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今年44歲,是一家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在平時,他的工作非常忙,經常加班到深夜。從半年前開始,張先生經常出現后腦勺疼痛不適的癥狀。他擔心自己患了什么慢性病,便到醫院找了幾個科室的醫生進行診治。然而,不同科室的醫生為他做出的診斷都不一樣。骨科醫生在為他進行頸椎X光片檢查后,發現他患有頸椎骨質增生,認為他的頭痛是由頸椎病引起的。內科的醫生在為他進行血管超聲檢查后,發現他患有動脈硬化,便認為他的頭痛是由頭部血液運行不暢導致的,于是給他開了不少活血化瘀的藥……半年來,張先生又是吃藥,又是打針,但頭痛反而越來越嚴重了。如今,不管他加班不加班,身體累不累,頭痛都會發作。而且,他的病情因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已經從原來偶爾發生頭痛發展為幾乎天天都會發生頭痛。張先生來我科進行檢查后,筆者根據他的檢查結果和他對自己病情的描述,判斷他患的是緊張型頭痛。于是,給他開了一些多塞平片,囑咐他每天晚上睡覺前服用,第一個星期每天服一片,第二個星期每天服兩片。兩周后,張先生來門診找我,并高興地告訴我,他的頭不疼了,睡眠質量也好了,后腦勺的“繃緊感”也沒有了。
緊張型頭痛又叫肌收縮性頭痛,是臨床上極為常見的一種病癥,其發病率與感冒相仿。該病患者可因頸、頭、面部肌肉持續性收縮而產生頭部疼痛感、壓迫感和沉重感,有時還會出現頭部“緊箍感”。緊張性頭痛患者常會因工作壓力過大或學習過于緊張而發病,在出現激動、生氣或焦慮等情緒時其病情可進一步加重。此外,工作時間過長、使用電腦或低頭寫字的時間過長,打麻將時間太久都可引起頸部和枕部(即后腦勺)疼痛不適。臨床實踐證實,緊張型頭痛具有以下特點:①發病部位呈雙側對稱性,很少會在單側頭部發病。最易發生緊張型頭痛的部位是太陽穴、顳部、額部和枕部(即后腦勺)。②疼痛不劇烈,患者常有一種頭部被繩子、布帶箍緊的感覺。由于疼痛程度較輕,此病患者通常不需進行藥物治療。③不會引起惡心、嘔吐、怕光、怕吵、想睡覺等伴隨癥狀。④頭疼發作的時間不確定,短則半個小時,長則7天以上。大多數緊張型頭痛患者的臨床表現都非常典型。但醫生在對其進行診斷時,仍會要求其做一些輔助檢查,以便排除可能存在的頭部腫瘤、腦血管畸形等嚴重疾病。
緊張型頭痛患者的病情一經確診,治療起來就非常簡單。當頭痛發作時,患者只需進行適當的休息、洗個熱水澡或進行頭部按摩就可以使頭痛緩解。如果上述療法無效,此病患者也可服用1粒止痛片來迅速緩解頭痛。患者的緊張型頭痛若已轉為慢性頭痛(頭痛持續半個月以上),應使用抗焦慮、抑郁類藥物(如阿米替林、多塞平等)進行治療。此外,緊張型頭痛患者還可因局部肌肉疲勞或發生慢性筋膜炎而出現后枕部、太陽穴處肌肉壓痛的癥狀。此類患者只需服用一些可放松肌肉的藥物或做一下局部按摩,便可改善不適的癥狀。
令人遺憾的是,盡管緊張型頭痛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都很簡單,但依然有很多這類患者得不到正確的診治,使其緊張型頭痛轉變為慢性頭痛,長期受到頭痛的折磨。可見,人們在出現頭痛時,不要想當然地把“頸椎病”、“腦供血不足”等“帽子”往自己的頭上扣。大量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頸椎骨質增生是一種頸椎的退行性改變。人的頸椎從20歲以后就會開始老化。絕大多數中老年人在進行X光片檢查時都會被查出有頸椎骨質增生,但不一定會出現不適的癥狀。只有當頸椎骨質增生嚴重到一定程度,壓迫到臨近的血管和神經,引起一些特定的癥狀時,才會被診斷患有頸椎病。此外,很多臨床醫生還習慣將頭痛歸因于“腦供血不足”,這也是一種偏頗。你的頭痛是否原于“腦供血不足”,要看檢測結果,不能想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