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府審計項目的審計處理的執行從財政性資金管理角度分為上交財政執行、減少財政撥款執行、歸還原渠道資金執行、調賬處理執行。中國的政府審計體系中包括了四類審計主體,即審計署機關、特派員辦事處、派駐審計局和地方審計機關。在審計處理的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無論是哪一類審計主體,其審計處理金額很難全部得到有效執行,那么作為國家審計機關主要組成部分的這四類審計主體的審計處理執行過效率如何評價呢?其審計處理執行效率是否存在差異呢?采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模型,運用2007年四類審計機關審計處理執行的統計數據,分析和比較四類政府審計機關的審計處理執行效率,結果發現四類審計機關主體的審計處理執行效率沒有顯著的差別。
關鍵詞:數據包絡分析模型;執行效率;評價;政府審計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4-0087-03
引言
“審計難,審計處理更難”這是中國政府審計界的一個普遍共識,有統計表明中國各級政府審計的總體審計處理執行率只能達到70%。實際上,審計處理的執行效率是衡量審計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發揮免疫系統功能大小的重要依據。由于現實審計工作中,審計機關審計難、處理難、落實審計決定難的問題普遍存在,近年來,不少政府審計的理論研究和實務工作者開始了對審計處理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包括審計處理方法問題、審計處理執行難問題、審計處理執行方法問題等。但在現有研究中,對審計處理執行效果和效率的研究文獻并不多見,從定量角度直接評價政府審計機關的對審計處理執行效率的研究則少之又少。而實際上,審計處理決定的執行是項目審計實施的最后一環,也是最關鍵一環,它關系到審計發揮經濟社會免疫系統功能的成敗。如果能夠科學、準確地評價政府審計處理的執行效率,以有針對性地改進審計處理的執行效果,則將有利于各級審計機關改進審計工作成效,更好地發揮免疫系統功能。
在眾多的定量評價方法中,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是以“相對效率”為基礎的一種效率評價方法,該方法主要運用于對若干同類型的具有多輸入和多輸出的決策單元進行相對效率與效益評價。從財政性資金管理角度來看,政府審計機關的審計處理分為上交財政、減少財政撥款、歸還原渠道資金、調賬處理。在審計處理執行的實際過程中,從處理金額數量的角度,其處理決定分為:應上交財政金額、應減少財政撥款金額、應歸還原渠道金額、應調賬處理金額;其執行結果分為:已上交財政金額、已減少財政撥款金額、已歸還原渠道資金金額、已調賬處理金額。審計處理和執行的這兩類金額指標可以視為審計處理過程中的輸入和輸出指標,因此,審計處理的執行效率需要通過輸入和輸出兩類指標的比較分析得到,而DEA方法正是一種與之契合的科學評價方法。
一、DEA模型的評價原理
DEA模型,即數據包絡分析模型。它是以相對效率概念為基礎,根據多指標投入和多指標產出對相同類型的(部門或組織)進行相對有效性或效益評價的一種方法。DEA方法只需區分投入與產出,可以不對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DEA評價模型有幾個,不同的評價模型對決策單元即DMU(企業)評價的角度不同,最常用的是C2R模型。其原理如下:
假設有n個DMU,每個DMU都有m種投入和s種產出,其中xij表示第j個DMU的第i種投入總量(即輸入量,可以看成是輸出值的倒數),yij表示第j個DMU的第i種產出總量(即輸出值),則各DMU的投入與產出可用向量表示為:
判斷定理:DMUj0為DEA有效的充分必要條件是上述規劃問題的最優值θ*=1,并且它的每個最優解λ*,S*-,S*+,θ*都有S*-=0,S*+=0。
依據以上方法,可以將參與評價的對象分為DEA有效和非DEA有效兩類,DEA有效的對象優于非DEA有效的對象。
二、基于DEA模型的政府審計處理執行效率評價方法
根據DEA評價原理,每一個評價對象即為一個評價單元(DMU)。確定評價對象后,還要設計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若干輸入指標和輸出指標。政府審計處理執行效率評價研究的評價對象是各類審計機關,包括審計署機關、特派辦、派出局、地方審計機關。審計處理執行效率的輸入和輸出評價指標則是分別反映審計處理決定和審計處理執行的評價指標,根據前文分析,其政府審計處理執行效率的輸入和輸出系統(如圖1所示)。
采用圖1中政府審計處理執行效率的輸入指標和輸出指標數據,即可運用DEA模型進行效率評價和比較。
三、政府審計處理執行效率的DEA模型評價的算例
本算例的數據來自2007年國家審計署公布的審計情況統計結果表,采用審計署機關、特派員辦事處處、派駐局和地方審計機關審計處理的相關匯總統計數據。全部統計數據均源自審計署官方網站的“統計數據”欄目(http://www.audit.gov.cn/n1057/n1087/n1824/index.html),且該網址沒有公布2008年及其以后的同類統計數據。根據DEA模型原理,算例中政府審計處理執行效率的輸入指標和輸出指標值(見表1)。
將表1中的輸入和輸出指標數據代入DEA模型中的線性規劃(P′),并運用Excel2003中的規劃求解模塊求解,運行結果(見表2)。
由P88表2可知,審計處理執行效率的DEA模型中求得四類審計主體的最優值θ*均為1,且S*-和S*+均為0。根據DEA模型的評價原理,四類評價對象(DMU)均為DEA有效,由此可知,審計署機關、特派辦、派出局、地方審計機關的審計處理執行效率基本處于同一水平,并無明顯差異。
結論
通過對政府審計的審計處理和執行四種類型,上交財政、減少財政撥款、歸還原渠道資金、調賬處理來衡量政府審計處理執行效率,在DEA模型中通過處理和執行與輸入和輸出的對應來比較和評價四類審計機構主體的審計處理執行效率。算例中DEA評價模型的運算結果表明2007年審計署機關、特派辦、派出局、地方審計機關的審計處理執行效率均為DEA有效,這說明四類審計機關在審計處理執行效率方面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都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這就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國的審計體制,強化政府審計的獨立性。
參考文獻:
[1] 段永瑞.數據包絡分析:理論和應用[M].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6.
[2] 葉義成,柯麗華.系統綜合評價技術及其應用[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6.
[3] 宋常,胡家俊,陳宋生.政府審計二十年來實踐成果之經驗研究[J].審計研究,2006,(3).
[4] 宋夏云.中國國家審計獨立性的損害因素及控制機制研究[J].審計研究,2007,(1).
[5] 鄭石橋,許莉.政府干預對審計處理執行效率影響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1).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