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歷了從注重經濟的單純增長,到注重經濟發展的質和量,再到向以人為本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發展以人為本經濟,從發展動力上講,是因為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從發展成果上講,是因為人是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從發展模式上來看,是因為人是消費的主體。發展以人為本經濟轉變發展觀念是關鍵,經濟工作核心是民生,人的全面發展是條件,以人為本經濟要指標化。
關鍵詞:經濟發展;以人為本;人的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1-0003-02
一、由經濟增長到經濟發展再到發展以人為本經濟
在經濟發展史上,土地、資本、信息、知識等都曾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自亞當·斯密《國富論》以來,世界各國都把經濟發展中心放在了經濟增長上?!啊秶徽摗逢P注的中心問題是國民財富問題。斯密認為,一國經濟發展的標志是國民財富、人均實物商品量、各階級收入的增加以及資本的不斷增長等。”“斯密把注意力的中心集中在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加國民財富上。”受這一理論的影響,各國紛紛發展自己的經濟,提高自己的經濟實力。但是工業革命以來也造成了不少問題,如環境污染問題。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因。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發生了質的飛躍。到2010年,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是中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新世紀新階段,科學分析中國國情之后,黨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F在我們面臨很多問題,如貧富差距問題、環境問題、經濟安全問題等等。解決這些問題,關鍵靠發展。但是在發展經濟時,要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必須統籌兼顧,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使經濟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為此,經濟發展必須向以人為本經濟轉變,這樣中國經濟才能發展得又好又快。
同時,我們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對待之前的經濟增長。在現階段,在現有的生產力基礎上,應該越來越關注人的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向以人為本經濟轉變。
二、發展以人文本經濟的原因
1.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生產力包括生產工具、勞動者和勞動對象。勞動者是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對科學技術的重視,更是對人的重視。21世紀誰擁有數以千萬計的創新性人才,誰就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得先機。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正是由于人的這一特性,英國學者約翰·霍金斯提出創意經濟?!皬膫€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與應用,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1997年布萊爾政府敏銳地觀察到文化和人的創造力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因素。于是,1998年英國率先制定了‘創意經濟’發展規劃,旨在通過培育創意產業,提倡并鼓勵充分發揮個人原創力從而達到振興經濟的目的。布萊爾政府的這一戰略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需要,標志著創意經濟的興起?!彼裕洕l展要以人為本,提高人的各項素質;反過來,人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又會促進經濟的良性發展。
2.人是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 序言》中寫道,人是人的最高本質。人奮斗的最終目的就是人本身?!豆伯a黨宣言》中寫道:“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笨梢?,經濟發展的目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人被物所束縛,在自己發展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現在已經到了擺脫盲目的GDP崇拜的時候了,純粹的數字不能解決人民生存、生活問題。作為為人民大眾謀福祉的政府,如果不關心民生,就會脫離群眾,就會失去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會失去執政的群眾基礎。要擺脫古典經濟學見物不見人的缺陷,發展以人為本經濟,這樣才能見物又見人。
3.人是消費的主體。生產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過程。發展以人為本經濟有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縮小貧富差距,使人民真正富裕起來。這樣消費就能提升。這樣就促使經濟發展由出口和投資兩輛馬車拉動改為由消費、出口和投資三駕馬車協調拉動,促進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在中國以往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過于注重出口和投資,忽視了消費。現在已經到了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的時候了?,F在的很多問題歸結到最后原因就在于百姓收入過低,消費不起??床‰y,上學難,買房難成為老百姓的“三大難”。解決這些問題,就要發展以人為本經濟。
三、發展以人為本經濟具體措施探析
1.轉變發展觀念是關鍵。舊的觀念是束縛經濟發展的枷鎖。要突破原有的傳統觀念就必須做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要求我們實事求是。當初就是計劃經濟思維束縛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教條地理解馬克思主義,認為中國不能有市場。不顧中國生產力落后的具體國情,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關鍵時刻鄧小平南方談話,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边@樣,就沖破了束縛人們的思想的枷鎖,使人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鄧小平還提出判斷我們工作成敗得失的標準是“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樣才使中國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保持了平穩快速的增長。但是中國經濟增長到了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政治權利的爭取和表達,越來越追求精神文化享受,這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生產力標準沒有錯,但是生產發展的目的是人本身各項素質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我們要以人為本,處理好經濟發展和以人為本的關系,向以人為本經濟方向發展。
2.經濟工作核心是民生。連續多年來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關于三農問題的,足見中央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農民占中國人口的很大一部分,沒有農民的小康,中國小康社會就不可能建成。況且農業關乎中國經濟和糧食安全,必須保證農業的基礎地位。中國經濟雖然已經是世界第二大國,但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生產力水平仍然相對低下。所以我們要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切實精簡各種會議,嚴禁公款吃喝和超標利用公車。所以要千方百計地解決好民生問題,讓人們活得更有尊嚴、體面,更加幸福。這是經濟工作的核心,也是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
3.人的全面發展是條件。以人為本經濟注重人的發展,而各項素質很高的人對經濟必將起到促進作用。人用先進的理念制定合理的制度,人用高明的智慧創新科技。股份制、股票等都是人發明用來發展經濟的。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包括各種創新,如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等?,F在中國最需要的是原始基礎創新。將計劃與市場結合起來是中國人的一個創造。這個創造使中國經濟的巨輪駛過三十多年風雨。未來的中國更需要這種創造。核心技術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的。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永遠受制于人。我們有了自己的原始創新,就可以在世界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所以大力提高中國國民的素質,憑他們的聰明才智,發展中國的“創意經濟”。這樣中國就能從一個賣產品的國家轉變成為一個賣服務和標準的一流國家。到那時,就實現了向以人為本經濟方向發展的轉變。
4.以人為本經濟指標化?!鞍l展目標的指標化和定量化是國際社會的通行做法,也是經濟發展實際績效的價值評估和操守的要求?!倍ㄐ耘c定量相結合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研究事物,掌握其發展規律,從而促進其良性發展。
傳統的經濟增長中,主要的經濟指標是GDP即國內生產總值、人均收入等。現在要發展以人為本經濟,就應該把一些新的要素考慮進去,比如“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指數,對政府服務的滿意度,貧困人口比重,嬰幼兒死亡率,地面水質達標率,人均文化消費支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城市人均公共綠地,公民民主參與選舉率,個人情趣實現率,個人幸福感等以人為本的評價指標”。但是這些指標的制定必須符合中國國情,要能夠較為準確地描述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運行情況。西方的那些經濟模型不一定適合中國國情。中國現在的社會主義建設是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的,具有中國特色。此外,還應“注意不同地區經濟文化水平的差異性和不同層次的人有不同的情況;注意把握評價指標的動態性”等問題。中國三十多年的發展經驗值得總結。中國經驗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應該使之上升為理論,打破西方經濟學一統天下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蔣錦洪.經濟發展的價值追求與人本向度[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
[2] 黃陽,呂慶華.創意經濟: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觀[J].理論探索,2010,(3).
[3] 翁志勇.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選編導讀:第3版[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34-408.
[4] 蔣錦洪,張曉琴.建立經濟發展的人本價值評價指標[J].理論建設,2007,(6).
[5] 孫志娟.經濟發展中的人本訴求問題探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0,(8).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