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鄉鎮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近些年來,鄉鎮企業員工不斷離職,人員緊缺成為了制約鄉鎮企業發展的瓶頸。分析鄉鎮企業員工離職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員工離職傾向對策模型。
關鍵詞:鄉鎮企業;離職;原因;對策;員工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1-0132-02
自1979年以來,中國鄉鎮企業的工業總產值以年均23.9 %的速度增長,但是鄉鎮企業員工不斷離職制約了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鄉鎮企業的員工大都來自于當地,這一現狀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在近些年發展的過程中,由于企業員工的不斷離職,給鄉鎮企業的生產造成了巨大的生產成本,制約了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探討影響鄉鎮企業員工離職的因素,解決鄉鎮企業員工離職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
一、影響鄉鎮企業員工離職傾向的因素研究
(一)企業環境
1.企業文化與員工離職傾向。在企業管理方面來說,企業文化引導人力資源管理,協調員工的個體差異,激勵員工積極進取,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然而,鄉鎮企業一般在其發展過程中有限的資源更多傾向生產和銷售方面,所追求的目標更強調利潤和有形資產的增長,疏于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的員工沒有凝聚力,缺乏集體精神,很容易造成員工離職現象的發生。
2.企業薪酬與員工離職傾向。由于鄉鎮企業固有的條件約束,其薪酬一般比較低。而鄉鎮企業大都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比較大,員工如果在所在企業得不到理想的報酬,很有可能會離職。
3.組織氛圍與員工離職傾向。鄉鎮企業在組織上的裙帶關系導致家族式的管理方式,鄉鎮企業的HRM具有較強的個人情感色彩,員工的錄用、晉升、辭退不規范,致使員工隊伍的不穩定,對企業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另外,多數的鄉鎮企業單純以物質刺激為主,員工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很容易會產生離職意向。
(二)員工特質
1.員工的特殊身份與離職傾向。由于鄉鎮企業的員工大都來自于當地農民,大都數員工并沒有放棄自己的耕地,所以他們有著雙重身份,一個是種地農民,另外一個是企業員工。這種雙重身份表明,員工在顧及企業工作的同時,還要念及家里的農業生產,一旦農忙,員工就會選擇從事農業生產,在農忙時間過長的情況下,員工就會有離職傾向。
2.員工的心理特征與離職傾向。大多數鄉鎮企業的員工都根深蒂固于傳統農業生產的氛圍與環境之下,受傳統的封建思想影響,這些員工的心理多少帶有農業文明的特征,具有相當大的局限性。而鄉鎮企業生產則屬于現代工業文化形態。農業社會是以人緣和情緣為依據的社會,而工業社會是依據共同價值觀而結合的社會,要求從理性出發,對人對事依據同一價值參照體系。這種文化沖突從本質上決定了以農民為主體的鄉鎮企業員工不能很好地融入工業文明之中,他們不能適應企業的生活、生產、組織、制度等,從而發生離職現象。這是現代企業文化與傳統的農業生產文化 矛盾研究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
3.員工的個人素質與離職傾向。以農民為主體的鄉鎮企業員工,大多數文化素養不高,甚至有相當多的員工只有小學文化,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集體精神,沒有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所以很容易出現員工離職現象的發生,這也是鄉鎮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點關注話題。
(三)社會環境
1.政策環境與員工離職傾向。政府對鄉鎮企業員工的重視力度也影響著員工的離職傾向。這主要體現在鄉鎮企業大多數制度不健全,政府相關部門是否能合理引導鄉鎮企業確定薪酬制度、醫療保險制度、福利制度、工時制度等以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直接關乎著鄉鎮企業員工的離職傾向。
2.大眾心理與員工離職傾向。個人的行為決策很容易受到大眾心理的影響,鄉鎮企業的員工大都來自于農民。通常在農村有一種“出去闖一闖”的觀念,所以很多員工受這種思想的導向,甚至已經在工作了的員工都愿意放棄現在的工作,“出去闖一闖”,從而發生離職現象。
我們可以用圖示來表示影響員工的離職傾向因素:
二、關于鄉鎮企業員工離職對策模型的構建
(一)企業環境方面
1.做好企業文化建設。鄉鎮企業應該高度重視企業的文化建設,建立企業與員工共同文化體。引導員工樹立科學的價值觀,使員工牢固樹立集體精神與歸屬感。一旦企業的文化氛圍形成,員工的凝聚力就會得到提升,在企業處于困境之時,他們不會選擇離職而是會齊心協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所以企業文化建設相當重要。
2.合理制定薪酬制度??紤]到自身的實力和實際條件,鄉鎮企業應制定一套有自己特色的靈活的薪酬制度,一般可以采取“底薪+獎金”的模式:“底薪”可以與企業原有的薪酬制度統一,基本上差距不大,有利于保持穩定性;而“獎金”則可以根據工作性質和人才層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計量標準和評價方式,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兼顧公平效率。
3.完善組織運行方式。鄉鎮企業要制定合理的人才晉升制度,可采用績效評估制度??冃гu估是根據一定的目的、程序,采取一定方法對員工的工作績效給予評定,以便形成客觀公正的人事決策的過程。有效評估體系的確立,一方面能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在企業中形成一種公平競爭的氛圍,激勵員工奮發圖強,另一方面能及時地發現企業的優秀人才。
(二)員工自身方面
1.革新觀念。由于現代工業文明與傳統的農業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員工必須要革新觀念,與時俱進。員工應該要不斷的學習、接受新思想,使自身能夠適應現代企業生產生活、組織制度、運行方式等,從而節約企業的生產成本。
2.自主學習。由于鄉鎮企業員工自身條件的制約,大多數員工的文化素質不高,所以員工除了學習基本的技能之外,還應該加大對自身的思想素質的學習與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歸宿感與集體精神,更好地為企業生產服務。
3.明確定位。由于鄉鎮企業員工的雙重身份特征,這就必須要求其對自身有一個明確的定位——企業的員工。作為企業的一份子,就必須要約束自己的行為方式,要全心全意地為企業、為集體盡一份力,促進企業的發展。當然,這也不是說讓員工放棄農業生產,而是要顧全大局,合理安排,在不影響工作的同時去完成農業生產?,F今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農業在人員方面需求大減,很多事情都可以由機器來完成,這也為解決企業員工離職問題奠定了一些基礎。
(三)社會環境方面
1.加大政策支持。政府相關部門要深入調查,了解員工的生產生活狀況,主動面向企業開展用工指導,提供政策咨詢、業務指導和相關服務,引導企業根據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和自身經營狀況,合理確定薪酬;幫助企業合理制訂全年用工和崗位培訓計劃,建立健全企業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以及勞動合同制度,保障員工合法權益。
2.運用媒體宣傳。現代媒體宣傳對大眾的心理具有很大的導向作用,要合理利用媒體宣傳,引導員工樹立科學價值觀。就上所述的針對員工“出去闖一闖”的觀念,可宣傳“為家鄉獻策獻力”、“心系家鄉發展”等。
參考文獻:
[1] 張婷婷,楊靜.鄉鎮企業戰略入力姿源管理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6,(1).
[2] 陳孝勝.鄉鎮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對策研究[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6,(2).
[3] 鐘金霞.鄉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研究[J].大學時代:下半月,2006,(9).
[4] 孟慶菊.鄉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探討[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6,(3).[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