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展地理標志是提高產品知名度,增加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富縣強民的重要途徑。河南省新鄉市擁有豐富的地理標志資源,近年來地理標志保護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明顯差異。針對發展新鄉市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地理標志;農產品;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3-0055-02
一、新鄉市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現狀
新鄉市地處河南省北部,南臨黃河,與省會鄭州、古都開封隔河相望;北依太行,與鶴壁、安陽毗鄰;西連煤城焦作,與晉東南接壤;東接油城濮陽,與魯西相連,是河南第三大城市,豫北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原城市群城市之一。新鄉市擁有中國最佳生態宜居城市、中國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可持續發展城市等多項榮譽。新鄉市自然資源豐富,農業經濟特色明顯,全市建有新鄉市優質小麥、原陽大米、輝縣生豬及肉制品、原陽奶制品、封丘金銀花、輝縣食用菌、衛輝花生及油料、長垣綠色果蔬、獲嘉花卉苗木、新鄉縣林產品、新鄉市果蔬物流等11個農業產業化集群。2011年新鄉市糧食產量390.23萬t;蔬菜產量280.85萬t;水果產量16.92萬t;油料產量32.47萬t;水產品產量5.07萬t。截至2012 年 8 月 4 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認可新鄉市10 種農產品享有地理標志權。
二、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有效提高產品經濟效益
1.增強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效益,提高產品市場知名度。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品牌已成為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和市場競爭力核心要素之一。地理標志產品是特定地域的具有特色品質的產品,因此,地理標志這一特色品牌可以有效推動企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近幾年,通過申報和使用地理標志,一批新鄉名特優產品知名度不斷提升,品牌更加響亮,市場更加走俏,銷售量明顯上升。如獲嘉縣嘉禾農業專業合作社對獲嘉黑豆開展地理標志認證,拓展了國內外市場,黑豆熱銷全國20個省市以及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地,年銷售收入達160多萬元。獲嘉縣已登記注冊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215家,帶動3.5萬多農戶進入市場,戶均增收2 500元[1]。
2.提升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長期以來農產品粗放式經營,缺乏產業規劃引導,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且價格低、效益差,難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優勢產品,品牌建設更是望塵莫及,削弱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為扭轉這一現狀,新鄉市各級質監部門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宣傳標準化種植技術,聘請專家為農戶答疑,走出了一條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種植、產業化經營的特色道路,建成了國家、省、市、縣四級寶塔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體系,促進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上檔升級,增強了產品市場競爭力。
3.地理標志產品建設推動生產企業快速發展。開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利用地理標志發展生產,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不僅使地理標志“品牌”建設得到發展,也促進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封丘金銀花注冊成功地理標志后,產品知名度不斷提高,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并帶動開發了一系列具有封丘特色的金銀花產品體系,如發展金銀花中間提取物、保健品、口服液、針劑、飲片、飲料等系列產品,擴大金銀花產業的覆蓋面;培育金銀花加工龍頭企業,積極對外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著名的制藥企業來封丘投資興辦中藥材加工企業,全面提升金銀花的產業水平,使金銀花加工業成為封丘的又一大優勢產業。
三、新鄉市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1.地方政府對地理標志保護不到位。有些地方政府只注重地理標志的申請,對后期維護和繼續開發工作重視不夠,品牌保護缺乏長遠目標,各鄉鎮間各自為戰,缺乏宏觀調控。如原陽大米近年來由于柴油、肥料及相關農資價格的上漲,使種稻成本劇增,基本上抵消了國家農業直補帶給農民的實惠,挫傷了農民種稻的積極性,許多農民只能無奈地改種其他農作物。水務部門協調不力致使黃河水引水困難,更讓稻農失去了種植耐心。而看似品牌在外的原陽大米,在缺失市場定價權的前提下,下游企業惡性競爭更把價格屠刀砍向了稻農。再加上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過去的稻田如今變成了鋼筋水泥建筑。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原陽大米有朝一日將陷入名存實亡的尷尬境地。
2.地理標志產品生產經營規模偏小,龍頭企業少。中國農業一般以戶為主,沒有統一地進行規劃和組織,很多地方的農產品有特色有品質,但常常缺乏相應的生產條件和規模,競爭能力差。如延津胡蘿卜、封丘芹菜等特產行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產業布局水平低、規模化程度低、重復建設、缺乏企業支撐、缺少品牌拳頭產品、市場開拓能力不強等問題。另外,由于政府立法保護薄弱,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導致相當多的地理標志產品龍頭企業不突出、作用不強,小企業眾多。如原陽縣規模較大的大米加工廠只有“原黃”、“黃蕊”等四家,中等規模的有30多家,小作坊式加工廠卻有2 000多家,這些廠家都在使用“原陽大米”地理商標。1996年,原陽 “原黃牌”精米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之后原陽所有的大米都私自打上了“綠色食品”的標記,事實上根本沒有經過認證。據統計,原陽縣一年種植的大米總共不到2億斤(約10萬噸),但近年來,市場上每年出現的“原陽大米”有50~100萬噸,大部分都是披著“原陽”皮的劣質米。
3.缺乏打造自我品牌的意識。新鄉市很多企業對地理標志的作用和對自身產品的作用不是很了解,很多事情因是政府發起,自己只是被動參與,沒有真正因為地理標志對本企業有益而去積極開展實施相關活動。如封丘金銀花雖然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省名牌產品,但地理標志并沒有體現出其應有的價值,大部分外銷金銀花基本上都沒有加貼產品標志。
4.行業協會作用不明顯。使用好、發揮好地理標志的作用離不開行業協會的大力引導,但很多地區行業協會作用不明顯。政府對協會扶持力度不夠和地理標志使用者不愿意接受協會監督管理是造成行業協會作用不明顯的主要原因。如原陽米業協會建立之初雄心勃勃,準備把所有稻農、企業團結起來,握成拳頭一致對外,但事實上,原陽稻農和企業并不愿意受協會管理。他們認為,個人運作更自由方便,不用給米業協會交會費,不用從協會購買統一的包裝袋,減少很多約束。相比之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新奇士桔農協會的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該協會在加州和亞利桑那州擁有六千多柑橘種植戶,使用統一的種植標準、統一的商標Sunkist(中文商標“新奇士”),全球統一價格,避免協會成員間的價格競爭。協會運作資金主要來自政府對果農的退稅和對農業的預算補貼及會員繳納的會費。在協會的統一經營下,成功打造了“Sunkist”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新奇士桔農協會憑借品牌優勢,在53個國家和地區擁有45個執照持有者,年銷售額達11億美元,品牌市值超過70億美元。
四、新鄉市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發展的建議
1.發揮政府部門的保護作用。農產品地理標志是地方公共農產品優勢資源,對農產品地理標志實施登記保護是各級政府的職責和義務。對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的申請人在申請項目方面予以政策扶持。各級政府要從服務三農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做好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的意義,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做好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的各項工作。同時,要加強宣傳力度,提高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法律觀念和質量意識,使全社會懂得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與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關系,實現自下而上自覺主動地注冊農產品地理標志,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2]。
2.做好地理標志資源普查,積極組織申報。新鄉市地域特性明顯和品質獨特的農產品資源非常豐富,因此開發潛力大,登記保護價值高。據初步統計,新鄉市具有開發利用潛力的特色農產品有封丘石榴、牛忠喜燒餅、羅鍋醬肉、原陽大杏、蒸菜、糊涂面條、綠源雙黃家雁蛋、原陽燴面、原陽曹記五香牛肉、衛輝空心掛面、張門大蔥、黃河鯉魚、新鄉熏棗、汲縣豆皮、封丘卷尖等,有些產品在全國都具有較高知名度,但大多數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程度不高,布局分散,發展不平衡;企業大都獨自經營,政府部門難以引導品牌、包裝、標準和管理的統一。為此,新鄉市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作迫切需要摸清農產品地理標志資源情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宣傳、組織申報工作,為發展特色效益農業,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實現農民增收做出積極貢獻。
3.發揮農業部門的保護作用。從法制、職能、體系隊伍和行政管理資源與優勢看,質檢、工商等部門不可能也不具備條件承擔農產品產地資源保護、 品種提純復壯、生產技術傳承、農耕文化弘揚、產品獨特品質保持和產業升級等職能[3]。由于農業部門熟悉農業標準和農業技術,具備監測手段和條件,在農產品地理標志技術認定和質量監管等方面具有明顯技術優勢,所以應重視和發揮農業部門在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中的作用。
4.重視地理標志的使用推廣。地方領導要自申請之日起就開始考慮如何宣傳推廣和建立質量監控體系,只有以務實的態度來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才能真正發揮地理標志的作用。同時各級地方政府應該注重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大戶的作用,廣泛建立和推廣“企業(協會、團體或其他組織)+ 基地 + 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提高農特產品的市場化組織能力[4]。加強農產品生產及其加工業營銷隊伍和市場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市場體系,從而提高新鄉市地理標志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收稿日期:2012-11-29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1-QN-075)
作者簡介:方強(1977-),男,河北唐山人,實驗師,博士,從事近現代農村區域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