資得到有效實施,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最優化;對招商引資職能進行具體調整,對經濟工作目標進行監管和管理,優化招商引資環境,為招商引資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同時,對招商引資的組織領導要進行優化組合,組織有實踐經驗團隊作好招商引資工作,作好招商引資指導服務工作。
2 政府和投資企業都應該要注意名利均等。政府和投資企業的目標都是追求效益、謀求發展,雙方都在招商引資中發揮各自的作用。投資方常常把利益作為第一目的,其最為看重的就是利益和投資服務,一切都是以利益作為出發點:投資不僅僅只是看到投資環境寬松,更主要的是看到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廉價、產業配套力強、要素成本偏低等因素。因此,政府在具體的招商引資政策制定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產業政策及環保政策,以及地方的小策略,不能只一味地追求利益,從而忽視了對資源和環境的破壞。制定的政策應該有一定的執行力,對于促進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應該進行詳細地規劃,要制定既要促進企業發展和本地經濟發展的政策,還要充分考慮優惠政策的是否符合國家政策,對于一些不該優惠的政策不能隨意放寬,要對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為民謀福利方面認真負責。如果出現了不擇手段搞“利益至上”和重政績、重稅收、重GDP等應該堅決制止。
3 政府應制定促進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優化投資環境。對于一個投資商來說,政府的優惠政策以及投資環境都非常重要,甚至當地的投資環境比優惠政策還要重要。隨著時間的不斷推進,經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各個地方政府出臺的一些優惠政策,對于以往的投資商來說獲悉已經沒有了多大的意義,就要求政府要站在新的經濟形勢下,著眼于未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如土地資源、特色資源、人文環境等方面的優勢,制定即符合當地經濟發展又能促進招商引資工作的優惠政策,使外來投資企業感覺到投資地有較好的發展空間。同時,寬松、公平、優化的投資環境也是投資企業重要的考慮因素。投資環境包括很多方面:一是投資企業看重的是當地政府部門為招商引資企業提供的融資平臺、優惠政策、投資服務、信息共享等方面;二是基礎設施是否完善,比如投資企業必須的硬件設施,水、電、氣、交通、物流等;三是政府應該積極組織招商引資活動強化投資環境,為招商引資提供優質的投資環境。
4 努力解決在招商引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政府在投資商與土地的征收和使用方面是關鍵的橋梁,是疏通雙方的紐帶。政府除了為投資商提供和營造優良、便捷的環境外,還應該努力解決好招商引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到全心全意為在投資企業服務、解決投資企業的后顧之憂和招商引資企業健康發展上多做工作,使招商引資服務工作做到優質、高效。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繁榮當地經濟,增強地區的經濟實力,為廣大勞動者提供就業崗位,提高勞動者收入,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構建和諧社會。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政府應牢牢把握工作原則,充分掌握監督權和管理權,采用相互監管的體制,維護好市場秩序,合理運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引導、保障招商引資項目企業健康發展,真正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解決好投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是每個政府部門都應該做好的一項重點工作,只有讓投資企業意識到投資有回報、安全有保障,放心大膽地進行投資興業,才使當地社會經濟形成良好的循環。
5 政府應提高招商引資過程中的服務質量。政府要積極為投資商在土地征收、土地使用、占用土地審批、資源實現共享方面做好協調服務工作,提高服務質量,打造公平的投資環境。政府與投資企業應該交換意見,相互理解,雙方都要為各自的利益提供相互服務。招商引資工作應該在政府所規定的制度范圍內,各級政府部門要為招商引資的開發工作開綠燈,做好服務,堅決杜絕管理部門在土地的辦證審批、協調服務中進行變相收費,間接地或者直接地收受好處費。同時,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管理,營造一種和諧的投資氛圍,使投資商能夠放心安穩地進行項目投資建設,實現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雙贏。
三、總結
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對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經濟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在具體的招商引資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在招商引資的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不完善,對招商引資工作帶來潛在的隱患,這些隱患和風險可能會造成政府協調不力或企業投資失敗等嚴重后果,同時也可能造成資源浪費、資金流失等不可挽回的損失。現階段政府工作應盡量尋求職能轉變,結構調整、優化職能,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完善制度,對招商引資工作進行宏觀調控,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招商引資工作,充分發揮政府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努力提高當地社會經濟實力。
參考文獻:
[1]馬文駿,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經濟分析與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04
[2]周政芳,黑龍江省招商引資效益評價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6
[3]姜治國,曹雪松,政府在招商引資中應注意的幾個環節[A],2003年度,哈爾濱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統獲獎優秀理論文章調研成果選編論文集[C]2004
[4]李逸豐,論地方招商引資政策的定位和決策[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
[5]黃曉芳,招商引資從量向質轉變[N],經濟日報。2005
(作者單位:青海省海西州經濟協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