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慶,春節已經延續了幾千年。貼春聯、放鞭炮、放花燈、舞龍舞獅等傳統習俗,現如今深深地打上了春節的文化符碼。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多過年風物隨著社會的變更而衰落,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年味兒淡了,人情味兒、幸福感也在弱化,春節逐漸變成了打牌吃喝的代名詞。
此時,一些新潮的家庭開始尋求新的過年形式,如利用春節假期出境游;也有專家喊出了拯救春節、保衛春節的口號,將其上升到保衛文化遺產的高度;更有一些景區利用傳統年俗,嘗試發展年俗旅游,將其打造成喜聞樂見的旅游產品,傳承和發展年文化。
如何拯救春節,尋回年味兒?新年伊始,本期“專題策劃”和“1+6議事廳”將針對中國最富有傳統意義的春節,在展示各地不同特色的過年習俗,追溯百年春節記憶,并對比澳大利亞、美國等地唐人銜如何過大年的同時,討論如何發展年俗旅游,以期共同喚起國人對根、對家、對團圓的關注,讓我們的春節旅游變得更有趣、更深刻、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