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共享模式是會計行業發展的里程碑,它的出現使會計信息的生產過程在傳統基礎上有所變化,同時也對內部控制的風險評估、風險控制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的內部控制必須相應跟進才能保證在共享模式下也能合理高效地達成會計相關的控制目標。就財務共享模式下對會計相關內控問題進行分析,探討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存在的風險特性和會計相關內控的要點。
關鍵詞:共享模式;企業;內部控制;內控目標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4-0102-02
前言
中國相關規范制度明確指出,加強企業會計的內部控制管理,是當下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任務。企業要建立相關完善的管理制度,確保財務報告和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常規模式下,對于財務報告和相關信息的生成過程產生的風險,是可以辨認和控制的。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對于財務報告和相關信息的生成過程產生的風險,如會計總部,會計核算和財務編制在財務共享模式下產生的風險和會計總部對控制管理的權限減少的風險,如公司總部,共享中心的業務量的增加和業務的集中核算產生的風險等,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管理應該對其風險進行相關的研究,才能有效地執行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工作。同時,財務共享模式下會計應該針對財務共享后產生的風險進行充分評估考量、不同財務共享產生的風險采取的措施、直接管理共享中心的公司總部要強化控制措施幾個要點,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會計內部管理措施。另外,企業會計內部管理應該加強原始憑證的管理,制定企業原始憑證及發票管理辦法,建立工資核算方案,完善原始支出憑證審核方法。同時,也要重視審計和稅務工作方面的管理。這些管理制度的實施,都可以有效促進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目標完成,從而推動企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一、財務共享模式下內控的風險特性
1.對于會計總部,財務共享模式帶來了新的風險。首先,對于會計總部來說,會計核算和財務編制在財務共享模式下,風險由內轉外。主要表現為:(1)在常規模式下,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編制是常規模式下會計機構的基本工作流程。會計總部可以通過對會計機構的人員選聘和職責劃分進行分配管理;采取優化核算和編報流程等措施;加強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從而有效地促進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目標的完成。在共享模式下,會計總部對共享中心只能進行業務交流,而不能實施管理權限。只有公司總部才能對人員選聘和職責劃分的分配管理,才能制定優化核算和編報流程等措施,才能開展加強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活動等。(2)在常規模式下,財務的機構、人員、流程是會計內部控制的主體。在共享模式下,原始會計信息的傳遞效率和共享中心的業務效率成為會計內部控制的主體。這些都使得會計核算和財務編制由內轉外,風險也由內轉外。當風險產生變化時,會計內部控制的目標也會相應產生改變。其次,對于會計總部來說,實施財務共享模式,會減少會計總部對風險控制管理的權限。財務共享是一種創新的會計管理模式,執行管理權限的主體是公司總部,由公司總部進行分配管理實施財務共享的組織;由公司總部管理界定共享中心與參與共享的下級會計主體之間的關系;界定的模式與常規模式下的市場化方法不同,是采取共享中心和會計總部建立契約,制定會計業務工作的相關內容和會計業務工作的相關酬勞。
2.對于公司總部,財務共享模式也帶來了新的風險。首先,財務共享模式使公司總部增加了共享中心的業務量,公司總部內部控制人員分配管理制度也需要增強。在常規模式下,公司總部內部控制管理只需要負責公司總部這一部分的會計業務。在共享模式下,對于會計總部的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編制,規定需要按時在共享中心完成。對于會計總部的不同業務,全都規定由核算組進行編制。這些都提高了公司總部對核算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其次,對于公司總部來說,業務的集中核算也集中了核算風險。在常規模式下,會計總部按部門分別管理會計數據,不同部門按不同的內部控制制度完成會計內控管理的目標任務,個別部門的內部控制出現問題,不會影響其他部門的會計數據的完整性。在共享模式下,公司總部將全部的會計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個別部門的內部控制出現問題,同時也會對其他部門的會計數據的完整性產生影響,也就聚集了核算風險的概率。
二、財務共享模式下內控要點
財務共享模式下會計內部控制的要點,企業應該重視財務共享模式的實施產生的風險特性,了解財務共享模式對公司總部和會計總部產生的不同的風險特性,分析財務共享模式下的企業會計內部控制要點,保障共享模式下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目標的及時完成。同時,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管理應該針對不同的風險特性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從而完善和健全合理有效的企業內部管理措施,保證會計報告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1.對于財務共享后產生的風險進行充分評估考量。不同的共享模式對公司總部產生的風險不同。核算人員集中管理的共享模式,是將會計總部的收入分配給某個核算小組管理,將會計總部的工資分配給某個核算小組管理,將會計總部的財務報表分配給某個核算小組管理等,核算小組進行管理時,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必須充分考慮原始憑證真實性和完整性,充分評估原始憑證傳遞效率,能否滿足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編制的要求,能否保證審計和稅收工作的有效實施。會計信息系統的升級與優化的共享模式,是將計算機和通信的相關技術對內部控制進行集成、轉化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共享模式,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必須充分考察信息系統的合理性,充分評估共享信息系統開發符不符合內部控制管理的要求。
2.對于不同的財務共享產生的風險,要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共享中心和會計總部在財務共享初期,應該共同對相關的流程和界面進行整理。在會計內部控制管理責任上,共享中心可以同會計總部采取協議式責任分配形式。在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編制上,會計總部可以要求共享中心按照事先制定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將財務報告和其他會計管理信息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出來。在影像識別共享模式下,對于存在風險的計算機,應該制定針對性的控制措施。在共享中心核算組與公司總部溝通方面,可以建立相關的溝通制度,方便掌握公司及時運營的情況和變化,有效地結合公司實際運營情況制定核算方法,同時將核算方法傳遞給會計總部。 在共享中心人員資歷和業務流程規范管理方面,可以請專業的內審機構進行審查,或者由外聘的審計師進行考察監督。
3.對于直接管理共享中心的公司總部要強化控制措施。控制措施不單是從共享組織實際情況出發,還要充分保證會計報告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處理風險集中問題上,可以利用會計總部的內審機構在共享中心的核算質量和財報質量上的監督管理,有效地促進不同的會計總體之間的不同業務都按照規定的會計的相關政策執行。同時,公司總部還可以強化計算機系統和審計系統的管理升級,可以有效地進行重點管理,對會計的相關信息內容進行自動檢查、監測核算報表。
總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力的不斷增加,財務共享將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然模式。財務共享模式不僅能為企業發展帶來高效率,同時也能提供企業高附加值財務方面的服務。企業內部控制管理要重視財務共享模式下會計相關內控風險,有效分析析財務共享模式下會計相關內控要點,采取相應的措施,保障進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目標工作的完成,推動企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勁松.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對策[J].中國科技縱橫,2012,(7).
[2] 魏環.財務共享模式在企業的應用[J].北方經濟,2011,(20).
[3] 莊瑩.發展中國財務共享服務的若干思考[J].財會月刊:理論版,2011,(1).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