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過之后才發現,其實真正的漂亮就是行走的過程。
不惑之年的男人,性格大都被磨礪得不露鋒芒,但銳氣依舊的郭健走過喀納斯后,再也沒能停住行走的腳步。遠方于他,是誘惑,是挑戰,更是釋放。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那些活躍在繁華都市里各階層的“老驢”們,平日里“身在曹營心在漢”,雖無數次地憧憬遠方,無數次地壓抑住內心的沖動,但更多的還是繼續徘徊在都市叢林中。南京的郭健也經歷過這一切,不同的是他最終沖破了世俗的藩籬,在行走中覓得了生命的樂趣。
出發,說走就走
“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我有這雙腿,我有這千山和萬水?!甭犞藿〉倪@首《假行僧》,郭健在思考,自己的行走究竟什么時候開始。
郭健從學生時代便幻想有一天能背個行囊,四處行走,去感受祖國的壯麗山河,體驗人在旅途的感覺。郭健受從事森林勘察工作的母親影響很深,至今,他還留存著母親曾用過的一個泛黃的帆布背包和一把防身用的刀。
大學畢業后,郭健在一家商業地產公司擔任資深工程師,一直被學業、工作、家庭纏繞,他只能放下心中那份對自由的向往。直到2012年9月8日,已經不惑的郭健終于不再彷徨,背起了行囊行走在路上。
“說實在的,這次徒步是沒有任何計劃的,沒有特別地做行程線路規劃,當時我就想到新疆去,實現心中的一個夢想。具體怎么走,沒想過,先走了再說吧!這一路就這樣走過來了?!惫≌f到他走上自由行的原因是這樣地輕描淡寫,但20天的旅程卻不似他說的那般輕松。
郭健一行4人從南京自駕6天到達新疆烏魯木齊,沿途經過鄭州-洛陽-西安-蘭州-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哈密-吐魯番,全程約4000余公里。到達新疆烏魯木齊后,他們參加了當地人組織的徒步行,沿石河子-克拉瑪依-布爾津-賈登裕-禾木-黑湖……歷時14天,吃盡苦頭、鬧盡笑話、歷經險阻,終于到達了最初的夢想之地——喀納斯。
把車拋在路上
在行走中,讓郭健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油荒。開車從蘭州出去,第一次這么長途的自駕,沒有經驗,他們不知道大石嘴冬季會有柴油荒,沿途看到了很多因為沒油而拋錨的車子。在離張掖還有70公里的時候,車已經亮黃燈了,油快見底了,大概只能滑行50公里的樣子。那時他焦慮、緊張,心想在荒山野嶺,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沒油真的不堪設想。
一路上看不到車,看不到人,偶爾來一個大貨車、大卡車,郭健就跑上前去問,“師傅啊,能不能給點油?。俊睘榱俗屲囎幽芡懊媾艿每煲稽c,隨行幾個人甚至在車子里前仰后合地擺動身體。最后,他們終于在高架橋附近找到了救命稻草——一家加油站。
油荒只是一路艱辛的縮影,在這趟自駕路上,郭健還曾目睹了三場極其慘烈的交通事故。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地到達新疆烏魯木齊,為了接下來的行走沒有牽絆,郭健灑脫地把車送給了當地人。緊接著,郭健開始了新的行走——徒步穿越新疆北疆,目的地是喀納斯。
郭健回憶說,初到新疆,對新疆的印象還停留在概念上,對這種徒步走的運動形式也是完全陌生,當時大雪快要封山了,車走不了,除了徒步走沒有別的辦法,所以他這段行走也有了“說走就走”的輕狂。
因為沒有經驗,郭健出行帶的帳篷睡袋都是平時去公園露營用的,到新疆完全沒有用,帳篷睡袋都是單層,完全不能防風防寒,晚上特別冷?!澳愫茈y想象,在零下幾度的夜里,我們幾個瑟瑟發抖的樣子”?;貞浧疬@些艱辛,此刻的郭健語氣中充滿了輕松。
“有時候我們為了早點兒到達目的地,只顧趕路,冷落了一路的風景。其實,如果你慢下來細細體會,會收獲更多?!惫∫恍腥俗咴谛陆Z登裕附近人煙稀少的山里,突然看到一個駝隊經過,他們便興奮地跑上前去問路。駝隊的人們非常友好,他們告訴郭健,駱駝身上運的都是他們去山里放牧用的全部家當。
隨著四季的變遷,草場會轉移,牧民們會趕著牛羊,牽著駱駝,帶著全部的家當在馬背上遷徙。當地牧民們不停地從夏季牧場到秋季牧場,再從秋季牧場到冬季牧場,跋涉數十公里到數百公里?!D場’是新疆一道獨特的風景,是新疆人對先輩留下來的生活方式的守護,也是新疆牧民的一種文化?!拔矣X得轉場就像人生的旅行,出發和結束就是一個圓。一年一年周而復始,我深深地感嘆牧民們在艱辛的生活面前的勤勞和樂觀精神?!?/p>
如今,郭健對自己拍攝的每張照片都如數家珍。他一步步走下的路,區別于以前乘坐旅游公司的大巴士過山車似的賞風景。那一張張照片背后的故事,給予了他許多次心靈沖擊,就像人家說的,是“身在地獄人在天堂”的感受。
只有那些堅持用生命行走的人,才會對生活有更為深刻的體驗。郭健回來以后就發現自己停不下來了,“前陣子剛去了一次江西,經歷了一次非常辛苦的拉練,今年準備去一趟西藏”。
武功山上共患生死
去江西武功山,郭健要挑戰25個山頭。最后在還剩下3個山頭的時候,很多人的體力已嚴重透支,背的水也所剩無幾。這時天還下起了雨,接著就開始起霧,5米外看不見任何東西,溫度劇降,方向全失。
同行10幾個驢友,郭健走在最后,“我們前面有2個女孩已經崩潰了,身心的崩潰,她倆一直說‘不走了,不走了……’我們得拖著她們走,堅決不能讓她們單獨留下,不然會有很大危險。其實我那時候也臨近極限,下雨后泥地加枯草很滑,上山很困難?!?/p>
這讓郭健想起北京2個“驢友”徒步靈山時不幸遇難的事情,他們就是精神體力崩潰后遇難的。如果以生命為代價,也便失去了旅行的意義。雖然這正是這項運動挑戰極限的魅力所在,但還是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如果失去生命,怎么能行走得更遠呢?
“但我會一直走下去?!惫≡谕讲轿涔ι胶?,收獲頗多?!捌鋵嵖梢园堰@一座座山比作困難,在山頂上‘欲與天公試比高’、‘一覽眾山小’,那種心情真的是暢快淋漓!”
徒步過程中,在食物短缺又有危險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很容易拉近距離。郭健一輩子都忘不了那些共患生死的朋友?!霸谕讲降俏涔ι降牡诙?,我走在后面,引導一個新人前行,那時我的衣服里外全濕,導致胃部受寒,7點多走到營地時,吃的全都吐光,有人就趕緊燒姜湯驅寒,這讓旅行多了溫暖的色彩?!?/p>
行走,讓心靜下來
回來后的郭健,安靜地在單位值班,沒有往常加班的焦躁,言語交談中透露出一種淡然,一種自如。所有的艱辛和苦難,換來了此刻心靈的洗禮和凈化。
“行走之前,我一直處于緊張的狀態?,F實生活里,我就是一個典型的現代‘房奴’‘孩兒奴’‘車奴’,腦袋里充斥著生活的瑣碎。不惑之年,能有這場沖動的旅行,一路走過來,我明白了很多。現在我的感覺末梢發達了,能感受到生活中的諸多美好,并且懂得了珍惜?!?/p>
其實生活的好壞源自人的心胸,經過這次長途跋涉,郭健感覺自己對名利淡泊了,少了幾許私心雜念,放寬了眼界,當再次面對生活瑣事的時候,他發現它們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完全不必太計較。
或許就像郭健的化名“麥田守望”那樣,他一直耕耘在自己的“麥田”里,一路行走,一路體驗,獲得了人生的饋贈。“我一直留了個地方去守望一份希望,有了希望就會有動力,這說明我還沒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