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技術型、管理型、專業型的綜合性技術人才,為高素質勞動者和初中級專門人才提供后備力量。加強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中職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對于幫助中職學生成人成才有著重要意義。從兩個方面論述中職學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現狀,對當前中職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采取的對策。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1-0320-02
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命脈,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加強對新形勢下中職校學生思想狀況、存在問題及其原因的分析就顯得格外重要。
一、中職學生思想行為的現狀與問題
中職學生思想行為許多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互助和團隊精神,目前違規違紀違法事件如打架時有發生,大多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發展起來的,有時一個眼神、一句玩笑或是無意的一個小碰撞都可以引發積怨,甚至大打出手,有些事件甚至最后演變成刑事傷害案件。這些現象發生之后,作為當事人卻渾然不知其行為是否構成違法。這種狀態造成學風不正,學習缺乏必要的毅力及意志,遇到學習或生活上的困難輕易萌發退意,厭學現象較為普遍,成績逐年下滑,補考面廣。總結起來,中職學生思想行為有如下幾個普遍的問題:
(一)政治、道德、法律意識淡漠,缺乏理想信念
少數學生對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等內容知之甚少,對社會上出現的的一些問題片面或錯誤理解,缺乏理想信念。部分學生不學法、不懂法、不守法,處理問題感情用事,不考慮后果,違法犯罪學生時有發生。一些學生人生價值取向有偏差,片面追求自我價值,認為經濟建設就是掙錢第一,追求享樂主義,擺闊氣,高消費,不求上進,對社會缺乏熱情和責任感。部分學生文明修養缺乏,對是非、善惡、美丑界限不分,對自己的不文明行為肆意放任,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觀念淡薄。
(二)個人主義盛行,集體觀念淡薄
不少中職學生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癡迷網絡、尋求刺激,遇事時考慮更多的是別人應該為我做些什么,很少考慮自己應該為他人和為社會做些什么,過分追求個人的享受及名利,極少考慮自身的責任和集體的利益;同時愿意接觸西方社會的各種思潮和觀點等。
(三)人際關系的正確認識與處理能力較弱,易走極端
中職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極端原則之一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互助意識和團隊精神,無論什么事情或行為,都以自己的喜好作為判斷的基本標準,面子觀念重,老子天下第一。如同學間互相撞了一下,必須說“對不起”,否則就沒完沒了,嚴重者慢慢演變成群毆事件。對待同學、師長,喜歡戴有色眼鏡,缺乏理解與溝通,要么清高自傲,要么嫉賢妒能,鄙視弱者,私下里胡亂議論,造成班級之間、同學之間不團結。這是一種典型的自私心理表現,此外這也會極大地影響團隊目標的實施,危害性較大。
二、中職學生思想行為狀況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環境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高速發展。但中國的制度還不太健全。文化市場監管力度不大,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在市場上流行。中職學生經常出入娛樂性網吧,在網上聊天交友、玩游戲,加上學生自控力差,使得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另外,社會上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中職學生。
(二)家庭教育的失當
父母是學生最早的老師。因此,家庭教育對人的影響是長遠的,甚至是終身的。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家長一般比較溺愛孩子,出現問題時部分家長又采取粗暴壓制的教育方式。缺乏與子女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有些孩子本身就生活在一個不健全的家庭,如父母離異、家庭不和、留守兒童等。另外,某些家長本身不自覺的不良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使學生產生不良行為有“合理感”。 同時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人認為報考中職低人一等。而受傳統觀念影響最嚴重的是家長,他們認為腦力勞動才是體面的工作,報考“普高”上大學才有面子。一些愿意從事一技之長的學生,也迫于輿論的壓力,不得不報考普高,從而壓制自己個性的發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論點在一些人的頭腦里還根深蒂固。
(三)政治課教育不夠重視
目前中職學校所招的學生是初中畢業生,在初中階段,學校對政治課不重視,學生對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鄧小平理論等內容知之甚少,加上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力,片面追求學習成績和升學率,隨意處分學生或隨意不讓學生參加中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隨著改革開放、信息時代科技的突飛猛進,學生接觸社會越來越廣泛,這給學生學習新知識、獲取各方面信息創造了廣闊的空間,提供了嶄新的娛樂生活方式。但隨處可見的不良書刊、渲染色情或暴力的錄像、網吧、游戲室及社會各種腐敗現象,也給學生造成了不良影響。
三、加強中職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和措施
針對當前中職校學生的思想狀況,必須進一步加強中職學校學生政治思想工作,重點應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建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學校、家庭、社會雖然是相對獨立的實體,但彼此又是相互聯系的。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各有優勢。只有將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教育功能。對于職業教育,隨著改革開放,國家越來越重視。對進入中職學習的學生,有很多方面的優惠政策。但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對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民眾認識不夠,還是認為只有讀普高升大學才有前途。政府應加強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使民眾對職業教育有進一步的認識。媒體也應擴大對職業教育的宣傳。另外,政府應依法為學校周邊打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作為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小學教育、初中教育工作者,從小就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從小對職業教育有所認識,對自己的特長有所了解,以便初中畢業時,選定自己理想的專業。學校與家庭應多聯系,定期召開家長會,教師對家庭進行走訪。學校是教育的主體,家庭配合,社會起協調作用。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二)堅持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對學生的科學管理結合起來,形成良好的校風
堅持把做過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對學生的嚴格管理結合起來,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這是因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也不是萬能的,建立必要的制度,采取必要行政措施,也是一種教育形式,是思想政冶教育的一種輔肋手段。如對個別嚴重違反學校紀律的學生,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能起到懸崖勒馬的作用,對其他學生也等于敲了一次警鐘。同時,要不斷抓不良傾向的苗頭和突出性的問題,對學校某一時期出現的歪風邪氣和不良傾向,學校通過全校大會、國旗下的講話或主題班會等形式,旗幟鮮明地予以反對,決不能任其發展。如個別學生帶頭起哄,個別學生違反規定打麻將,個別學生違反規定在宿舍亂拉電線使用電器等,學校有關部門部要迅速進行調查了解,并采取果斷的措施,盡快解決問題,把不良的現象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以免出現不良的后果。總之,要把中職學校要管理好、教育好目前狀況的中職學生,首先要接納他們的“問題”和“困難”,在其接納的基礎上理解他們、尊重他們;其次,要用博大的仁心、耐心和責任心并采用多種形式的活動去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幫助學生建立自尊;另外,要制定科學、嚴謹、易行的校紀校規,并充分利用好學校的制度、執行好校紀校規;形成人人遵守的良好校風。
3.利用有效載體,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加強法制、道德教育
中職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尚未成熟,加上其處于特定的學習生活環境與社會接觸較少,人際交流相對簡單,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還尚未完全形成,其辯別是非和控制自己的能力較弱,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容易受不良思想和行為方式的影響,大量事實表現,缺乏法制觀念和是非觀念是青少年迷失方向、入岐途的重要原因。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道德、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他們真正懂得善與惡、高尚與卑鄙、光榮與恥辱。同時要建立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不僅有利于控制情緒、抑制行為、陶冶情操、美化心靈,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修養,對育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一方面要強化師生的環境育人意識和參與意識,要在學生積極開展做文明學生、評文明寢室、爭文明班級、創文明校園活動,調動師生參與校園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依規治校,通過學校各部門齊抓共管、綜合治理,創造良好的校園育人環境。
四、結語
中職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務艱臣,要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他們培養成為具有較高政治素質和文化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羅俊忠,李君霖,彭夢溪.中職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08,(22).
[2] 歐陽美書.試論新時期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2).
[3] 曹淑蘭.淺談中職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4).
[責任編輯 陳 鶴]
收稿日期:2012-09-18
作者簡介:鄭秀紅(1969-),女,廣東陽江人,政工干部,館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