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建設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是黑龍江省建設“八大經濟區”戰略構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黑龍江省實現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經濟強省的轉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對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進行現狀分析和SWOT分析,全方位剖析了黑龍江省旅游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并從交通體系、旅游綜合服務、特色產品開發以及保障體系四個角度,對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的建設提出若干具體措施。
關鍵詞:黑龍江??;旅游開發區;SWOT分析;旅游服務;產品創新
中圖分類號:F590.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2-0087-02
黑龍江省位于我國地理位置的最北端,夏季短而涼爽,冬季長而寒冷,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氨眹L光特色旅游開發區”作為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大經濟區”之一(以下簡稱為“旅游開發區”),在全省范圍內規劃了哈爾濱冰城夏都旅游區、五大連池旅游度假區、鏡泊湖渤海國旅游集合區、小興安嶺森林旅游度假集合區、神州北極旅游度假區、扎龍濕地生態旅游區、興凱湖旅游度假集合區、大慶溫泉旅游度假區、撫遠華夏東極旅游區和鶴崗黑龍江界江旅游集合區等旅游開發 “十大極核”,并試圖經過3—5年的努力,把旅游業發展建設成為黑龍江省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將黑龍江省塑造成為旅游形象鮮明,空間發展格局科學合理,“十大極核”帶動作用顯著,冰雪旅游、生態旅游、邊境旅游三大旅游產品基本成型的全國旅游快速發展區域,積極引領和推動黑龍江省實現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經濟強省的轉變[1]。
一、黑龍江省旅游業發展現狀
根據《2011年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黑龍江省旅游業發展迅速,旅游總收入突破千億元。2011年,共接待國內、外旅游者20 443.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8.8%;實現旅游業總收入1 091.5億元,增長23.5%。其中,接待國內旅游人數20 236.9萬人次,增長28.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 031.9億元,增長24.1%;接待國際旅游人數206.5萬人次,增長19.8%;實現國際旅游外匯收入9.2億美元,增長20.3%。黑龍江省國際、國內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均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如圖1-1、1-2所示:
二、旅游開發區建設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是通過對被分析對象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遇(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等因素加以綜合分析與評估并得出結論,同時通過調整資源配置等手段,保障被分析對象達到所要實現目標的一種戰略分析方法。充分運用SWOT分析法,有利于黑龍江省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的發展戰略的定位和旅游“極核”的發展建設,有利于促進“保增長、擴內需”戰略的實施,有利于加快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并能夠充分塑造和展示地方形象,推動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最終實現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黑龍江省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的SWOT分析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優勢分析(strengths)。黑龍江省旅游開發區發展的優勢包括:一是地理區位優勢。黑龍江省地處東北亞地區的中心,經貿和文化交流便利,同時擁有中國的“最北極”和“最東極”,與俄羅斯邊境線長達2981公里,具有獨特的氣候特征和異國風情特色[2]。二是自然資源優勢。黑龍江省冬季可長達5—6個月,擁有豐富的冰雪資源和冰雪人文景觀,其冰雪文化世界矚目,同時黑龍江省擁有廣大的原始森林和湖泊濕地,其生態資源豐富多樣,具有獨特的避暑資源優勢。三是文化資源優勢。黑龍江省分布有赫哲、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少數民族,其民族文化異彩紛呈,獨具北國特色,同時,大慶、北大荒等地區也凸顯出獨特的化資源優勢。
2.劣勢分析(weaknesses)。黑龍江省旅游開發區發展的劣勢包括:一是旅游管理體制不順暢,主要表現在旅游政策扶持可操作性不強、旅游業行政管理多極化等方面;二是旅游項目開發不合理,主要體現在旅游發展的增長極單一、各地區旅游產品差異化程度不明顯,缺乏旅游精品等方面;三是旅游支持保障體系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交通發展存在瓶頸、旅游信息化程度不高、專業人才匱乏等方面。
3.機遇分析(opportunities)。黑龍江省旅游開發區發展的機遇包括:一是東北亞地區合作進程加快。國際上表現為東北亞地區高級別、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國內表現為我國東北區域旅游的合作機制正逐步建立,為旅游資源的整合、優勢互補和產業聯動夯實了基礎。二是政府部門對旅游業發展的重視,主要表現為針對黑龍江省旅游業發展的政策傾斜和科學謀劃,以及現代交通網絡建設的加快推進,為加速客源集散、提高旅游吸引力奠定了基礎。三是國內外旅游業發展的良好形勢。2009年,國家公安部、國家監察部、國家旅游局聯合下發了《關于批準黑河牡丹江丹東崇左市開展邊境旅游異地辦證試點工作的通知》,允許黑河市、綏芬河市、東寧縣開展了赴俄邊境旅游異地辦證,極大地促進省內及國內赴俄旅游。此外,2008年中俄劃界工作全部完成,對兩國開展邊境旅游合作十分有利[3]。
4.威脅分析(threats)。黑龍江省旅游開發區發展的威脅和挑戰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地區間競爭日趨激烈。黑龍江省旅游資源主要側重于冰雪旅游和邊境風情旅游。在冰雪旅游方面,吉林、遼寧等東北省份在旅游產品的開發上具有較大的同質性和相似性,其他省份的室內冰雪旅游項目也日漸發展,導致部分旅游者的分流;邊境風情旅游則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以及出入境標準的規范化,對黑龍江省相關旅游項目帶來的沖擊日益嚴重。同時,旅游形式的多樣化、旅游營銷的專業化對黑龍江省旅游行業的發展也帶來不小的威脅。
第二,開發資金和專業人才的缺位。黑龍江省位于我國東北邊陲,對資金和人才的吸引力相對薄弱,加之山區和林區的交通發展滯后,更是限制了旅游項目的招商引資和旅游專業人才的引進。目前黑龍江省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旅游資金和人才的引進機制,直接導致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開發的資金和智力支持力量薄弱,給旅游的長遠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第三,旅游資源的發展和保護存在矛盾。目前黑龍江省大部分林區仍保留著原生態狀態,這種原生態也正是旅游者所追求的,而景區的開發勢必會對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和破壞。同時,游客數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壓力也是黑龍江省旅游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違背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旅游業是不可能長久的。
三、建設旅游開發區的具體措施
1.構建暢通的旅游交通網絡,加強旅游交通體系的立體化建設。陸路方面,一是要進一步推動跨國鐵路、出境鐵路、城際鐵路及高速旅游客運專線等項目的建設,二是要強化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等核心城市的樞紐功能,有效提升公路等級。水路方面,一是要建設黑龍江、烏蘇里江、嫩江、松花江河段水上觀光航線,二是要加強碼頭和游船建設。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核心樞紐功能,加快支線機場的建設,并有針對性的開通省外旅游航線。
2.構建旅游綜合服務平臺,提升提高旅游信息服務水平。一方面,要根據旅游景區的級別,科學合理地構建旅游服務中心網絡,同時,加強旅游系統監管,維護旅游市場秩序;另一方面,要完善賓館飯店的產品和接待體系,提高旅游飯店經營管理水平,同時,著力提升旅行社行業的素質,加快現代化技術在旅行社行業的應用。
3.加強對旅游特色紀念品的創新,完善旅游產品營銷市場。黑龍江省旅游特色產品的開發方向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旅游商品紀念品的開發和營銷,包括民族民俗特色系列、異域風情特色系列、土特產品系列等;二是對特色餐飲和文娛活動的營銷,其中,餐飲行業應側重對俄式和少數民族餐飲以及山珍野味系列飲食的創新和營銷,旅游文娛活動則可推出具有歐陸風情和民族風情的大型表演,以及在風景區的實景演出。
4.進一步完善旅游開發區發展的保障體系。完善保障體系,一是要理順行政管理體制,積極發揮各級政府的領導和宏觀協調作用,形成旅游區建設合力;二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創造良好的旅游投資環境,鼓勵旅游企業的集團化發展;三是拓展旅游融資渠道,全方位吸納外資民資,并進一步加強旅游企業與商業銀行的溝通合作;四是制訂《黑龍江省旅游業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加強旅游人才的引進、培養和獎勵,同時,搭建旅游人才交流平臺,為建設旅游經濟大省提供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
[1] 王克俊,朱廣威.學習 借鑒 合作——駐豫全國政協委員赴黑龍江考察紀述[J].協商論壇,2010,(8):13-15.
[2] 楊銘鐸.構建黑龍江省旅游文化圈的戰略思考[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12-115.
[3] 李日欣.黑龍江省對俄邊境旅游發展對策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7):4-5.[責任編輯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