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底,年過五旬的沈淑萍拿到了來自北戴河人民醫院的賠償,但她沒有多少喜悅。她說:“一場官司,打了13年。我告贏了,但我爸不能復生;因為打官司,我忽略了對我媽的照顧。我不應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打官司上,我應該好好照顧媽媽。現在我才悟出這個道理,太遲了。”
父親死在自己工作的醫院
1999年9月23日,76歲的沈明在秦皇島市北戴河人民醫院病逝。沈明是10天前因為哮喘入院治療的。他退休前是這家醫院的領導,女兒沈淑萍也在該院當護士長,父親住院時她正好在分院值班,但她怎么也沒想到病情本來不重的父親居然會突然離世。沈淑萍心生疑惑,向家人詢問診療過程后,直接復印了父親的病歷,病歷顯示,沈明去世當夜,醫護人員并沒有查房記錄,與一級護理要求不符。
作為醫務工作者,沈淑萍面對的,一邊是自己的同事和領導,一邊則是自己的父親和家人,她最初希望院方能積極調查,拿出一份令人信服的結論,還父親一個公道,給家人一個說法。但是,年逾七旬的母親幾次到醫院詢問進展,卻沒有任何答復。院方以醫生在診治和搶救過程中不存在過錯為由,希望沈淑萍放棄討要說法的舉動。
“看著年邁的母親在醫院孤立無援,我心里非常難受。”沈淑萍說,在這種情況下,她還是盡量克制自己的情緒,配合家人將父親的遺體火化、安葬。但是,讓她沒想到的是,醫院的工會也跟著“消失”了,“不僅沒有送一個花圈,甚至連句安慰的話都沒有”。院方的“冷漠”和“躲避”,最終讓沈淑萍坐不住了。在等候了一個多月后,沈淑萍定用法律為亡父討回一個公道。為此她向當地有關衛生部門申請進行醫療鑒定。
2001年7月7日,在北戴河區衛生局做醫療鑒定時,沈淑萍卻發現此次主持醫療鑒定的竟是北戴河醫院主要負責人的親戚。沈家不服,當即又向秦皇島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醫療鑒定。2001年7月20日,秦皇島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又向死者家屬下發了“不構成醫療事故”的通知書,但對方在此份通知書中又承認:“北戴河醫院在治療搶救病人以及病歷記載過程中確實存在不足。”沈家人不甘心,他們又向省級有關部門申請做醫療鑒定,同時以醫療損害賠償提起訴訟。
2001年,沈明的老伴王桂梅和長子沈永平、女兒沈淑萍等5名原告,以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為由,將北戴河人民醫院推上被告席,要求法院責令被告賠償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撫養費、喪葬費、鑒定費等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賠償金共計人民幣26萬余元。
2002年10月28日,北戴河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為,秦皇島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及該委員會對本院的質詢函的復函,證明患者在接受被告治療過程中,院方的治療未違反診療原則,雖然在治療、搶救以及病歷記載中存在不足,但該不足不屬于過錯或過失的范疇,與患者的死亡無因果關系。且原告缺乏充分的證據。據此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沈家人不服一審判決,當即向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2003年,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先后兩次開庭審理了此案,作出裁定一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撤銷一審判決,發回秦皇島市盧龍縣法院重審。
因為討說法女兒“被”下崗
2004年1月7日,在北戴河醫院工作了30年的沈淑萍下崗了。下崗之前,沈淑萍在北戴河醫院戴河鎮分院防保科負責防疫保健工作。2000年、2001年,她榮獲先進個人稱號,2002年戴河鎮分院防保科榮獲先進集體稱號,該科其實只有沈淑萍一個人。
沒了工作,沈淑萍又多了一項需要討說法的事由——因“打擊報復下崗”。為了繼續生活,為了掙錢繼續打官司,沈淑萍開始到海邊賣游泳衣。
2004年年底,盧龍縣法院認定北戴河醫院在治療沈明的過程中沒有過錯,駁回了沈淑萍的訴訟請求。2005年1月14日,沈淑萍再次上訴至秦皇島市中級法院。2005年10月,秦皇島市中院作出再審二審判決:維持盧龍縣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沈淑萍的訴訟請求。
這一年,沈淑萍家的經濟狀況已經難以支撐她繼續打官司,她忍痛賣掉了父母140平方米的房子,換回了28萬元錢。
2006年4月,沈淑萍向地處北京的法源司法科學證據鑒定中心申請了司法鑒定。3個月后,該中心作出鑒定結論:北戴河醫院的醫療過錯與沈明死亡結果存在因果關系,該過錯參與度范圍為30%~40%。
2008年,新修改的民訴法實施后,沈淑萍向河北省高級法院提出了申訴。
2010年7月12日,河北省高院裁定受理沈淑萍的再審申請。沈淑萍的母親對女兒說:“你因為你爸的官司弄得工作都沒了,你別打官司了,告也告不贏。”2010年10月,沈淑萍的母親也逝世了。
僵局最終庭外和解
2012年年初,沈淑萍的事有了轉折。
北戴河區主管區長、區衛生局長、北戴河醫院相關負責人、社區主任等人與沈淑萍就她父親的死以及她的下崗問題開了一個“現場會”。
沈淑萍向到會者表明態度:“我不是為了錢,我就想要個說法。”
在北戴河相關部門開始與沈淑萍協商問題如何解決的同時,河北省高院對沈淑萍的申訴也在審理中。
2012年6月21日,沈淑萍終于獲得了她想要的“說法”。她得到了一份北戴河區衛生局出具的《關于沈淑萍信訪問題的答復意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沈淑萍得到了來自北戴河區衛生局認可的道歉。2012年7月20日,她與北戴河醫院簽訂協議,同意將醫療糾紛及人事勞資糾紛合并解決:由北戴河醫院一次性支付人民幣38萬元,其中,補發工資及福利5萬元。沈家的案件最終庭外和解解決。
2012年7月24日,沈淑萍向河北省高院撤回申訴,河北省高院準許并裁定終結案件再審裁定。
曾經的沈淑萍生活很幸福,干部子弟、優秀護士、派出所所長妻子,但是因為一次醫療事故,沈淑萍成了一個醫療事故受害者家屬、下崗人員、個體小攤主、“上訪的”、成功維權者……
13年的維權讓沈淑萍突然能理解那些“醫鬧”,但她沒有選擇“鬧”,而是選擇了打官司。她相信,法律會給她一個公道,給父親一個交代。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