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材管理是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現行的教材管理存在著供應難度大、管理信息化層度不高、選用教材隨意性大、管理人員素質偏低等諸多問題。因此,對高職院校教材管理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提高教材管理水平已刻不容緩。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材管理;教材供應;管理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1-0315-02
高職院校教材管理涵蓋了教材選用與建設、教材征訂與供應、教材費核算與結算、教材倉庫的日常管理等工作,圍繞這些工作,進行計劃、組織、供應、結算和反饋等綜合管理。目前教材管理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高職院校需要對教材管理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提高教材管理水平已刻不容緩。
一、高職院校教材管理存在的問題
1.傳統(tǒng)的教材倉儲供應模式弊端多。高職院校教材供應模式大多采用傳統(tǒng)的教材倉儲供應模式,首先是供書單位裝卸教材入庫、分類擺放整齊,由教材管理人員認真核實所到教材品種及數量。其次安排好學生以專業(yè)為單位到教材倉庫領取教材。最后教材管理人員集中向學生發(fā)放,這種供應模式增加了教材入庫環(huán)節(jié),致使教材管理人員勞動強度加大、教材發(fā)放失誤率頻高,師生滿意度下降。隨著高職院校教材種類與數量不斷增加,出現了倉庫占用緊張、裝卸搬運負擔重等棘手問題,另外實行學分制學生選課的不確定性,使得同一班級中的學生所使用的教材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性,教材供應難度加大[1],探索新的教材供應創(chuàng)新模式成為現代教材管理工作的緊迫問題。
2.教材管理模式仍以手工操作為主。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重視優(yōu)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而有些高職院校對教材管理信息化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以手工操作為主的教材管理模式,如每學期都要抄錄各班級教材發(fā)放清單、教材使用明細表、教材費催費通知等紙質材料,有時為了迎接上級檢查、評估,要準備多份材料,而對于具有信息化手段的計算機網絡操作來說,這些工作帶有重復性、機械性,使教材管理人員勞動量額外增加,嚴重影響了教材管理水平。
3.教材選用隨意性大。《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加強教材建設,重點建設好國家規(guī)劃教材,與行業(yè)企業(yè)共同開發(fā)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實訓教材,并確保優(yōu)質教材進課堂。”而有些高職院校教材信息資源庫建設相對落后,沒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選用教材缺乏完整的考評和監(jiān)督制度,老師選用教材重視程度不高,長期使用自己熟悉的教材,教學容易形成習慣思路,教材選用隨意性大。
4.教材管理人員素質亟待提高。高職院校部分教材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學歷偏低,對教材信息管理理解與掌握不夠,僅滿足于師生所用教材的訂、購、發(fā)的簡單操作,無法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對于深層次的教材建設與研究更無從談起。
原國家教委《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教材建設工作的幾點意見》中指出要“進一步改進教材供應工作逐步理順各方面的關系,建立和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把教材管理從經驗管理轉到現代化管理的基礎上來”。從文件看,如何實行教材現代化管理也就是管理創(chuàng)新,關系到高職院校教學改革能否順利開展等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二、高職院校教材管理創(chuàng)新措施
1.改變供應模式,實施教材供應配送服務。探索新的教材供應創(chuàng)新模式,實施教材供應配送服務,直接由供書單位送教材到各院部,由供書單位、教材管理人員以及各院部相關負責人共同配合,直接發(fā)到學生手中,不必再裝卸教材入庫、分類擺放,出庫等一系列工作環(huán)節(jié),簡化教材供應的業(yè)務流程,避免了教材重復搬運,提高工作效率,師生滿意度大大提升[2]。
2.改變教材管理模式,實現教材管理手段信息化。運用教材管理信息化手段,提高教材管理效率。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如網上教材選用訂購平臺,實現任課教師網上提交教材選用信息,教研室、教材工作委員會及教材管理部門針對選用信息進行網上審核。教材管理部門對所定教材分類匯總,形成采購訂單,發(fā)送供書單位訂購。并通過網上教材選用訂購平臺,及時把教材訂購信息反饋回教材管理部門以及教材所屬院系負責人,以便及時調整教材訂購計劃,實現網上教材選用、審核、訂購、信息反饋等功能一體化。領用教材及教材費用網上查詢系統(tǒng),使師生清楚每學期領取教材及教材費使用情況,對所欠教材費做到早發(fā)現、早統(tǒng)計、早解決,做到變被動催繳為主動提示,實現教材費公開透明、催繳欠費及時有序。網上教材樣本查詢系統(tǒng),為教師查詢相關教材、提高教材征訂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奠定了基礎。通過開拓新思路,采取新方法,使傳統(tǒng)的教材管理模式,逐漸向現代信息化手段轉變,提高教材管理水平、增強為師生服務的意識,以適應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發(fā)展。
3.建立和完善教材選用、監(jiān)督、評價機制。(1)遵循教材選用原則。教材選用要具有學科的先進性和教學的適用性,并與該門課程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和作用相適應,應根據各專業(yè)的教學計劃,優(yōu)先使用教育部規(guī)劃教材、精品教材、獲省級以上獎勵的優(yōu)秀教材。(2)規(guī)范教材選用程序。教材管理部門根據院部開課計劃,及時通知教研室選訂教材,認真、及時填報《教材征訂表》。所選教材名稱、出版社、版本、編者以及使用專業(yè)、年級、預訂冊數等,均應逐項填寫清楚。經院部領導審簽后,由教材管理部門匯總訂購。征訂教材到校后,要辦理入庫手續(xù),做到品種、價格、數量、使用班級準確。確定訂購數量時應考慮原有庫存情況,提高教材的循環(huán)利用率,保持教材的穩(wěn)定性。(3)健全教材選用監(jiān)督機構。規(guī)范教材選用制度,設立“教材工作委員會”等監(jiān)督機構,由任課教師推薦,再經教研室對選用教材進行集體研究、論證,教材工作委員會專家對所報教材質量嚴格審查,確保選用教材的質量。(4)實施教材評價體系。實施教材評價體系,加強質量跟蹤,重視信息反饋,對選用好的教材,實施獎勵機制,予以推廣。對內容差、質量低劣的教材堅決一票否決,予以淘汰。
4.建設教材樣本庫。教材樣本庫建設是一項長期持續(xù)性的工作,對高職院校教學教研、教材選用、教材建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3]。主要收存院校所開課程的有關教材及教材檔案材料:(1)學校歷年使用過以及正在使用的優(yōu)秀教材。(2)校企合作開發(fā)實訓教材、自編教材、講義。(3)各出版社贈送的教材樣書。(4)教材計劃征訂表、教材采購訂單、教材接收發(fā)放清單、教材費單據等檔案材料。教師選用教材時,可以到教材樣本庫查閱同類教材樣本,各大出版社的優(yōu)秀教材信息,以選擇最適合于高職院校專業(yè)特色的高質量的教材。
三、提高高職院校教材管理人員素質
1.要有敬業(yè)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科研意識。教材管理人員要有敬業(yè)意識、責任意識,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就是愛崗敬業(yè),樹立正確的職業(yè)人生觀,要對教材工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培養(yǎng)完成工作后的成就感。主動向師生提供教材服務工作,如全力打造師生滿意的優(yōu)質服務窗口,建立起“一站式”服務。把教材工作當成一生的事業(yè)來做,舍小家為大家,而自身價值也會在平凡中脫穎而出。在教材征訂環(huán)節(jié)中,要認真核對各班級學生數量、庫存數量、教材訂購數量等,確保萬無一失。要有服務意識,對師生有關教材方面的咨詢,要耐心細致地給予解釋。在教材供應、選用、訂購等環(huán)節(jié),應積極主動地聯系院部師生,交流反饋教材信息,做好教材服務工作。要有科研意識,對工作不僅有創(chuàng)新思路,而且要把創(chuàng)新思路付諸實踐,形成科研成果,撰寫科研課題或論文,來培養(yǎng)科研意識。
2.勤于業(yè)務,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教材管理人員應熟悉本職業(yè)務,了解學校專業(yè)設置、教學計劃及開設課程,掌握教材分類編目、排架、教材入庫驗收、教材費結算等業(yè)務工作,另外要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操作,常用辦公軟件及教材管理軟件的操作,使教材管理工作更加程序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俗話說“人到老,學到老”,“多讀書、讀好書”,用知識來武裝頭腦才會在新形勢下立于不敗之地。
3.多種途徑來提高業(yè)務技能水平。教材管理人員要“走出去”學習考察兄弟院校教材管理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請進來”組織校內外專家做好業(yè)務知識講座及技能培訓,開展“比趕超”教材業(yè)務技能比賽,提高教材管理人員業(yè)務技能水平。實行“傳幫帶”,由具備豐富工作經驗的老同志,將知識與技能手把手地傳授給新同志,使得新同志盡快熟悉本職業(yè)務,通過努力成為所從事領域的業(yè)務能手和專家[4]。
四、結語
總之,教材管理工作是高職院校的一項基礎工作,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只有改變教材供應模式、管理模式,實現教材管理手段信息化,建立和完善教材選用、監(jiān)督、評價機制,并提高高職院校教材管理人員素質,才能實現高職院校教材管理創(chuàng)新,解決目前教材管理存在著諸多問題,促進高職院校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艷.新時期高校教材供應模式的探討[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2] 李強.高校教材配送分發(fā)模式的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
[3] 卜子駿.高校圖書館教材樣本資源建設的探究[J].大理學院學報,2011,(5).
[4] 吳瑞珍.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與館員素質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
[責任編輯 陳 鶴]
收稿日期:2012-10-24
基金項目:山東省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立項課題“高職院校教材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2012ZCJ178);2012年度聊城職業(yè)技術學院科研立項重點課題“圖書館通過網絡拓展服務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2012LZYR01)
作者簡介:李正大(1982-),男,山東聊城人,助理館員,從事教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