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泰和縣農業局87歲高齡的退休干部曾泰的養生之道與眾不同,他歸結為三句話:嚴格食物搭配、促使營養均衡、確保健康長壽。
曾泰年輕時一直比較瘦弱,加之不懂養生之道,飲食上總是胡吃亂吃。后來在 “文革”中又遭受迫害,身體受到嚴重摧殘:失眠、盜汗、便秘、前列腺增生、肝膽腎結石、支氣管擴張、胸腹水腫,從頭到腳都是病。
1987年7月曾泰退休后,開始學習保健養生知識。1999年,他從一本雜志上看到江西醫學院一教授的撰文:“我今年88歲,五十余年間身上動過3次手術,但只要飲食搭配好,使體內能分泌150種荷爾蒙素,比吃任何藥物都強,從六七十歲服起可以多活20年。”這些話對曾泰觸動很大。
但飲食究竟如何搭配呢?2005年,曾泰又在新華書店買了一本英國最佳營養協會推薦的最佳營養學實用指南《營養圣經》一書(作者帕特里克·霍爾福德曾獲諾貝爾獎)。經過幾年細心研讀,曾泰終于參透了該書提出的一個科學論斷:“飲食造就人本身”,也就是保持食物全面營養供給細胞才有活力,細胞強盛就能分裂,分裂越多,生命越長,人體就能穩衡健在。
根據上述科學論斷,曾泰在日常飲食上把握以下幾點:
一、明確酸堿性食物。豬、牛、羊、狗、雞、鴨、鵝、魚、蛋、糯米丸等都屬酸性。花生、豆類、蔬菜、紫菜、黑木耳等屬堿性。
二、明確各種食物熱卡的含量。例如:瘦豬肉每百克含270卡,蛋每百克含80卡,糯米丸每百克含330卡;花生每百克含285卡,黃豆每百克含321卡。
三、弄清膽固醇含量。膽固醇高的主要是動物類食物。以100克含毫克計,瘦豬肉60,豬排骨105~146,牛肉58~106,山羊肉460,草魚85,鯽魚90,墨魚226~348,雞腿162,雞蛋(個)585;動物內臟膽固醇普遍都高。曾泰每天攝入標量300毫克,最多不超過1000毫克。
四、掌握食材配料的日標量。曾泰確定的日標量能量熱卡為1100~1200卡。其中酸性食物500卡,堿性食物600卡。
在把握上述要點的基礎上,曾泰根據自己牙齒部分脫落,不便嚼碎磨爛的情況,開始將食材曬干碾成粉,煮后服用。后又考慮到食材碾成粉后,破壞了營養成分,沒有活性,就買了一臺小型手搖絞肉機,將新鮮食材絞爛再煮,添加油鹽后吃,每日3大碗,每餐1碗。有時早上吃清湯餛飩,要加點蔬菜類食材;吃面條要加一個雞蛋,以保持營養均衡,酸堿度平衡。
從1999年至今14年來,曾泰就是這樣癡迷于食物營養調理的養生方法,收獲了強健的體魄。2012年5月,曾泰被縣農業局老年體協分會推薦為健康老人,他的體檢顯示:血壓、血脂、血糖、血液、尿酸、胸透、心電圖等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他自己常說的一句話是:“老病消,新病無。14年來從未感冒過。”現在他除了日常生活完全自理外,還經常去江河、庫塘釣魚。
經過不懈努力,2012年底,曾泰結合自己多年的養生經驗,精心編撰了兩本民間出版物,《飲食造就人生》和《后半生保健須知》,希望與老年朋友們共享。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