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得稅具有稅源大和稅負彈性大的特點,所以納稅籌劃空間很大,特別是中下企業開展納稅籌劃的重點,同時所得稅的納稅籌劃是中小企業降低成本和提高競爭力的最要途徑。提出一些具備可操作性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企業所得稅;中小企業;稅務籌劃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4-0021-02
一、中小企業所得稅籌劃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的不斷進步,中小企業已經成為當今市場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截至2011年年底,中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1 000萬戶,占企業總數的99.6%。中國60%的GDP來源于中小企業,解決了80%的城鎮就業人員,上交的稅收已經超過全國的50%。但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是家族企業,涉稅人員水平不高,更沒有專業的稅務籌劃人員,并且企業缺少與稅務機關之間的溝通。因此,中小企業的稅務籌劃往往都被忽視,以至于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在市場經濟中缺乏競爭力,導致企業瀕臨破產,從而影響中國的GDP、從業人員以及稅收。所以對中小企業進行所得稅納稅籌劃是企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二、中小企業所得稅籌劃的對策
(一)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的稅務籌劃
1.運用對不同地區企業的稅收優惠進行稅務籌劃。對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所得稅減征或者免征;對上海浦東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和西部大開發地區的企業,從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所以,企業最好不要在年末建立,因為這會使新建的企業浪費一年的免稅期,企業最好是在年初建立,這才能使得企業充分地享受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中小企業在選擇企業建設地點時,可以考慮這幾個有稅收優惠的地區,并充分運用納稅優惠年限,對企業進行合理的規劃,使企業在稅務機關認可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少繳企業所得稅。
2.運用不同投資方向企業的稅收優惠進行稅務籌劃。對從事農、林、漁、牧業項目的企業,施行免征或者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施行第一年到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對支持環境保護、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的企業,實施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此外,每年國家還要對此項目進行補貼;對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施行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在選擇投資方向時應該重點考慮以上的幾個稅收優惠方向,特別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這不僅能使企業正常盈利,還能在法律允許下減少納稅。
3.虧損彌補的稅務籌劃。《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以后年度實現的利潤彌補,但彌補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中國法律規定的納稅會計期間是從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因此,企業可以在這五年內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延遲收入,以達到在這期間免征或者少征企業所得稅的目的。此外,企業在彌補虧損時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自虧損年度的下一個年度起連續五年不間斷地計算;二是連續發生年度虧損時,也必須從第一個虧損年度算起,按順序連續計算虧損彌補期,先虧先補,不得將每個虧損年度的連續彌補期相加,更不得斷開計算。所以,企業發生年度虧損時,應該對以后若干年度的盈虧狀況進行合理規劃,在五年期快滿時應該特別注意,要盡量避免企業在這段時間出現大量盈利的情況。如果企業剛剛組建或者沒有需要彌補的虧損,而虧損在最近幾年又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應該盡量先使企業虧損,然后再使企業盈利。這五年的彌補期限對中小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對此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和規劃。
(二)利用準予扣除項目的稅務籌劃
準予扣除項目的稅務籌劃是指通過增加稅前扣除項目金額來減少企業所得額,從而減少企業應納所得稅。其主要包括工資薪金、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對外捐贈、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等。
1.利用工資薪金與職工福利費進行稅務籌劃。職工研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時發放的工資獎金,可以享受加計扣除50%,但企業要先到稅務機關備案;安置一定數量的殘疾人員及國家鼓勵安置的其他就業人員,這些人員的工資可以加計扣除100%;企業的職工福利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在稅前扣除。企業在發放員工工資和福利時,可以在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多發,這不僅能減少企業所得額,還能提高職工的積極性,對企業的忠實度,使得企業與員工同獲利,有利于企業的長久經營。
2.利用對外捐贈進行稅務籌劃。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適時地對外捐贈,就相當于一則無形的廣告,并且這種廣告比其他廣告要好,特別有利于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也能深入人心。所以,中小企業可以通過捐贈來獲得節稅和做廣告的雙重利益。
3.利用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進行稅務籌劃。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支出,可按發生額的60%扣除,但不得超過當年銷售收入的0.5%。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招待費支出,可按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可見這三費在扣除項目中占據重要地位,企業可以在限額內盡可能地擴大這三費。在現實生活中,企業應注意不要把不屬于業務招待費范圍的費用計入此項目。例如,企業在正常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差旅費,應計入管理費用明細賬有關科目,因為管理費用在稅前可以全額扣除,而業務招待費只能按比例扣除。因此,企業對這三費進行籌劃分配時,應注意合法合理,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真正地獲得利益。
(三)利用會計核算的稅務籌劃
1.利用固定資產折舊進行納稅籌劃。《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按規定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準予扣除。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和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可以采取加速折舊或者縮短折舊年限的方法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雖然,無論企業采用哪種折舊方法,其折舊額都是相同的,但是,采用加速折舊和縮短折舊年限可以提前收回固定資產成本,使企業生產經營前期應繳納的所得稅減少,后期應繳納的所得稅增加,從資金時間價值來看,企業就相當于有了一筆無息貸款。中小企業本身資金就不雄厚,這不失為解決臨時資金短缺的一個好辦法。
2.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進行稅務籌劃。目前企業存貨的計價方法主要包括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運用不同的計價方法,對企業利潤的影響是不同的,從而影響企業的應納所得稅。所以企業在選擇計價方法的時候應該慎重,最好是結合物價的變動情況來進行考慮。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要選擇個別計價法或加權平均法;在物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要選擇先進先出法;在物價上下波動的情況下,要選擇加權平均法來對存貨進行計價。同時,要注意存貨的計價方法只能選擇一種,一經確定便不得隨意更改,所以,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
除了上述幾種方法外,企業還應該注重涉稅人員的培訓,此外還應重視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的溝通。中小企業的涉稅人員水平不高,即使作出了稅務籌劃方案,也經不起推敲和稽查,其籌劃方案往往被稅務機關推翻,使得企業不僅要補繳稅款,還要加收滯納金,甚至罰款。所以,企業應加強涉稅人員的培養,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中國正處于各種法律的集中調整改革期,每年都會有很多新的條例以及相關解釋文件、補充規定等出臺。要想做出一套好的籌劃方案,企業的稅務籌劃人員就必須及時地與稅務機關進行溝通,只有在充分理解稅法精神的情況下,才能作出好的籌劃方案。總之,對涉稅人員進行培訓以及與稅務機關建立良好的溝通是企業要進行稅收籌劃必做的功課。
三、中小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應在合法的前提下進行稅務籌劃
稅務籌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合法性,其包含了兩個層面,一是企業作出來的稅務籌劃方案不能違反現行的稅收制度,二是不能違背國家立法意圖。例如,稅法中的避稅行為,雖然沒有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但是它主要的途徑就是通過國家法律的漏洞,從而達到少繳稅或不繳稅的目的,此種行為從本質上來說就違背了國家的立法意圖。因此,我們對稅務的籌劃應該建立在對相關法規的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進行,否則不但沒給企業帶來利益,反而帶來逃稅的負面影響。企業只有按照稅法的規定設置賬簿,并正確進行核算,在合法前提下進行稅務籌劃,才是陽光大道。
(二)中小企業應在綜合考慮下進行稅務籌劃
中小企業制定的稅務籌劃必須要貫穿整個經濟管理活動,任何一項經濟活動的發生,都會涉及多個稅種,所以企業在設計稅務籌劃方案時,應該將其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所有稅種都加以考慮,選擇出總稅負最小的方案為實施對策。而且,在進行稅務籌劃時,還應該考慮經濟活動參與各方的納稅問題。若只考慮自身節稅,使得對方稅負加重,這容易導致交易方的不滿,甚至導致該項經營活動終止。一味追求稅收負擔降低往往會導致企業總體利益的下降,犧牲企業整體利益換取稅負的下降,這明顯是不可取的。
實現利潤最大化是每個企業的經營目標,而稅務籌劃就是讓企業在合法的經營活動或個人事務的安排中,盡可能地減輕納稅負擔,實現企業稅后利潤最大化或股東權益最大化。因此,中小企業要想做大做久,就必須重視稅務籌劃的設計。
參考文獻:
[1] 王虹,章成蓉.稅法與稅務籌劃[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2.
[2] 張恒森.企業合理避稅的探討[J].現代商業,2008,(9).
[3] 吳志舜.納稅籌劃在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4).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