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證券投資基金業治理的中國實踐、國際經驗及政策建議

2013-01-01 00:00:00袁江天
金融理論探索 2013年2期

摘 要:在中國現行基金運作模式下,證券投資基金業的治理問題,包括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和基金的治理問題。借鑒歐美發達國家公司型基金治理的經驗,我國應改變重基金管理公司治理,而輕基金治理的現狀,努力通過立法推出公司型基金,完善中國基金組織模式,保護基金投資者利益,不斷創造條件、營造競爭優勢,實現中國共同基金業的大發展。

關 鍵 詞: 投資基金;治理;契約型基金;公司型基金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13)02-0052-06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投資基金肇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1991年7月經中國人民銀行珠海分行批準,珠海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發起成立的“珠信基金”成為中國設立最早的投資基金 [1] 。當時的投資基金投資方向不一,并非單一的證券投資基金,直到1997年11月《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發布,中國公募證券投資基金業才真正有了規范發展的法規基礎。至此,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通過引進消化西方發達國家基金業的制度體系,建立了保障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規范發展的三大基礎性制度基石——“組合投資、信息披露、資產托管”,保障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在與證券、信托等其他非銀行金融行業的生存競爭中,贏得了長跑優勢與規范發展的聲譽,成為惟一沒有被監管機構實施全行業清理整頓的金融行業。目前這三大基石已逐漸成為中國資產管理經營活動的操作規范。特別是2004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的正式實施,使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有了規范與發展的根本大法。該法確立了證券投資基金業的法律地位,構建了發展的制度框架,制定了市場的基本制度,完善了市場主體的準入和約束機制,加強了對投資者的法律保護, 完善了監管機構的執法機制和手段, 為行業的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無疑, 此時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在與其他金融行業的比較中贏得了制度優勢, 并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在2006~2007年的大發展奠定的堅實的基礎。

但隨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三大制度基石在證券業資產管理及信托投資等金融行業中的廣泛推行,證券投資基金的比較性制度優勢已不復存在或不再明顯。同時,伴隨著作為證券業基礎投資市場的中國股票市場一級市場的加速擴容、 二級市場股份全流通、產業資本加入競爭、金融綜合經營競爭、監管套利競爭以及近年股價指數的陰跌不止, 在做空機制并不完善的二級市場中, 不僅股市缺乏賺錢效應,基金凈值縮水嚴重,基金投資者大多虧損累累,而不少大型基金管理公司本身卻獲得較高的盈利水平, 社會對基金行業的怨言與媒體的負面渲染使基金業廣受詬病。 這不得不促使我們深入思考我國現行基金治理結構及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結構。

基于此, 本文在對國內現行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結構進行深入剖析的基礎上, 通過對歐美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結構的考察和比較分析,尋求改善國內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的對策,希望通過對基金投資者利益的有效保護為中國基金業發展贏得新的基礎性的制度優勢。

二、證券投資基金業治理的中國實踐

(一)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治理的主要法律法規體系

1997年11月14日,經國務院批準,當時的中國證券委員會正式發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該辦法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的規范發展奠定了法規基礎。1998年3月5日, 我國首批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3月27日基金開元、基金金泰兩只封閉式基金成立,標志著規范意義上的中國公募證券投資基金正式啟航。2000年10月,中國證監會頒布《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次年9月5日,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我國首只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證券投資基金”正式獲準發行,標志著我國證券投資基金進入了以開放式基金為主的新的發展階段。2003年初正式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內部控制指導意見》。2004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正式實施,中國基金業有了規范發展的根本大法。并在隨后的2004年7月1日正式實施《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2004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任職管理辦法》,2005年初正式實施《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管理辦法》,2006年5月8日發布并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督察長管理規定》,2006年6月正式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治理準則(試行)》,2007年5月23日正式實施《中國證券業協會會員投資者教育工作指引(試行)》,2008年9月12日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證券投資基金估值業務的指導意見》,2009年4月1日正式實施《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管理人員管理指導意見》,2011年8月3日發布并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導意見》,2011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等等。

上述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的主要法律法規體系構成了目前中國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包括基金管理公司股東、基金管理公司、托管人、基金投資者、基金本身在內的所有基金業務當事人的行為都必須符合以上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治理問題分析

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的法律法規體系框架下,在中國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的經營中,實際運作的主要節點包括:(1)以券商或信托公司為主的機構合資成立有限責任制的基金管理公司;(2)基金管理公司設計并向中國證監會報批基金產品;(3)基金管理公司主要通過銀行的渠道網點向基金投資者發售基金產品;(4)與基金管理公司協議承銷代銷基金發行的主渠道銀行成為基金成立后的托管銀行,負責基金資產的托管;(5)基金管理公司指派旗下雇員作為基金經理負責基金資產的投資管理運作;(6)基金管理公司通過屬下的部門機構(一般稱為運行保障部或基金事務部)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如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等)對基金份額進行登記、估值,并確保與托管銀行對賬無誤;(7)基金管理公司在與托管銀行對賬無誤后公開發布基金凈值(每個交易日);(8)基金投資者以所登記持有的基金份額和基金管理公司所公布的基金凈值為依據進行基金份額的申購或贖回;(9)托管銀行通過基金管理公司的劃款指令劃付基金申購款、贖回款、分紅款及管理費、托管費等;(10) 基金管理公司股東通過基金管理公司股東會、 董事會、監事會對基金管理公司進行股權管理、管理層選擇及年度分紅決定;(11) 基金管理公司根據監管機構的要求定期向社會公布公募基金的資產組合投資管理報告(季報、半年報、年報等);(12)基金管理公司根據市場狀況及旗下基金產品情況重復以上第二至第十一環節,發行及管理新一只基金產品。

由以上基金運作環節可見, 在中國現行的政策法規下,所有的基金均屬于所謂契約型基金,即通過基金管理公司(發起人)發行基金份額的方式來募集資金。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人,受托人)依據法律、法規和基金合同的規定負責基金的經營和管理運作;托管銀行(托管人、受托人)則負責保管基金資產,執行基金管理公司的有關指令, 辦理基金名下的資金往來;基金投資者(委托人)通過購買基金份額,享有基金投資收益。在契約型基金的利益相關人關系中,基金投資者是委托人, 基金管理公司與托管銀行是共同受托人。基金管理公司既是發起人,也是管理人和受托人,成為整個基金管理運作的核心,在基金契約關系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

可以看出, 證券投資基金公司的治理與其他傳統意義上普通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模式有著巨大差異。 其主要原因在于以有限數額投入的股東資本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可以管理無限額度且賬戶相互獨立的基金資產。基金業幾乎所有的治理問題都是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在中國現行基金運作模式下,證券投資基金業的治理問題,包括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和基金的治理兩個層面的問題。

基金管理公司作為中國現行基金運作模式中的核心角色,其現行治理框架受2006年6月正式實施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治理準則(試行)》的規范。通過作為機構投資者的股東方、董事會、獨立董事、管理層各自維權履職來達成治理合規的均衡,并由監管機構來監督檢查執行;而基金治理只是由基金合同(契約)來規范,體現的是合同自治。本來基金持有人大會是基金治理中代表基金投資者利益的法定組織,但由于持有人在地理上和份額權利上的極度分散,廣泛存在的“搭便車”問題、信息不對稱問題使基金持有人大會幾乎形同虛設。基金治理中還有一對重要的關系,即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人)與托管銀行(托管人)之間的關系。基金托管人在基金成立運作中對基金管理人能起到一定的復核、提醒、監督作用,基金運作基本上由居于核心角色的基金管理公司決策。但在中國目前的金融發展階段和金融業結構中,銀行憑借天然的國家信用掌握著客戶資源,基金的銀行主渠道代銷承銷模式使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在基金發行上受制于托管銀行,托管銀行也憑借其渠道優勢,在與基金管理公司的合作中不斷提高要價,除正常從基金資產中支付的托管費之外,還向基金管理公司要求基金首發的一次性獎勵和基金成立后的基金管理費分成,基金管理人與托管人的關系幾近扭曲,這也是基金契約所有利益相關人治理關系扭曲的反映。基金管理公司在治理與激勵問題上主要受股東的制衡,但其基金業務的治理與激勵則主要受托管銀行和基金投資者利益訴求的制衡。如果股東不滿意,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層地位受威脅;如果托管銀行不滿意激勵與管理費分成方案,基金發行便須另辟蹊徑;如果基金投資者不滿意,業務發展受影響。在這一問題上,基金管理公司股東、管理層、托管銀行、基金投資者存在著激勵相容的關系,但同時又存在利益沖突關系。

在現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治理模式下,其問題突出表現在:(1)基金管理公司治理與基金治理不完全協調, 基金投資者利益優先的行業治理原則失去了堅實基礎。 基金運作實踐中可能出現公司股東通過各種形式干預具體經營, 并將股東利益凌駕于基金投資者利益之上, 基金管理公司經營獨立性受到干擾。(2)基金監管上,重基金管理公司治理,而輕基金治理,或者說基金治理強度不夠。(3)以人力資本為核心資本的證券投資基金業, 在股權設置上卻沒有考慮人力資本的地位。(4)基金管理公司與托管銀行在收入費用關系上幾近扭曲, 不符合勞有所得的收入原則, 甚至也不符合誰收入誰納稅的稅收原則。(5)基金持有人大會作為基金投資者利益代言人的法律地位與其實際能力嚴重不匹配, 結果呈現有心無力的狀態。(6) 基金管理公司董事會的獨立董事,其法定職責是維護基金投資者利益,但隨著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數量的增多, 以及原本就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使獨立董事對這一法定職責也是有心無力。(7)媒體,特別是新興媒體作為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治理中的一個環節, 出于其自身吸引眼球的激勵需要, 存在不少不合實際對基金行業的負面渲染。(8) 國內清一色的契約型基金組織模式,不利于不同基金治理模式的競爭與相互學習, 最終不利于基金投資者利益的切實保護。

三、公司型基金治理與發展的國際經驗

公募證券投資基金按組織形式劃分, 主要包括契約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兩類。如上所述,由于我國目前的證券投資基金是清一色的契約型基金, 而契約型基金在基金治理與基金管理公司治理上出現的種種問題, 促使我們將目光轉向國際上的公司型基金。 希望通過對歐美發達國家公司型基金治理的經驗及其發展歷程研究, 得出有益于中國基金業治理與發展的可資借鑒之處。

(一)公司型基金治理的美國經驗

1. 公司型基金運作的美國實踐

美國作為全球證券投資基金業最為發達的國家, 同時也是公司型基金最為普遍的國家。 美國在《1940年投資公司法》頒發實施后,開始在證券投資基金業中實行公司型基金這種基金組織模式, 其目的是解決20世紀上半葉存在于美國共同基金業中的基金管理人的權利濫用, 其中包括過高的費用水平、不適當的證券估值、誤導性宣傳和會計操縱。在公司型基金組織模式下, 基金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基金,成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基金公司,基金投資者成為基金公司的股東,享有股東權,按所持有的股份承擔有限責任、分享投資收益。基金公司通過股東大會,選舉成立董事會,代表基金投資者(股東)利益,負責基金的獨立監督管理,對基金公司的管理進行獨立的監督檢查。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04年6月23日,美國證券和交易委員會(SEC)以3比2的投票通過了《投資公司法》修正案,并最終得到法院的明確支持。該修正案旨在提高基金公司董事會的獨立性和有效性,要求基金公司董事會中75%的董事必須是獨立董事,并且董事會主席應由獨立董事擔任。所有基金公司必須在2006年1月5日前達標 [2] 。

在公司型基金這種組織模式下,每個基金都有投資者選舉出來的、獨立的、受法律保護的董事會。董事會行使以下職權:(1)批準基金公司與基金發起人和基金分銷商的合同;(2)評估并批準支付給基金發起人及其附屬機構的費用,包括投資顧問費和基金分銷費;(3)選擇基金獨立公共會計師,并決定會計費用水平;(4)證券關聯交易監督;(5)連帶責任保險政策的評估;(6)特定證券的估值;(7)批準基金托管合同;(8)批準基金職業規范。等等 [3] 。作為基金治理關系的核心角色,董事會最重要的決策就是在外包包括投資管理、基金分銷、基金運營、資產托管和基金會計在內的所有基金管理活動中,選擇合適的公司來提供相應的業務管理服務。比如在投資管理方面,雖然實際上可能性極小,但在原則上富達基金管理公司的麥哲倫基金(Fidelity’s Magellan fund)的董事會擁有將基金投資管理權轉交給先鋒基金管理公司(Vanguard)管理的法定權利。而在實際上,基金公司董事會一般會選擇最初發起設立基金并建立基金公司董事會的那個發起人作為基金投資管理人。盡管在過去30多年里只出現了三起基金公司董事會中止合約并更換基金管理人的案例。而包括基金發起人CEO以及基金經理的選擇、報酬、解雇在內的其他事項,則由基金發起人管理層或其董事會決策,與基金公司獨立董事沒有直接關系。證券選擇則由作為基金發起人雇員的基金經理來決策,也與獨立董事無關。盡管基金公司獨立董事幾乎從不主動中止與基金發起人和其他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合同,但他們每年都要與基金發起人和其他服務提供商進行費率協商。《1940年投資公司法》賦予了獨立董事在費率設置上的一個特別角色,那就是所有的顧問合同、分銷合同及其相關費率都必須得到大多數獨立董事的同意。通常,由基金發起人首先向獨立董事提交一個合同和費率方案, 獨立董事通過與其他可比基金費率方案的比較和向獨立法律顧問的咨詢來評估費率方案的合理性, 然后由基金公司董事會決定是否批準或要求重新修改合同條款。

由上可知, 在公司型基金的治理模式與運作實踐中,利益相關方包括:基金發起人、投資者(股東、委托人)、基金公司、基金公司董事會(基金公司股東的信托人)、基金公司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享有有別于非獨立董事的特別職權,并有人數比例要求)、基金管理公司(投資顧問、受托人)、基金承銷(分銷)商、托管人、獨立公共會計師、基金運營服務商,等等。他們相互之間的工作關系中也包含了相互制衡的治理機制。

2. 公司型基金治理結構分析

在分析公司型基金治理結構之前, 由于我國目前的基金都是清一色的契約型基金, 這里有必要特別注意在公司型基金中“基金公司”與“基金管理公司”的區別,避免混淆。厘清二者的區別,有助于我們對公司型基金的治理結構有更清楚的認知。由于在契約型基金中并沒有“基金公司”概念,一般將“基金管理公司”也簡稱為“基金公司”。但在公司型基金中,基金公司就是指由基金投資者(也即股東)將其投資基金化、股份化、公司化之后的基金,其一般為股份有限公司,但與一般股份有限公司不同的是,基金公司在組織結構上只設立由較高比例獨立董事組成的董事會, 并無監事會等治理組織以及管理層等經營組織。美國學者稱之為“公司變異”。在這一組織模式下,基金投資者內化為基金公司股東,基金財產演變為公司財產, 公司型基金的治理也演變為以基金公司董事會為核心的公司治理模式。

在公司型基金的治理模式, 除了像契約型基金一樣, 包含了基金治理結構與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結構兩個層面之外, 還包括了基金公司治理結構第三個層面, 這也是公司型基金與契約型基金在治理結構上的重大差異。其中,基金治理結構是基金投資者(股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運營服務商、獨立公共會計等相關利益主體相互權利義務安排問題,其核心問題是基金投資者(股東)的利益保護問題。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結構是基金管理公司股東、董事會、 監事會與管理層及公司人力資本之間的制衡關系問題,其核心是股東與人力資本的利益適恰。基金公司治理結構問題是基金持有人以公司形式組織化而形成的公司治理結構問題, 其核心是基金公司董事會對基金公司股東(基金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問題。由此可見,在公司型基金的治理模式中,基金治理結構與基金公司治理結構的直接落腳點都是基金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問題,換句話說,在公司型基金中,基金投資者利益的保護有了切實的、可以有所作為的、以基金公司董事會為核心的代言人。也正是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我國現行契約型基金治理模式中以加強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來解決基金投資者的利益保護問題顯然是緣木求魚。因此,發展公司型基金,切實強化基金投資者利益保護問題,是我們可資借鑒的基金業治理的國際經驗之一。

(二)公司型基金發展的英國經驗

證券投資基金作為具備現代特征的社會化金融理財工具,其公認的發源地是英國。而英國證券投資基金的組織模式卻并非一開始就采取公司型基金模式,而是大致經歷了信托式基金(封閉式契約型基金)、投資信托(封閉式公司型基金)、單位信托(封閉式開放型基金)和開放式公司型基金(Open-ended Investment Company—OEIC)的發展路徑。至今英國仍不像美國絕大多數證券投資基金都采取公司型基金模式,而是公司型基金超過全部證券投資基金的50%,也即在英國,公司型基金兩分天下有其一。也正是因為英國公司型基金的發展是從與其他類型的基金組織模式的競爭中逐步發展出來的,其發展路徑對于在中國契約型基金一統天下的背景下,如何促進公司型基金的發展有更現實的借鑒意義。

19世紀中葉,英國產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并由此積累了大量的財力和資金,但由于其國內市場日趨飽和,國內投資機會銳減,急于尋找其他更為廣闊的投資機會。由于信托制度在英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論信托觀念之起源,當以羅馬為始;論信托事業之發達,當以英國為始”。公元17世紀英國“USE”制即為其“衡平法系”所承認,而發展為信托制度,并在此基礎上,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托觀念的普及和信托立法的逐漸完善而逐步演變為現代法人型營業信托制度 [4] 。英國作為當時信托制度最為完善、信托業最為發達的國家,自然首先利用成熟的信托模式開展基金投資業務。1868年, 英國政府在倫敦設立了“國外及殖民地政府投資信托”,在英國《泰晤士報》刊登招股說明書,公開向社會發售認購權證。該基金以分散投資于海外殖民地的公司債為主,委托具有專門知識的代理人代辦投資,讓中小投資者享受同等投資收益,普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只正式的證券投資基金。 該政府投資信托成立后辦理申贖,認購者權益僅限于分紅派息,相當于現代的封閉式契約型基金, 并且在投資管理上并未設立或委托專門的管理公司, 而是推舉代表非專職地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 直到1873年,被稱為“投資之父”的羅伯特·弗萊明創辦了“蘇格蘭美洲信托”組織,聘請專門的管理人對基金進行管理,投資信托才發展為一項專門的營利性業務。

19世紀70年代,英國發生經濟危機,一些債券發行機構不能發行債務, 致使一些基金管理公司無法向投資者支付固定利息,信托型基金面臨挑戰。而正在此時, 公司制度開始興起。1879年英國頒布了《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法》, 為公司型信托的產生提供了正式的法律支持, 成為英國基金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此公司型開始為投資信托所采用。早期公司型的投資信托受英國公司法公司不能贖回發行在外股份的限制, 其發行在外的受益憑證數目不變,也不能向投資者辦理申贖,但投資者可在二級市場上買賣,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這時的投資信托也是一個公開招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只是投資者的投票權限和申贖受到了限制。這種投資信托目前在英國市場上依然存在 [5] 。

19紀30代初, 英國開始出現以凈資產值向投資者申贖基金單位的基金(如1934年英國成立的“海外政府信托契約”組織),這是具有現代開放式基金雛形的契約型開放式基金——單位信托成為英國現代投資信托基金的里程碑。由于單位小,開放式經營, 其采取的信托模式不受英國公司法對申贖的限制,對儲蓄者極有吸引力,因此在19紀50年代后獲得了迅速發展,規模遠遠超過了投資信托,成為英國資本市場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一種投資形式。 而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這種契約型、開放式的投資基金成為英國基金業發展的典型模式 [6] 。

英國證券投資基金史上又一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發生于1997年。 其背景是歐盟于1985年頒布的UCITS(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法例,藉以統一監管歐盟各成員國眾多投資于可轉換證券的開放式基金。 共同基金只要獲得任一歐盟成員國批準, 就可以在所有歐盟成員國進行銷售, 只要遵循UCITS法例的最低監管標準,此即所謂共同基金“單一護照”制度,以此推進歐盟關于建設歐洲金融服務統一市場的目標。 而英國金融市場1997年之前的單位信托受英國普通法系的信托法規范, 而歐洲大陸國家和地區傳統上多為大陸法系,信托法概念對多數歐洲大陸國家和地區來說相對陌生。英國單位信托也不能滿足UCITS法例關于公司結構的要求。為此英國于1997年正式頒布并實施《開放式投資公司法》,專門為公司型開放式基金的創立確立了新的法律框架。 該法允許OEIC開放式投資公司回購其自己的股份。OEIC成為單獨的法律主體,建立董事會治理組織,其投資者作為股東具有投票權。OEIC也符合UCITS法例要求,可以在全歐盟進行銷售。 資料顯示, 截至2004年OEIC公司型基金在英國證券投資基金中占比超過50%,成為英國基金業的主流組織模式 [7] 。

四、啟示與政策建議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在規范之初即強制建立的包括“組合投資、信息披露、資產托管”的三大基礎性制度基石,曾相比于證券、信托等其他金融行業存在比較制度優勢。但隨著上述資產管理制度的廣泛應用,在股市全流通、產業資本加入競爭、一二級市場相互競爭、金融綜合經營競爭、監管套利等新的競爭大格局下,證券投資基金業曾有的優勢已不復存在或已不明顯。基金業在此嚴峻的形勢下,必須以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為基點,打造新的競爭優勢,方能贏得未來的競爭。

中國目前普遍存在著的重基金管理公司治理,而輕基金治理的現實情況。在現行證券投資基金業的組織模式中,某一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著多只清一色的契約型基金,其整個治理與運作環節以基金管理公司為核心。其治理結構可分為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結構與契約型基金治理結構兩個層面的治理問題。 在公司型基金與契約型基金在治理模式上的重大差異在于包含基金治理結構、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結構和基金公司治理結構三個層面的治理問題。公司型基金的治理與運作以基金公司董事會為核心環節。在公司型基金的治理模式中,基金治理結構與基金公司治理結構的直接落腳點都是基金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問題,也即公司型基金相比契約型基金,在基金投資者利益的保護上有了切實的、可以有所作為的、以基金公司董事會為核心的代言人。因此,發展公司型基金,切實強化基金投資者利益保護問題,這也就是我們可資借鑒的基金業治理的國際經驗之一。

歐美發達國家證券投資基金的組織模式及其發展路徑為中國公司型基金的創立提供了法制先行與市場推動的啟示與借鑒意義。 在中國推出公司型基金除了解決公司型基金自身的立法立規問題, 還必須解決現行《公司法》關于“資本確定、資本維持、資本不變”的資本原則問題、所得稅雙重征收問題以及公司治理組織的結構問題等主要問題。 但有研究表明, 所有這些問題并不構成推出公司型基金的不可逾越的障礙。 加強公司型基金立法立規推動和市場推動是推出公司型基金的重要前提條件。

總之,尊重市場選擇,只有讓不同治理模式的基金組織在市場中競爭, 將選擇權還與基金投資者,才能真正保護基金投資者的利益。因此,建議通過立法推出公司型基金,完善中國基金組織模式,保護基金投資者利益的目的, 不斷創造條件、 營造競爭優勢,實現中國共同基金業的大發展。

參考文獻:

[1]尹中立.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發展歷程回顧[J]. 銀行家,2008(10).

[2]George M. Silfen, Peter L. Tsirigotis, A New Era of Governance for Mutual Funds——An Analysis of the Newly Adopted Fund Governance Requirements[J]. Investment Lawyer, vol. 11, No. 11. November 2004.

[3]Peter Tufano, Matthew Sevick, 1997, Board structure and fee-setting in the U. S. mutual fund industry[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6:321-355.

[4]袁江天. 透過歷史、現實與國際經驗看中國信托公司的功能定位[J]. 金融與保險,2006(7).

[5]貝新政等. 基金治理研究[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6]劉櫻. 英國基金業的發展對我國基金治理的借鑒[J]. 金融經濟,2006(12).

[7]江翔宇. 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李丹;校對:郄彥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色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国产不卡在线看|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色亚洲|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国产嫖妓91东北老熟女久久一|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久久www视频| 91九色最新地址| 国产天天色| 毛片网站在线看| 免费在线成人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成人亚洲国产| 四虎综合网| 国产在线日本|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公开视频|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91视频99|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91在线中文| 无套av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屁屁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日韩无码白|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久久国产热| 精品国产网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欧美日韩动态图| 久久精品视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