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借鑒英、美、日等國家開放大學和高等教育機構質量監控體系的基礎上,提出建立以組織保障系統、質量標準評價系統及教學質量評估反饋系統等六大子系統為核心的開放大學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旨在整合現有監控評估體系的資源,提升開放大學遠程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
關鍵詞:開放大學;監控體系;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3-0303-02
一、構建開放大學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意義
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是指以終身教育為理念,廣泛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現代媒介手段,打破傳統大學教育中的時間、地域、身份限制,整合社會優質教育資源,面向全體社會成員提供遠程學習支持和服務的一種新型大學模式。1969年,英國開放大學的成立,標志著這種新型大學模式和全新辦學理念的誕生。近年來,開放大學由于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價值取向和社會效益,越來越受到國際教育機構和各國政府的重視、肯定與支持,已成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教學質量的高低決定著教育質量的高低。如何保證開放大學的辦學質量,既關系到社會、公眾對這類新型高校的認同與信任,也關系到開放大學建設的成敗。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建立與運行對于學校的教學工作具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一方面,它可以使教學工作各要素、各環節以及實時工作狀態獲得及時的評價和反饋,而且可以結合各種評價手段激勵教學工作中人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促進教學質量管理工作實現科學化、嚴密化,使教學管理工作實現高效化和藝術化,進而從根本上使學校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
二、構建開放大學教學監控體系的基本思路
一是從教學運行的監控入手,著眼于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深入教學一線,從督教、督管、督學三方面出發,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適應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和社會對學校的監督和評價。二是針對開放教育教學和教學管理全過程開展教學督導,包括督查和指導兩個方面,目的是督促工作,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推廣經驗,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幫助被督導對象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實現不斷提高教學、教學管理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三、國外大學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借鑒
英國的大學具有自治的傳統,學校內部監控是教學質量的主要保障。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機構制定了一系列的學術標準和質量準則,全國推行。其做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制度;設立學校和院系兩級質量保障機構;聘請校外督查員;開展專業自我評估。美國大學教學質量監控則呈現出了更為精細化的企業管理模式特點,如“馬爾科姆·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原是美國授予企業界的最高獎項,在美國廣為人知,它從1999年起正式向教育界開放。評獎標準經過數次修改后,最終命名為《績效優異標準》,成為一些高校建立教學質量保障和監控的依據。該標準包含“領導”、“戰略策劃”、“學生和受益者”、“信息分析”、“教師和員工”、“教育和支持性過程管理”、“學??冃ЫY果”等條目。日本對大學的教學質量評價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大學根據各自不同的特點制定風格迥異的評價方式,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日本高校開始重視來自外部的評價。
四、開放大學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設計
開放大學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可以由六個子監控系統構成:組織保障系統、質量標準系統、教學制度規范系統、師生教學質量監控系統、教學信息的收集系統、教學質量的評估與反饋系統。
(一)分層組織保障系統
健全的組織建設是制度得以實施的保證,也是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基礎。校級管理工作的重心應突出目標管理,重在決策監督;教學管理重心移到學院一級,學院管理工作重點要突出過程管理和組織落實。一是建立學校教務委員會。該委員會在學校黨政一把手主持下保證學校教學質量的領導機構,其成員可以由學校領導、教務處等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院(部)負責人及由校外聘請的資深教授、學生代表、相關企業人士組成。其職責是統一領導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制定和實施,并監督各個工作機構的執行情況,制定有關教學活動的政策和措施,總結學校有關教學管理活動的經驗和理論。建立規范化、科學化的教學質量管理的運行機制。二是分別成立教學質量保障專家組、教學督導組、專項檢查專家組,主要負責有關的定點監督和定期監督工作。定期召開教學工作研討會,專題研究解決教學工作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在校長的直接領導下,各級各類人員承擔各自的教學質量保障責任,從而建立由校領導、各學院領導、教學督導組、各教研室、同行專家及學生信息員隊伍等多個層次所組成的組織保障體系。
(二)質量標準評價系統
所謂質量標準是指為達到目標、水平和要求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質量標準應具有目的性、規范性、可操作性,特別是要符合開放大學的定位。建立統一的教育質量標準是建設中國開放大學的內在要求,也是開展教學質量監控的前提。英國開放大學的成功經驗之一在于實行和普通高校一樣的教育質量標準,并受普通高校的質量監督。因此,其課程能夠得到普通高校的認可,并可進行學分互換。電大目前的教育質量體系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自成體系,質量與普通高校不是同一標準;二是通過聯合開辦專業的形式與普通高校執行同一標準。由于電大沒有與普通高校建立教育質量相互監督的機制,導致與普通高校之間課程不能互相認可和學分互換,因此,需要建立統一的教育質量標準。同時,立足長遠,當前不僅需要建立多層次的學歷教育質量標準,還要建立多種類的遠程非學歷教育的質量標準。由于上述標準涉及到眾多的成人教育辦學主體,在構建開放大學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質量標準時,要從長遠出發,充分考慮不同成人教育資源的情況,制定統一、合理、科學可行的教育質量標準,為今后開放大學建立質量規制、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制度提供參考,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銜接融通創造條件。
(三)教學制度規范系統
完善的制度建設是規范管理的前提和基礎。為規范教學工作,加強教學管理,保障教學質量,開放大學應高度重視各項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的建設工作。各個開放大學分部應認真做好國家開放大學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和細化分解工作,根據各自的特點,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及實施細則,使之和頂層規章制度相輔相成。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立體交叉的規范制度,實現對教學工作的全面和全程管理,切實保障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人才培養的質量保障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師生教學質量監控系統
教師的素質和教學行為對教學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該子系統的目的是保證教師的基本教學素質,指導和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一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多層次、多方位和專項評估監控的方式,按照教師評價標準,以客觀和公正為原則,對教師教學質量、教師工作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反饋信息,上報相關部門,為其掌握教師教學質量的情況提供科學依據。二是要重視學生發展效果的保障和監控,注重學生的發展評估,“教”與“學”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學生在校期間發生的變化,增加的價值,特別是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成為評價學校的重要參考依據,從多角度評價學生的發展,為學校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五)教學信息的收集系統
基于開放大學多元性和開放性的特點,生源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且數量龐大,只有建立有效的教學支持服務及反饋系統,才能有效克服學生分散和業余狀態帶來的學習障礙,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一是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收集各類教學信息。二是建立專兼職教學信息員制度,聘任學校專兼職督導工作員和學生信息員,隨時收集教學活動中的信息,并進行及時反饋。三是利用國家開放大學督導信箱和各學校校園網絡平臺,實現網絡化信息收集。
(六)教學質量的評估與反饋系統
評估與反饋是在信息處理完畢以后對結果的分析工作,這是教學質量評價的最重要環節之一,是促使教學管理人員不斷完善管理的重要手段與方法。建立及時有效的教學質量信息反饋機制,對于加強教學管理,不斷優化教學過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既能有效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手段與方法,又有助于引導學生更加認真學習。一是由學校在全系統范圍內組成相應的專家組,開展評估工作,目的是評估和改進學校的教學情況,評估的重點是提早規劃,分析近期發展趨勢以及確定自身發展方向。二是要發揮系統辦學的優勢,形成教學督導的系統,明確分工和職責。國家開放大學和各省級分部各自側重于對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進行督導,形成上下銜接、各有側重的運行機制。
參考文獻:
[1] 丁蕾.論現代遠程教育《管理會計》課程考核改革[J].財會通訊,2011,(13).
[2] 郭曉明.高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J].財會通訊,2010,(30).
[3] 童汝根.高校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研究:BSC與ISO理念融合視角[J].廣西社會科學,2010,(2).
[4] 吳盈盈.旅游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教育與職業,2008,(30).
[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