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管變更是現代公司治理領域研究的熱點。從高管人員更換與公司績效的相互關系和高管人員更換的其他影響因素兩個方面對國內外關于上市高管離職的文獻進行了回顧和梳理,就國內關于創業板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更換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高管變更;公司績效;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1-0073-02
一、國外研究動態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整個社會對公司治理的重視,公司高管更換引起了學者的關注,一時之間,在公司高管更換這一領域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文獻,尤其是在經營業績與公司高管更換的關系這一方面,許多學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國外經過四十余年的發展和積累,已經在公司高管更換這一領域形成了系統的理論體系。
(一)高管人員更換與公司績效的相互關系
這一方面主要研究了公司績效的優劣對公司高管更換影響,以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公司高管更換進行解釋,進而對公司治理給予一定的啟發。這個領域的發展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在這一階段學者關注的焦點在于公司業績與公司高管更換之間是否存在關系,存在什么樣的關系。Jensen和Meckling(1988)認為,公司業績的優劣對公司高管更換有明顯的作用,當公司業績較差時,公司高管更換的可能性增加。
Denis(1995)將公司高管更換分為正常更換(normal retirements)和強制更換(Forced Resignations),并分別研究了正常更換和強制更換與公司業績之間的關系,得出結論:高管正常更換與更換前業績沒有顯著的關系,高管正常更換會帶來公司業績的小幅改善;發生公司高管強制更換的企業,高管更換前業績大幅下滑,更換后第二年業績有顯著改善。
第二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至今,這一階段,公司業績與公司高管更換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已經成為共識,學者更多關注的是不同條件下(比如治理模式,經濟條件等)公司業績與公司高管更換之間的關系是否相同以及不同職位的高管更換之間的異同。Fang Hu(2012)以2001—2005年間916個國有企業為例,分析發現高管變更與公司表現顯著負相關,當國有企業歸中央或地方政府,且處于行業壟斷地位時,關系更加顯著,得出結論,政府控制加強了公司的治理機制。
(二)高管人員更換的其他影響因素
除了公司業績以外,諸多學者也在尋找影響高管人員更換的其他因素,其中與高管人員更換關系較為顯著的因素有三個:領導權結構、產品市場競爭程度以及公司內部治理機制。
Sonali Hazarika,Jonathan M.Karpoff and Rajarishi Nahata(2012)研究發現CEO被迫更換的可能性與公司的盈余管理顯著正相關,且這種關系在表現良好的公司和表現糟糕的公司都存在,股東傾向于懲罰操縱盈余的經理,并且這種懲罰往往在操縱導致昂貴的外部結果之前進行。
二、國內研究動態
國內關于高管人員更換的研究起步較晚,由于中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全,導致中國關于高管人員變更的研究進展緩慢,自2009年創業板開板以來大量高管辭職,這一現象為高管人員變更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一)高管人員更換與公司績效的相互關系
朱紅軍(2002)分析了經營業績與控股股東變更及高級管理人員更換三者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控股股東變更與高級管理人員更換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經營業績與高級管理人員更換之間存在顯著正線性關系,然而更換高級管理人員不能從根本上改善經營業績,僅僅給企業帶來了較為嚴重的盈余管理。
劉星、代彬和郝穎(2012)分析研究了高管權利、高管變更和公司業績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高管變更和公司業績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但高管權利的增加會減弱這種關系,表明國企高管的權力在高管變更決策中發揮了顯著的職位塹壕效應;政府控制層級的提升和制度環境的改善能夠抑制國企高管的權力尋租行為。
(二)高管人員更換的其他影響因素
王進朝(2011)分析了2002—2009年中國上市公司的高管變更情況,發現高管變更與全樣本非標準審計意見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高管更換與上市公司首次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與上市公司第二次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沒有顯著相關關系。
王福勝和王攝琰(2012)收集2005—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依據樣本企業價值和企業性質的不同分組檢驗了CEO變更與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發現企業價值越高,CEO變更的可能性越低,民營企業CEO與股東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不顯著,因此委托代理理論較難解釋CEO變更和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
(三)關于創業板的文獻
自2009年創業板開板以來,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出現大量的高管辭職,對這一異常現象,關旭、王軍法(2011)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了其產生的緣由,得出結論:由于創業板市場上存在嚴重的價格高估,公司高管作為內部知情人,高管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產生了辭職套現的動機,而制度漏洞為這種動機的實現提供了可能。高管辭職套現是股市泡沫與制度漏洞綜合作用下的產物。吳松諺(2011)也就以上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剖析了此問題出現的根源,并提出了改變這種現象的一些建議。
三、對文獻的回顧及展望
通過上文對文獻的梳理,可以看到盡管中國對高管人員更換的研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有關高管更換的研究不僅僅只是研究經營業績與高管變更的關系,更多的學者開始探討影響高管更換的其他因素以及高管更換后對企業的影響。從目前的研究來看,由于中國社會制度及經濟制度的特殊性,中國關于高管更換的研究結論差別較大,以不同外部環境、不同行業、不同公司類型的上市公司為樣本,其研究結論往往不同。自2009年創業板開板以來,不到三年的時間,高管辭職報告超過200份,對這一異常現象,關旭、軍法、郭洪業等人曾對其原因進行了簡單的說明分析,并就如何走出辭職套現迷途進行了討論。但并沒有人通過數理統計等方法深入研究創業板高管辭職與公司績效和股價之間的聯系,之前對創業板高管辭職原因的分析也缺少數據和實證的支持,僅僅停留在描述層面上。總之,高管變更是現代公司治理領域研究的熱點,且國內關于創業板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辭職與經營業績關系的研究很少,該領域的研究還有很大空間。
參考文獻:
[1] 朱紅軍.大股東更換與高級管理人員更換:經營業績得作用[J].會計研究,2002,(9):29-38.
[2] 陳璇,劉卉.公司績效對高層更換的影響分析——基于中國高新技術企業與傳統企業的實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3):164-167.
[3] 杜勝利,李清華.中國上市公司財務高管人員更換研究[J].財政研究,2008,(7):77-80.
[4] 丁友剛,宋獻中.政府控制、高管更換與公司業績[J].會計研究,2011,(6):70-96.
[5] 張必武,石金濤.總經理更換與高管團隊的穩定性研究[J].財經研究,2005,(32):121-132.
[6] 王福勝,王攝琰.CEO變更與企業價值關系的實證模型[J].管理科學,2012,(1):15-24.
[7] Jensen,Michael C.Warner,Jerold B..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among corporate managers,shareholders,and director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Elsevier,1988,(20):3-24.
[8] Gibson,M.Is Corporate Governance Effective in Emerging Markets[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3,(38):231-250.
[9] Chan Li,Lili Sun,and Michael Ettredge.Financial executive qualifications,financial executive turnover,and adverse SOX 404
opin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10(1):3-12.
[10] Fang Hu,Sidney C.M.Leung.Discussion of “Top management turnover,firm performance and government control: 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12,47(2):235-262.
[11] Goyal V,Park C.Board Leadership Structure and CEO Turnover[R].Working Paper.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gy,2000.
[責任編輯 陳麗敏]
收稿日期:2012-11-22
作者簡介:曹維凱(1988-),男,山東東營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公司金融研究;吳楠(1989-),男,山東聊城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商業銀行風險評價研究;權艷青(1987-),女,山東濟寧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公司金融研究;周俊勇(1986-),男,山東青島人,碩士研究生,從事金融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