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到那家里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這首廣為傳唱的《母親》,是天下母親的共同寫照,歌曲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截取一個個小片斷,唱出了天下兒女的心聲。母親是一首歌,質樸深厚而又綿長。
◎慈母心
母親,這是不容任何人玷污的詞匯,它純潔、真摯,不摻一絲雜質。恐怕沒有哪一種愛,能越過母親對子女的深情?!对娊洝分性缬忻枋觯骸案纲馍遥纲饩衔遥瑩嵛倚笪?,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哪怕剪斷臍帶,也剪不斷那種永恒的牽掛;哪怕遠離故土,也脫離不了那份血脈親情。
母親的愛,平凡而細膩。唐代的孟郊用一首《游子吟》,刻畫了千百年來母親的形象:“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笔种衼硗┧蟮木€,織的是兒子將要遠行的衣衫。針腳綿密如同母親的心思,最怕的是兒子出門久久不回來啊。每一個人在這份深情面前駐足、沉思,或者嘆息、流淚,兒女的寸草之心,何以報得母愛那遼闊博大的春暉?清代詩人蔣士銓的《歲末到家》寫道:“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蹦赣H看到兒子歸家,喜不自禁,一腔思念之苦,從密密的寒衣針線、墨痕尚新的家信可以看出。母親見兒,不問大事,只憐惜兒子面容清瘦,只細問在外是否辛苦,這真是“愛子心無盡”啊。
母親的愛,明智而博大。孟母和岳母是眾所周知的兩位偉大母親?!度纸洝防飳懙溃骸拔裘夏福瑩襦徧帯W硬粚W,斷機杼?!睘榱俗屆献邮艿搅己玫难?,孟母不惜三遷其居;為了讓他明白堅持的重要,孟母用剪斷織成的面料來告誡。良苦的用心,終于育出了中國古代偉大的“亞圣”。岳母更是深明大義,她拿起金針,在岳飛背上一點點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字,她不斷擦去滴滴血痕,卻把一份執著堅強的信念深深烙在岳飛心間。
慈母的心,如一顆水晶。有一則故事,說一個男孩為妖精所惑,答應挖出自己母親的心獻給妖精。男孩向母親說明情況,母親什么也沒說,拿刀剖開胸膛,掏出自己的心交給兒子。兒子抱著母親的心,穿過黑森林去找妖精,一不小心絆了一跤,把心甩出老遠。兒子摸索著重新把心抱在懷中時,只聽那心輕聲問了一句:“摔疼了嗎?我的兒!”這僅僅是一則故事嗎?不,每一個母親,都如此看重自己身上掉落的骨肉,為子女不惜傾其所有,不惜掏心挖肺!類似真實的故事,何止千萬?
◎兒女情
中國傳統是沒有母親節的。但奉行孝道,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文化內涵寬廣,影響深遠,在世界上可謂無與倫比。最有代表性的當屬“二十四孝”的故事,這里略舉幾例:親嘗湯藥。漢文帝劉恒,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母親臥病三年,他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湯藥,他必先親口嘗過才放心。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行傭供母。東漢時齊國臨淄人江革,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說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后被推舉為孝廉,任五官中郎將。
拾葚異器。漢代蔡順,少年喪父,事母甚孝。時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充饑。一天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問:“為什么把紅色和黑色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答說:“黑色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留給自己吃?!背嗝架姂z憫其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臥冰求鯉。王祥是瑯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
當然,由于時代的差異,現代的行孝內容與方式跟古代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如今孝敬父母的最好方式是“常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給他們更多的精神關懷與理解。
滿文軍在《懂你》中唱道:“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臉,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近你,告訴你其實我一直都懂你?!碧煜伦鰞号娜?,讓我們用真誠的心,實際的愛,來孝敬自己的父母。
編輯/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