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産業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紀末由英國提出,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地被全世界接受採用。大陸官方早期將該種産業界定爲模糊的「爲社會公衆提供文化、娛樂産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短短幾年間,大陸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在較發達的東南部地區,採取一些國際化的投融資方式,出現了騰訊、阿里巴巴、新浪、百度、網易、搜狐等一大批企業,在互聯網,電子商務等領域已形成了較高端的文化産業形態。
文化創意産業的細分和深化發展明晰了該産業的定義是一種通過技術、創意和産業化的方式開發、營銷知識産權的,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件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
文創產業保護不足
可見文化創意産業的核心是創新和創造力。但創意産業具有研發設計投入高,複製成本低的特點,在複製與網絡傳播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這個特點更是顯著,倘若知識産權保護不足,毋道收穫,連原創人員在創作過程中所作的大量投資,包括策劃、研究、設計、製作等活動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難以收回。
大陸雖然制定了若干知識産權法律制度,但在産業鏈長,過程複雜的文化創意産業的知識産權保護過程中,無論在觀念上,還是制度的銜接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尤其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創意企業在創意的素材索取和作品創作、傳播中未能充分考慮尊重和保護相關方知識産權,在創作、使用前實際進行過專利、已登記著作權檢索,合理使用他人作品並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等保護他人知識産權行爲的觀念薄弱。尤其在時尚設計、建築設計、音樂影視、出版、計算機軟件等行業剽竊、抄襲、擅自複製使用、盜版與非法下載等版權侵權是創意企業主要的被侵權形式。
二是大陸知識産權法律體系不夠完善,雖然對文化創意産業的扶持與保護立法零散在一些基本法中,但缺乏一個統一的、起到綱領提挈作用的基本法,在産業定義、內涵、範疇、政府責任義務、分類設計、退出、準入制度、産業專用基金的引導規範、行業協會的培育發展方面無法作出規範。在實際操作上,針對新行爲,新文化現象的規範管理上尤其滯後,早期的《專利法》、《商標法》、《反不當競爭法》,及其他出臺的一些文化産業的諸如電影、廣播、出版、商演、計算機軟件保護的管理條例,對不斷衍生的無形服務,如書籍、音樂、影視、大衆傳媒在互聯網、網絡遊戲、電子商務、虛擬社區的産品與服務的規範與保護,顯然捉襟見肘。
竊賊公司遭侵權訴訟
實際侵權案例也爲相關知識産權保護敲響了警鐘。
2011年度著名案例——全球三大唱片公司訴百度MP3侵權案,環球、華納、索尼三大唱片公司發現其享有錄音製作者權的128首歌曲在百度網站MP3欄目中通過搜索框、榜單等模式,提供了鏈接以及相應的在線試聽和下載服務,認爲百度公司的該行爲侵犯了其對上述歌曲錄音製品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請求法院判賠損失6350萬元人民幣。無獨有偶,大陸知名作家賈平凹、劉心武等50位中國作家聯合上書聲討百度文庫收錄了他們的作品,未經他們授權幾乎向用戶免費開放。這使全球知名的搜索引擎百度公司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輿論認爲百度已徹頭徹尾墮落成竊賊公司。
關於MP3侵權案,一審法院以百度公司是基於網絡用戶指令進行搜索鏈接服務的技術自動性和被動性,決定了其難以知道其所提供服務涉及到的信息是否侵權,百度公司設置搜索框供用戶輸入關鍵詞搜索以及設置榜單等模式,均不能證明其明知或者應知所鏈接的錄音製品侵權,故不構成對三大公司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犯。二審中,在中國互聯網協會調解中心的協助下,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該和解協議確認雙方應共同致力於網絡音樂作品的運營模式創新以及隨附的著作權保護模式創新,就此展開全面合作。用合作的形式有效遏制網絡盜版的傳播固然皆大歡喜,但也折射出大陸相關知識産權法律保護與司法介入孱弱的無奈。
而對於還未徹底解決的百度文庫涉嫌侵權糾紛(雖然百度文庫承諾嚴遵「48小時內處理機制」),百度辯稱的「避風港原則」(百度認爲在沒有被告知侵權的情況下,不刪除作品也不能被視爲侵權),在百度文庫的「文檔分享」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中是否適用,無法可依,無案可循。
嚴肅法紀 加大處罰力度
公衆在新時代的文化創意産業中盛享免費午餐雖然很爽,但長此以往,他們最終將失去美味佳肴的供給。筆者認爲,適應文化創意産業新形勢的、可操作性法律的制定與嚴格執行,是協商各方利益,保護文化創意産業的健康發展的最有力工具。如對電腦軟件及互動休閑娛樂行業的知識産權保護,就應著力於軟件著作權登記制度、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完善,以及文化創意企業對於技術保護的運用。
在抄襲、剽竊現象較爲嚴重的時尚、廣告、建築設計行業,需要加強立法對設計創意作品的侵權界定,舉證規則的完善以及推行具有執行力的商業秘密保護的方法。
另外,對出版業、動漫網遊、工業設計、軟件及影視製作等重點保護的行業領域,在網絡傳播權、電子書政策、網絡服務提供商責任、網絡企業自律以及與侵權責任法的銜接等方面,有針對性地確定該行業的知識産權保護重點和制定相應的保護制度。
同時,應根據中國國情,逐漸加大對盜版侵權者的處罰力度。對盜版侵權者、明知故犯者判處高額賠償。只有在法律的震懾下,百度等強勢網站才會考慮把誘人的蛋糕切分給原創者,原創者的創作激情的延續性才能得以充分保障;公衆的維權意識才能得以充分喚醒;文化創意企業及商業平臺間的公平競爭才能充分實現,整個文化創意産業才能得以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