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各方對黃金價格未來走勢爭論不休,一度被看做是避險保值最佳投資品的黃金是否走下“神壇”尚無定論,更枉提持續12年的黃金大牛市已經終結。
仿佛在一夜之間,黃金市場完成了一輪“牛熊轉換”。既4月12日暴跌4%之后,15日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再度大跌近10%,創下近30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黃金價格斷崖式下跌緣由黃金ETF拋售狂潮,在連續跌破1500美元、1400美元重要關口更引發了市場非理性恐慌。
眼看原來高高在上的金價放下架子,世界各地實物黃金開始供不應求。在一些亞洲城市,特別是中國和印度,人們開始搶購黃金,他們甚至擔心商店里的黃金會斷貨。而在電子交易系統,投資者在賣出巨量的黃金。對于中國紛至沓來的實物金搶購現象,有媒體戲稱黃金消費者與投資者來自不同星球。
黃金多空論
“黃金的時代已經終結”。繼高盛等國際投行唱空黃金后,法興銀行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也指出,由于美國經濟的增長,帶動實際利率回升的預期以及美元弱勢的改善,對黃金市場而言,利率走高、美元走強或成為開啟一個長期熊市的“完美風暴”。
從歷史情況看,金價可能還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據Bespoke投資集團統計數據顯示,此輪拋售之前,金價在自1975年以來的13次熊市中的平均跌幅為31.6%。當一種資產價格從近期高點回落至少20%通常就被視為進入熊市。而目前,黃金價格已從2011年觸及的紀錄高位下跌了28%。
有分析認為,投資者不應該擔心黃金暫時的壓力。這次的下跌與實物市場毫無關系,因為黃金還有大量需求。紙黃金市場不是真正的市場。到了不遠的將來,紙黃金持有者會醒悟,意識到自己持有的是一文不值的紙片。那時,全球會發生史上最大的一場逼空,因為恐慌的投資者會購買實物,金價將爆炸式上漲。
天一金行高級研究員肖磊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市場對黃金是否進入熊市還存在較大爭議,判斷金價轉入熊市的證據仍然不夠充分,但比較確定的一點是,黃金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弱勢。
他指出,雖然黃金有工業需求和消費需求,但近年來投資性需求對黃金價格的影響處于主導地位,目前的數據顯示機構投資者的做空倉位處在歷史高位,空頭能量還需進一步釋放,因此黃金繼續下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另外,黃金大跌之后的復原需要一定時間,投資者的信心也需重振,短期內的弱勢反彈難以有效持續。
肖磊認為,三個原因下調今年黃金價格預期:1、爭議嚴重的市場往往充滿投機,黃金市場已經成為多空博弈市場,高點拋盤者大于低位接盤者,要恢復元氣尚需時日2、除美元之外,其他貨幣無論如何貶值,短時間內已無法影響到金價;3、黃金ETF主力基金缺少資金加倉。
策略需調整
在過去12年的黃金牛市里,每逢金價下跌,我們都能聽到實物黃金被瘋搶的新聞。在黃金價格連續上漲的過程中,很多投資者都養成了見低價就買進的慣性。這樣的買人方式在過去的幾年中也的確有效。但是在新的市場環境下,低價就買的做法大概率會讓投資者越套越牢,最終帶來巨大損失。因此,不如逆轉牛市思維,形成見高價就賣空的投資習慣,或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得到較好的收益。
Kffco評論員Sam KiNey認為,普通投資者需要學懂之后止盈離場的重要性。因為市場風向不好判斷,在投資中有時亦會判斷錯誤,所以在這情況下應該想好應變方案。極為重要的是專業投資者及交易員都會有第二個計劃作后備,清楚知道在何時沽倉離場。盡管黃金有12年風光的歲月,普通投資者必須接受黃金市場最近不斷改變,應該根據市場的情況來調整對市場的看法及投資組合。
在黃金牛市中,可以看到很多評論員曾提及黃金會上漲至每盎司2000美元,甚至是5000美元,卻甚少提到退出策略,也就是當價格下跌時,投資者會趁低買人,事實上,當價格下跌至某個特定價位時離場,這個策略才是正確的。
投資者在特定價位離場,這個價位一定是市場讓投資者失去信心,他們會盡快沽倉離場,避免蒙受災難性的損失。“因為黃金可能上漲至每盎司2000美元,所以我不會沽倉離場”這是一個愚蠢的做法,做以上愚笨事情的人很快便會跟他的資金說再見。
肖磊亦認同他的觀點。他認為,雖然黃金白銀非理性下跌行情不可持續,投資者可以選擇抄底,但必須輕倉,資金占用量不得超過30‰投資的第一規則是風險管理。持續持倉而不會離場的是沒有妥當管理風險,所以我們要謹記如果心目中沒有特定止蝕價位的話,請不要持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