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的十年歷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也有一些教訓,需要總結并培訓快速壯大的走出去隊伍,高新偉教授撰寫的教材《國際石油經濟合作》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全書側重于海外石油工程項目的實踐管理,具有獨創性、系統性和實用性。閱讀這本教材對中國從事海外石油項目的廣大技術人員和有志于從事國際石油項目的學生有所裨益。
關鍵詞:《國際石油經濟合作》;高新偉;書評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3-0185-02
伴隨經濟全球化和國內石油資源日益困乏的狀況,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石油經濟合作,已成為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石油公司響應黨中央提出的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號召,從境內合作逐漸擴展到境外合作,成功實施了“走出去”戰略。但在“走出去”過程中,海外大多數項目面臨虧損,收益與成本不成正比的現象,引起了國內民眾的廣泛質疑。這一現狀出現的原因,除國際石油經濟合作自身的特點外,還在于國內缺少這方面書籍的系統介紹,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際石油經濟合作理論的研究及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而目前由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及理論知識的博士生導師高新偉教授撰寫的《國際石油經濟合作》一書已于2012 年5 月出版,這無疑雪中送炭,為從事國際石油經濟合作研究與工作的人員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參考資料,有助于加強對國際石油經濟合作的理解,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國際石油經濟合作》一書是目前為止國內外最為全面的介紹國際石油經濟合作內容的書籍,而且是在海外項目多數虧損的狀況下,唯一一部相關的總結性書籍。本書體系完整、內容詳盡、分析到位、對問題的研究深刻,理論應用與實踐支持相結合,是指導石油行業理論研究者和實際工作者從事國際石油經濟合作活動的重要書籍。其特色主要體現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獨有性
本書內容是博士生導師高新偉教授辛勤研究、總結、整理的結晶,是迄今國內外最為系統最為全面的介紹國際石油經濟合作的書籍。在此書出版之前,國內外存在的相關文獻大都僅就國際石油經濟合作的某一方面進行研究、介紹或系統的介紹國際石油經濟合作的書籍寥寥無幾。較為全面的研究性書籍可算韓學功、佟紀元1995年主編的《國際石油合作》一書,但該書主要從宏觀方面闡述國際石油合作的相關知識,如國際貿易、財務、禮儀等,對國際石油合作流程及項目管理的研究不足,而且由于時間較早,已難以指導當前的工作。正是由于系統性介紹書籍的不足,導致學習者難以形成整體把握,給學習、研究帶來極大的不便。而2004年葛艾繼、郭鵬、許紅撰寫的《國際石油天然氣合作理論與實務》則側重于項目決策和評價,適合項目決策參考使用,不太適合現場施工人員學習。而《國際石油經濟合作》一書,內容全面、系統完整,既有宏觀介紹,也有微觀分析,層次清楚,易于把握,在國內外具有獨創性。本書內容主要包括宏觀層面概述、國際石油項目立項分析與決策及操作層面的項目管理三個層次。
首先,在宏觀上介紹國際石油合作相應的法律保證和政策支持及存在的問題。通過從宏觀角度對合作環境進行地緣、政治、地質、人文、財稅法律等分析,進而選擇戰略地區、分析及選擇合作合同條件,從而為操作管理奠定基礎,并在此基礎上思考中國在政策及法律上的不足及發展方向。其次,分別從國際石油工程服務市場和投資兩個方面進行敘述,從項目前期的信息獲取及調研到項目的前期談判,從決策立項到項目確定后的分包、合同執行管理及資金回收,并結合具體的項目進行敘述,使讀者對國際石油項目的流程有完整的認識。 最后,從具體操作層面介紹了國際石油工程項目管理的內容,除了傳統項目管理的質量、成本、進度等九大主體內容以外,重點增加了國際石油項目的跨文化管理、關系管理及現場管理,這部分內容可謂本書的亮點。
二、系統性
目前,網上一篇文章《 高出低入:中資石油公司4 000 億海外投資收益圖譜 》引發廣泛關注。中國石油大學2010 年一份報告顯示,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虧損項目達到2/3,更是惹人爭議。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國際石油經濟合作的跨國性、高技術性、高風險性、長期性等特點,使得對國際石油經濟合作的相關知識進行總結變得異常困難。而面對中國國際石油經濟合作的現實狀況,又急需這樣一本既適合國際石油市場環境分析和研發,又適合中國技術人員進入國際石油市場的項目現場管理的書籍。
針對以上情況,有著多年實地工作經驗的高新偉教授,在仔細整理、認真研究的基礎上,花費七 年時間寫成此書,系統總結了中國國際石油合作的相關問題,滿足了石油行業相關人員對國際石油經濟合作學習、研究的需要。
首先,書中對中國國際石油經濟合作歷程、現狀及國際石油合作的環境、法規、合同等進行了綜述。從境內合作到境外合作,中國國際石油合作經歷了由點到面、逐漸規范、逐漸成熟的一個發展過程。不管是從橫向上、深度上還是經濟效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而中國國際石油經濟合作現狀也較為樂觀,合作地區廣泛、合作伙伴幾乎遍布世界各地,合作的范疇、形式多樣化。另外,對主要地區合作環境進行了分析,對中國石油合作中的法規及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石油合作法規做了詳細總結,并對八種國際石油投資合同及合同的一般條款、執行的注意事項、執行對策等進行了總結。其次,對國際石油經濟合作中遇到的各方面問題進行了總結分析。包括中國國際石油合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作者提出了九大問題,并針對每個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建議。中國石油工業國際化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國際化經營戰略意識不強;國際化起步晚,基礎薄弱,國際競爭力不強;缺乏相應的法律保證和政策支持;對國際環境不熟悉,石油工業國際化面臨巨大的風險等。最后,對國際石油經濟合作各階段的相關事項以及各種項目管理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系統的總結介紹。書中根據國際石油合作項目的流程,對投資地區及方式選擇、項目來源、項目決策、融資、談判、合同訂立、執行、財務核算等方面涉及的內容進行了全面總結,并針對不同項目對不同階段的特殊要求進行了重點分析。在項目管理分析上,對于涉及到的每個方面,作者都認真總結了其管理內容、重點及管理原則,對管理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概述,并客觀地提出了對策建議。對某些有特殊要求的管理,作者還分析了其管理的意義、目標、方式選擇、影響因素、制定方法、經驗等。
三、實用性
《國際石油經濟合作》一書,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更是一本實務指導書,對國際石油經濟合作項目的立項及決策、運營與管理等實踐極具指導意義。既適合作為研究生教材及本科生相關課程參考書,也適合中國從事海外石油業務的工作人員閱讀。
本書在編寫上,為了更具實用性,且與中國石油公司海外項目的具體實踐緊密結合,書中主要以中國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國際石油合作項目——伊朗卡山風險勘探項目和蘇丹項目為例進行說明。具體事例的應用,使得此書更加易于閱讀和理解,也使得書中的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便于讀者結合工作或學習中遇到的不同情況和疑問,盡快找到經驗性方案,以解決實際問題。
而書中大量輔助圖表的運用,各種模式、模型的講解,各種方法、公式的介紹及相關方法的應用示例,使相關內容一目了然,便于比較分析的同時,更為解決具體問題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程序、方式,有助于幫助從事海外石油業務的工作人員解決相關問題,或是為他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
本書的實用性還在于它系統地論述了國際石油項目的整個流程,涵蓋了國際石油工程投資和服務市場的各個環節,并按章節將流程各環節有機地組織起來,不僅系統性強,其對實務的指導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更具實用價值的還在于本書對項目管理的介紹。其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國際石油工程項目管理各個方面的內容,而新增的HSE 管理、跨文化管理、關系管理、現場管理和項目考核審計等更是具有一定的獨創性,提升了本書的實用價值,形成了一整套國際石油項目管理理論體系。
總之,此書兼具理論性與實用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獨創性,對現實狀況的系統總結性,既可以作為研究國際石油合作與貿易的重要參考資料,也適用于指導具體的國際石油合作實踐。而在體系上,從宏觀把控到微觀深入,再到整體探討,作者把整個國際石油合作從概況到具體流程,娓娓道來,系統完整。在內容陳述上,全面詳盡,有理有據,運用各種圖表、數據資料,直觀生動,深入淺出,易于理解。此外,理論分析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特殊情況與普遍原理、程序相對照,根據具體內容結合世界不同地區的不同環境加以論述,條理清楚、針對性強。當然,限于國際石油合作內容的復雜性、特殊性,此書在某些問題的研究上或許還存在些許的不足,因限于篇幅對有關內容的介紹亦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內容和問題還值得深入探討,有待讀者進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