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某些養生節目的影響,女人似乎成了“血虛”的代名詞,隨時都應該補一補。于是乎,補血藥大行其道,阿膠、四物湯、固元膏供不應求。但是如果不顧自身體質而盲目進補,反而是“自找麻煩”。
◎阿膠的用法
女人應不應該補血呢?應該,但是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大家平時認為阿膠是補血的,其實它止血的功效比補血要強。阿膠是用驢皮熬制而來的。由于它能止血,血流不出去,也就成了“補”。可見,它是“曲線補血”的。所以如果平時有崩漏、大出血等疾病時,用阿膠的效果很好。還有一些血瘀型痛經的人,平時經血中常有血塊,用了阿膠只會使經血中的血塊越來越多,痛經加劇、腹部發脹,甚至出現口舌干燥、流鼻血等上火癥狀、高血壓病、血液黏稠患者就更不能用了。現代人不明白阿膠的利弊,將其奉為補血“圣藥”,吃出病來的比比皆是,也就難怪了。
阿膠屬于滋膩之品,不容易消化,所以只有那些胃口特別好的人才能吃。整日沒有食欲,稍食即腹脹的人是消受不起這樣的滋膩之物的。再就是小兒,有些人認為給小兒吃阿膠能長個子,其實小兒脾胃是最嬌弱的,再給他吃阿膠,小兒可能會出現腹脹、排便困難等癥狀。無論是阿膠還是其他營養品,都不要隨意給小兒吃,讓他好好吃飯,比吃什么補藥都強。
服用阿膠時最好配合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比如川芎、當歸等。如名方“溫經湯”就是用吳茱萸、桂枝來溫經散寒,用當歸、川芎、牡丹皮等祛瘀通經,用阿膠來補血止血。在“補”之前它先做了一件事,就是“通”,正如醫家所言,“氣血流通方為補”,“通”了之后甚至不用大補,氣血就足夠用了。
◎四物湯的用法
四物湯也是深受女性追捧的一款養生方劑,而且沒有用阿膠,是不是更安全了呢?我們來看它的組成。之所以叫“四物”,是因為它里面含有四味藥材:當歸、川芎、熟地黃和白芍。別看藥材簡單,這里面可是大有講究的。熟地黃能補血,當歸能和血,白芍能斂血,川芎則能行血,它兼具了中醫“生、長、收、藏”的規律。再從歸經上來看,當歸引血歸肝經,川芎引血歸肺經,白芍引血歸脾經,熟地黃引血歸腎經。這樣心生血,肝納血,脾統血,肺行血,腎藏血,補、通、攝的功效全有。四物湯比單獨服用阿膠效果好的原因,就是因為它不單做到了補血,還做到了通血和行血,所以四物湯是補血、養血的經典方劑。
但是人體本來就是很復雜的,比如血中夾熱,這時應該將熟地黃改為生地黃,因為熟地黃性溫,而生地黃性寒,血熱就應該用寒性的藥把它的火給降一降。如果是血滯不行,具有活血功效的川芎與當歸的量就應該加大;如有血瘀,方中的白芍就應該改成赤芍,因為白芍只側重于斂陰,而赤芍散瘀的功效更好。可見體質不同,配方也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
再者,四物湯雖有補血功效,但是藥效比較緩和,因為它是“草木無情”之物,只能養五臟之陰,五臟和,則氣血生成。可見,它也是取間接補血的效果。它只能“補有形之血于平時,不能生無形之血于倉卒”,也就是說,平時有血虛癥狀,但虛的又不是很嚴重,這時你可以用四物湯來慢慢補。如果遇到血崩、血暈這種大出血癥狀,需要在短期間大量補血,再用四物湯就不好了,一是因為它藥效慢,二是它有活血的功效,此時用不但補不了血,相反還能脫血。這時就可以試試阿膠,一來阿膠可以止血,二來阿膠屬于“血肉有情之物”,與人體精血同氣相求,用它補血能立竿見影。所以說四物湯也不是萬能的,再好的藥吃錯了也成毒藥了。
◎運動是最好的補血方法
對于現代人來說,最好的補血方法是運動。現代人吃得好,運動得少,這就導致一個結果:真正血虛的人少,血瘀的人多。瘀了即應疏通開,除非是醫師給您開藥,否則最好不要輕易用藥,多運動就可以了。
中醫有很多的養生功法,比如八段錦、五禽戲都有活血通經的效果。如果每天都能抽出時間來練一練,就不用擔心氣血不夠用。如果覺得上面的兩種功法不太好學,還有一個很時尚的辦法,就是練瑜伽。瑜伽雖說起于印度,卻風靡于世界,就是因為它健身塑形的效果很好。瑜伽說白了就是拉筋,中醫講“筋長一寸,壽延十年”,它能舒通經絡,讓您體內瘀滯的氣血重新流動起來,人自然也就健康了。所以,與其吃阿膠、四物湯,倒不如練瑜伽。此外,平時多跳繩、跑步、打球,也可以讓氣血流通起來。總之,少靜多動就是最好的補血方了!
編輯/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