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勞動工資統計主要反映基層單位人力的投入、勞動力的流向、從業人員和職工的規模及結構、勞動報酬和工資的水平等情況,這些資料為各級政府制定各項勞動政策,實行宏觀決策和調控提供了重要依據。但是,這些數據的收集是基于完整的統計報表制度設計的。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有集體企業改革改制進一步深入,用人機制和分配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個數逐年減少,而非公有制經濟成分的企業發展迅速,統計范圍越來越廣,現行的勞動工資統計制度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亟待改革。利用重慶市2011年勞動工資基層部分報表,按照隨機抽樣樣本,為測定其勞動工資及其均衡分布,開展隨機抽樣技術應用分析,力圖求證利用抽樣調查完善補充中國基層報表的相關準確數據。
關鍵詞:勞動工資;均衡分布;隨機抽樣;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3-0141-04
一、研究背景
中國現行勞動工資統計制度一直依靠基層報表提供的數據,這與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格局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為:
(一)勞動工資統計范圍有局限
現行勞動工資統計制度的范圍是轄區內的中央和地方各類企業、行政事業單位,不包括鄉鎮企業、私營單位和個體工商戶。2003年以后的報表雖然在年報時增加了私營單位的調查,但仍然不包括個體工商戶。隨著投資主體日益多元化,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鄉鎮企業、私營、個體經濟的迅速發展,其在經濟發展中所占的份額日益增大,而勞動工資統計則偏重反映國有、集體、其他經濟(股份合作、聯營、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單位的勞動情況資料,不反映或不能切實地反映已逐漸成為吸納就業主體的私營、個體經濟、鄉鎮企業的勞動用工情況。
(二)統計調查方式有技術局限
勞動工資統計多年來一直采取全面統計、層層匯總的調查方法,市(區)、縣工作任務重,收集資料費時、費力。基層統計單位差異大,有的單位上百人,有的單位只有幾個人,而收表、審表、錄表、匯總等環節上的工作量近乎一樣,無形中加大了基層工作量。而從報表的代表性看,因為統計對象不全面等原因造成了報表的代表性不高,資料開發利用價值低,致使統計人員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作出來的數據不被重視,無形中也降低了勞資統計工作者的積極性。
鑒于此,我們利用2011年重慶市勞動工資部分基層報表和相關文案數據,開展了抽樣調查實證分析,試圖求證利用抽樣調查的數據來完善勞動工資基層報表的準確數據。基于這樣的分析結論,我們認為目前的勞動工資統計工作,還有待于深入完善的方面,有關勞動工資統計制度改革的建議是:
1.擴大勞動統計范圍。為準確反映一個地區的勞動情況,應該采取抽樣或者科學推算的方法把私營、個體等各種經濟的所有勞動現象包括在內,擴大現行的統計范圍。
2.改革現行的調查方式。針對現行勞資統計工作量大、代表性差的弊端,建議采取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式。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較健全,收集報表相對容易,可依然實行全面調查;但因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勞動現象在一年內變化不大,工資較為規范,可將現行的季報表改為半年報或年報。對于各種類型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統計則可采取抽樣調查的方式進行。
二、調查范圍
本文收集了2011年重慶市部分基層勞動工資的相關數據,分行業、單位、平均人數、平均工資和總工資進行了整理,數據包括231個行業代碼和890個單位數據。既包括了中央和地方各類企業、行政事業單位,也包括鄉鎮企業、私營單位和個體工商戶。
三、調查研究內容
2011年重慶市勞動工資基礎表構成的抽樣研究總體的主要統計總體指標分布:抽樣研究總體人數為1 553 070人,工資總額為6 930 758萬元,年平均工資44 626元/人。
采用整群抽樣與類型抽樣調查組織方式,其中,在類型抽樣分析中,重點從兩個角度開展分析,一是按照30%總體比例構建樣本容量分析;二是從控制允許誤差方面,確定隨機樣本容量分析。
四、調查方式——整群抽樣
由于行業過多,根據基層按照行業標志構建了群抽樣樣本框,按照30%比例采取不重復整群抽樣。
(一)整群抽樣樣本統計指標與2011年基層勞動工資表指標對比分析
(二)整群抽樣樣本抽樣程序
根據隨機原則,在整群抽樣過程中,利用相關統計分析軟件的隨機函數抽取樣本,具體執行組織方法是:
1.將同一行業數據合并,按n=N*30%的比例進行隨機抽樣,應用計算機隨機抽樣系統抽出69個行業,構建了樣本總體。
2.對上一步驟抽出n=69行業進行分層抽樣,按30%的等比例抽取。
3.由于部分行業的單位數較少,對其進行全面調查,假定大于15個單位的行業按30%隨機抽取,小于15個單位的行業全面調查。
(三)整群抽樣樣本主要指標的檢驗
六、抽樣方法精確度和抽取樣本量的檢驗:
在上述的抽樣方法中,所要達到的概率保證程度為99.73%,所要抽取的樣本量為總體的30%。為了檢驗和比較結果,采取控制變量法分別檢驗在同一精確程度下所應該抽取的樣本容量;同時還要檢驗在同一樣本量的情況下根據樣本的數據所要達到的調查精度。因此,從概率保證程度為99.73%,允許誤差為±5元條件下,對類型抽樣(不重復)相關樣本指標作有關統計量的估計及檢驗。
(一)樣本數量控制分析
七、結論分析
綜上所述,若按照允許誤差±5元,概率保證程度99.73%計算,最低應該抽取的樣本數為890,基本上是全面調查。而從收集科學地、及時地、準確地數據的經濟適用角度來看,可以采用30%的類型抽樣,其推算總體的概率保證程度至少可以達到95.64%左右,因此,建議在今后的基層勞動工資數據收集過程中,結合全面的相關報表體系,利用類型抽樣的分析結果,可以有效估計相關總體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