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對外開放度是測量一個國家或者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是反映一個國家或者地區與國際市場聯系程度的標尺。基于2000—2011年的統計數據,從縱向和橫向兩方面對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穩步增長,但增長幅度不大,與全國相比較,有很大差距,就是與中部地區相比較也是最低。說明河南省的經濟發展模式有待進一步優化,對外開放度有待進一步增強。
關鍵詞:對外開放度;國內生產總值;外貿依存度;河南省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4-0199-03
對外開放度是測量一個國家或者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具體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與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進行經濟交往各個方面融入到國際經濟的程度以及對國際經濟的依賴程度。一般情況下,衡量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對外開放度可以綜合采用總量上的開放度和價格上的開放度兩個指標。總量上的開放度一般包括貿易開放度和金融開放度兩方面,其衡量指標主要有外貿依存度和外資依存度等。
一、河南省對外開放度縱向比較
本研究選取河南省和全國2000—201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進出口額、利用外資額,按當年匯率,計算出河南省和全國各年的對外開放度(見表1)。
為了更直觀的表述,依據表1的數據,繪制出2000—2011年河南省與全國的對外開放度比較圖(見圖1)。
進入21世紀以來,全國的對外開放度平穩運行,由2000年的47.69%提高到2011年的49.65%;同一個時期河南的對外開放度由2000年的5.35%提高到2011年的9.88%,大大落后于全國水平。圖1顯示,全國的對外開放度隨著經濟的發展呈現波浪形狀;而同一個時期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變化相對平穩,但是數字很低,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與全國進行比較的話,差距很大。2000年,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只占全國對外開放度的11.2%,到了2011年,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占全國對外開放度的比例提高到19.9%,但差距還是很大。
從圖1還可以看出,2000—2011年的十二年間,伴隨著中國加入WTO,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活躍程度不斷上升,對外開放度指數也呈現較快上漲局面,形成了較長時期的對外開放型經濟發展格局。但是河南省與全國的對外開放度曲線都出現過波動,比如2004年、2007年國家推行經濟發展刺激政策,進口、出口數量大幅度增長,對外開放度指數最高,形成峰值;2009年,隨著世界性經濟危機的波及,包括河南省在內的中國受到影響,對外經濟貿易增長速度放慢,對外開放度最低,處于低谷期。
對河南省2000—2011年間的對外開放度指標觀察之后,發現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與外貿依存度和外資依存度的變化軌跡相同,不僅變動周期,而且升降方向基本上都是一致的。2000年以來,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數值一般都在1% ~3%之間變化,每個年份之間變化的幅度不大,表現出曲線相對平緩。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河南省的TRADE與GDP、GNP同步增長,沒有大幅度拉動經濟增長。通過對河南省與全國的對外開放度狀況進行比較分析,知道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與全國的距離不斷拉大,2011年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9.9%,在31個省區中位列第二十一位,這與河南省經濟總量位居中部之首、全國第五的位次嚴重不符,說明了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過低,對外經濟貿易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
二、河南省對外開放度橫向比較
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在中部六省當中處于什么樣的位置?本研究選取河南省和中部其他的湖北、湖南、安徽、山西和江西五省2000—201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進出口額、利用外資額,按當年匯率,計算出河南省和中部其他五省的對外開放度(見表2)。
為了更直觀的表述,依據表2的數據,繪制出2000—2011年河南省與中部其他五省的對外開放度比較圖(見圖2)。
由上頁圖2看出,中部六省對外開放度總體偏低,與全國的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中部六省之中對外開放度最高的是安徽省,曲線走勢相對平穩,除2009年受世界性金融危機影響外,總體來說呈現上升趨勢,但與全國相比,只相當于同期(比如2007年)全國的28.3%;對外開放度排第二位的是山西省,曲線走勢相對來說不平穩,波動有點大;對外開放度排第三位的是湖北省,曲線走勢相對穩定,且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對外開放度在中部六省之中排第四位的是江西省,曲線走勢相對平穩,并且近年來有很明顯的上升趨勢;對外開放度在中部六省之中排第五位的是湖南省,曲線走勢很平穩;對外開放度在中部六省之中最低的是河南省,曲線走勢跟湖南省很相似,與全國相比,只相當于同一時期(如2007年)全國的11.6%。中部六省的對外開放度總體來說是偏低的,其原因主要是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政策因素造成的。首先中原經濟區的建設、中部的崛起這些優惠政策同東南沿海開放、西部大開發和東北老工業振興都落后很多年,力度也不到位;其次由于這六省都處于中部內陸,經濟發展的基礎較薄弱,思想觀念比較落后,設施條件也比較差,外商投資進來的企業不光是數量少,質量層次也不高。這樣就使中部六省的對外開放度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從上頁圖2來看,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與中部其他五省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發展水平是最低的。河南與中部其他五省一樣,都地處中部內陸,存在著地域位置的相似性和國家所給予的優惠政策的同樣性,但是中部六省區位的條件、經濟的基礎又有所不同,進而導致中部六省各自的對外貿易發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總括起來,河南省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不高,開放型經濟發展對河南省經濟增長的貢獻也不大,經濟發展不具有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特點,像這樣低水平的開放型經濟發展狀況與河南省國民經濟的發展規模不匹配,與中部區域經濟的穩定、快速增長的需要也不相符,河南省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模式有待進一步優化,對外開放度有待進一步增強。
三、初步結論
對外開放度在河南省經濟增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研究首先選取2000—2011年河南省及全國的進出口總額、外商直接投資額和國內生產總值,按照相關年份的匯率計算出相應的外貿依存度、外資依存度和對外開放度,通過畫圖比較,對河南省及全國的對外開放度水平進行分析;接著選取2000—2011年中部其他五省的有關數據,計算出相應的外貿依存度、外資依存度和對外開放度,通過畫圖比較,對中部六省對外開放度水平進行分析。通過比較分析,我們發現河南省對外開放度與GDP增長之間存在很強關聯性。河南省對外開放度的提高是經濟增長的一個原因,但經濟增長不是對外開放度提高的原因,這說明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對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而經濟增長并沒有相應地促進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
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且差距逐步拉大。主要因為河南省地處中國中部內陸地區,國家關于中原經濟區的建設、中部的崛起這些優惠政策與東南沿海的對外開放、西部的大開發以及東北老工業的振興等晚了很多年,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是很到位,這樣就使河南省的對外開放度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有些偏低。
因此,河南省要實現經濟崛起,投入到中原經濟區建設,必須進一步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大力吸收外資和發展對外貿易,提高河南省的整體國際化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從這個角度來說,對面臨塌陷危險的河南省經濟而言,進一步加快實施中原經濟區建設對促進河南省經濟增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潘江玲.河北省對外開放度與經濟增長關聯性研究[J].管理研究,2011,(4):7-8.
[2] 李子成,金哲松.云南省對外開放度與經濟增長相關性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1,(2):148-153.
[3] 張占倉.河南省建設中原經濟區戰略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10,(12):1-5.
[4] 王菲.中部六省經濟開放度比較研究——以河南省為討論的中心[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30-34.
[5] 李朝民.中部六省貿易依存度比較研究——河南貿易依存度現狀分析[J].經濟經緯,2009,(5):44-47.
[6] 郭寶華,覃成林.對外開放度對河南經濟增長的影響[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12):26-29.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