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話題到哪兒都是熱點。“諸位對‘國五條’怎么看?”街頭巷尾,人們都很關注。
我以為,長期以來,樓市調控的著力點主要放在增量房上,限購、限貸、限價這些政策性的調控措施,都是指向新購住房的,這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但其效果有限,到目前為止,從總體上來看房價不降反升,很難實現讓老百姓都能買賣得起房的期望。
我認為,如果將樓市調控的著力點轉向存量房,房產市場釋放出來的有效需求也許會更大一些。因為在實行限購、限貸之前,有些人已經購買了多套房產,囤積在手中讓其“升值”,這在很大程度上占有了房產資源,抑制了房產市場的有效供給,而“雙限”政策只能“毖后”不能“懲前”,也就使得這一部分潛在的有效需求難以釋放出來。
如果SOHO中國老總潘石屹關于推動全國住房信息聯網的建議,能夠盡快付諸實施,那些擁有多套住房者就會因為“全面開征房產稅”而坐不住、吃不香了,就會迅速將其名下的房產出手變賣。這樣就會將實行“雙限”政策調控之前的投資投機性購房、一些來路不正當的存量房“逼”出來,從而促使房價下跌以至回歸合理價位運行。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在2014年6月底前出臺不動產登記條例,這意味著實行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將漸行漸近,也將為全面開征房產稅、推行官員財產公示創造了前提條件,樓市調控手段也將會由政策性調控轉向法制化調控,實現將著力點由增量房向存量房的轉移,這更符合市場經濟運行的法則。
(責編:蕭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