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央領導帶頭轉變作風,專門制定頒布了改作風的八項規定,并身體力行,各地方部門官員認真學習貫徹,頓時全國上下文風、會風、作風煥然一新。
兩會召開之際,形式主義的東西刪繁就簡,“儉” 字當頭做表率。不擺鮮花,不掛橫幅,不辟代表專線,工作報告短了,空話套話少了,代表們可以把關注的重點從一些繁文縟節中解放出來,專心致志提案議案。
轉會風,是一個好現象,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政府財政開支,減少鋪張浪費。但我以為,僅僅把會議的重點放在如何“節儉”上,還遠遠不夠。
兩會召開的意義在于通過兩會代表把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黨中央。因此,兩會上,代表們的神圣使命在于將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難題提出來,然后群策群力研究解決方案。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提出問題,站在惠及最廣大民眾的角度解決問題,讓百姓擺脫困境,進入佳境。為納稅人省錢,百姓自然高興,但是只省錢,不解決問題,百姓同樣不領情。
所以,兩會代表“儉”字上做表率重要,“實心”為群眾解決問題更重要;“實干”讓百姓得到實惠,是民之所愿,民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