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管理課程中涉及到很多復雜的公式和計算,而高職學生一般數學基礎較薄弱。傳統的先講公式,后講解例題的教學方法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出用具有啟發性、實踐性的案例教學法,對財務管理課程實施案例教學的必要性、教師對案例教學環節的組織進行探討,并以歌劇《白毛女》中黃世仁高利貸作為案例,運用于貨幣時間價值復利終值的教學。
關鍵詞:財務管理教學;資金時間價值;案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4-0280-02
一、案例教學法概述
案例(case)又稱個案或實例,通過一個具體教育情景即案例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論的教學方法即為案例教學法(case method)。
蘭州大學法學教授劉藝工認為,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采用對話式、討論式、啟發式的教育方法,通過向學生提問,不斷揭露對方回答問題中的矛盾,引導學生總結出一般性的結論,是古代案例教學法?,F代案例教學法是由哈佛法學院前院長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郎得爾首創,主要是繼承了蘇格拉底教學法中的獨立思考和懷疑批判的精神,使學生能夠對各種法律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前,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不僅已遍及美國,也早已波及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中國的案例教學已有二十年歷史,對中國高校財務管理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有著重要啟示和推動作用。
二、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開展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一)財務管理課程內容需要案例教學法調動學習興趣
財務管理涉及到許多復雜公式計算,學生除了必備基本的會計基礎外,還必須掌握一些基本的數學基礎知識。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數學基礎薄弱,懼怕數學,從而難以支撐整個學習過程,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圍繞一定教學的目的,把實際中相關真實的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把教學內容編成案例形式來進行教學,開展案例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理論運用的理解,潛移默化中達到教學目標。
(二)案例教學有利于提高財務管理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傳統講授教學中,教師擔任的角色是課堂上照教材宣讀,課后通過習題和考試鞏固和測試學生的掌握情況。整個填鴨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忽視了學生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思維。
案例教學法通過供學生思考分析和決斷的案例(通常為書面形式),學生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由于案例教學倡導多向、發散型的思維方式,不求答案唯一,充分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財務管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案例教學法的步驟
(一)根據教學目的,精心編制案例
首先,教學案例的選材、設計,要能突破課程中的某些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對課程的一些問題有較深的理解,達到教學目的。案例中涉及的問題并不在多,而在于能啟發學生思考,給學生留下較多的思維空間,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案例來源必須是當前熱點和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經常上一些經濟金融網站,比如經濟學家、金融界,國外也有比較好的財務管理教學網站如www.teachmefinance.com等都是比較不錯的網站。教師可以從中選擇典型性、針對性和理論性的案例。
(二)學生自己動手計算,展開討論
財務管理案例教學的主要環節是通過學生獨立研究或者相互討論進行案例分析,教師主要的任務是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通過自己分析案例,動手計算,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展開討論。老師要巡回查看,及時掌握學生的計算及討論情況,同時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性的幫助。如果學生分析有誤時也可適當作一些引導性發言,使學生抓住關鍵問題,意識到問題出在哪里,并自覺加以修正。
(三)精辟點評,簡要總結
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及時給予總結,肯定一些好的思路和獨特的見解,指出討論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通過點評,可以使學生明確知道應該如何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自己的分析思路不足之處在哪里,也知道自己還有哪些知識需進一步學習和掌握。
四、案例教學在財務管理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財務管理的重要理念是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本文針對貨幣的時間價值教學中的復利終值的計算,提出具體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一)編寫案例
所謂復利是指利息再生利息,每經過一個計息期,要將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計利息。本文引用的復利案例是人人皆知的歌劇《白毛女》中,惡霸地主黃世仁放高利貸,典型的“利滾利”、“驢打滾”的案例。
案例編寫具體如下:在華北一個偏僻的農村,貧苦農民楊白勞的女兒喜兒聰明漂亮,被地主黃世仁看中。除夕之夜,黃世仁逼債上門,強令楊白勞把五年前欠他的10塊大洋,按兩分利息,利上加利,還清本金和利息,否則就以女兒抵債(注:高利貸利率為月利率)。要求:(1)運用單利終值計算公式,分別計算第一年,每月產生的利息,以及月底本利和;(2)推導復利終值計算公式;(3)計算第五年年末,應還黃世仁多少大洋?
(二)學生自己動手計算
學生對于歌劇本身情節的熟悉,激發自己動手完成計算的興趣。而且案例本身每個小問題,對于已經掌握單利終值計算的學生來說,基本沒有難度,完全可以輕松自覺地完成學習計算過程,具體計算過程(見表1)。
學生通過自己的計算,不需要教師講復利的計算公式,就可以自己推導出復利計算公式為F=P(1+i)n。
其中F為復利終值,P為復利現值,i為每一利息期的利率,n為計息期數。
由此可以計算出60個月即五年后,楊白勞需要償還的大洋數。
F=P(1+i)n=5(1+2%)60=32.8103(塊)
學生在知道僅僅經過五年,在萬惡的舊社會,窮人就得償還3倍多的貸款,在感到非常震撼的同時,掌握了復利的終值方法。
(三)精辟點評,簡要總結
教師總結,前面推導的復利終值計算公式為F=P(1+i)n,其中(1+i)n稱為復利終值系數,記為(F/P,i,n),可通過復利終值表來查得。
案例延伸:我們知道一般年利率為20%是高利貸,那楊白勞借的月利為2%,每月復利一次,相當于年利率是多少?
讓財務管理教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不斷探索的教學實踐中,越來越體會到案例教學能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大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武建國.關于案例教學法的幾個問題[EB/OL].http://chinese.cersp.com/sJsys/zZyfz/200711/5811.htm.
[2] 劉藝工.蘇格拉底與案例教學法[EB/OL].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1277.
[3] 任鳳輝,等.施工企業財務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20-21.
[4] 蔡金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財務管理課程中的應用[J].中等職業教育,2008,(1).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