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個系統的社會工程,這個工程建設要適應全球化時代的新要求,要與大學生群體的實際相結合。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策有很多,其中以適應全球化時代的需要,轉變教育觀念,完善教育工作體系和管理機制最為重要。
關鍵詞:全球化;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3-0298-02
全球化作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為各種政治經濟理論和思潮進行交匯與碰撞提供了一個國際性背景和基礎性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各種意識形態交相輝映,爭奇斗艷,共同演繹著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發展軌跡。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全球化趨勢的加強既帶來了發展的機遇,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一、全球化時代,教育和引導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全球化時代,理想和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靈魂之所在。因此,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環節中,引導學生成長成才。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全球化時代的各種社會思潮。由于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在經濟、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廣泛,許多發達國家的各種哲學思潮、經濟思潮、文化觀點等,以其獨特的方式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觀念。當下的部分大學生,盲從于西方學者及其思想,迷信西方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標準。如果不加分析和批判地直接認同,就可能因不認同所在社會價值標準的同時,出現與整個社會背離的情形,直接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
2.全球化時代,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人民服務思想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思想保證。全球化時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對人生的追求發生了較大變化,出現了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但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仍要堅持。為人民服務體現著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的本質要求,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落實在個人的具體行動上,就是要自覺地為人民服務。
3.全球化時代,要加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教育。全球化時代,我們要強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首先要強化大學生的立志成才、刻苦鉆研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兩課”及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激發他們學習和成才的動力,努力學知識,為祖國和人民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增加道德使命感。在全球化時代,高校要把學生培養成有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的人,有科學文化知識和開拓能力的人,有志向、德才兼備的人。顧全大局,堅持以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為重,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立足全球化,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法創新
1.立足全球化,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全球化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新要從增強時代感、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方面下功夫。一是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注重對經濟全球化的社會現實和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變化之間的聯系的研究,立足經濟全球化的現實,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的創新。二是高校要把全球化教育與馬克思主義教育結合起來。全球化時代,高校要切實加強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主體的當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它不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同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時俱進的重要前提和核心內容。三是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全球化理論教育。全球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實背景,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的內容。要對大學生進行全球化理論教育,幫助他們正確對待全球化這一歷史趨勢,堅持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2.立足全球化,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全球化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來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實效,關鍵是方法的創新。首先,全球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多元化。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滲透到高校的每一個層次和每一個方面。其次,要充分利用網絡等新技術,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現代化,擴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蓋面和增強滲透力。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載體和手段,開辟了新的空間和新的渠道,是我們大力弘揚主旋律的主要陣地。第三,要積極運用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引進其他學科的科學方法和進行方法的借鑒和創新,充實和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體系。
三、立足全球化,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導思想,這與黨長期貫徹的執政理念是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正確認識“以人為本”的科學內涵,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對于全球化時代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具備的基本價值理念。從實踐層面上說,“以人為本”的教育,就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就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滿足他們的需要,相信學生、依靠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根據大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從而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諧社會的層次上來。以“學生為本”更要求我們更新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核心的是思想教育者與思想教育對象之間的結構關系。我們要將兩者的關系從優劣高低的等級關系轉變成為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思想教育者發揮自己的能動性開展豐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思想教育對象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高效地完成相應思想教育信息的正確選擇以及內化與外化。
四、立足全球化,加強大學生就業觀和創業觀教育
高校大學生由于受經濟全球化因素的影響,其就業觀和創業觀存在著諸多不足,因此,加強就業觀和創業觀教育就顯得更加重要。
1.全球化時代,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在“十一五”后期,高校畢業生就業已成為中國社會就業問題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已進入了社會化的階段。當社會最富有活力、屬于新增勞動力中最優秀的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成為社會主要矛盾之一時,他們的就業問題成為關系到能否實現社會“和諧”與“創新”發展的重大因素。因此,要加強對高校畢業生正確的就業觀教育,引導大學畢業生樹立起統觀全局的“就業觀”。
大學畢業生必須遵循人才市場供求規律,同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職業崗位的發展也深刻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就業。一方面,當下中國高等教育已處于“大眾化”教育階段,即使是缺少人才資源的少數民族地區或西部地區,畢業生就業也開始成為“買方市場”,就業開始從“精英”走向“大眾”。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工作崗位對勞動者素質和技能要求不斷提高,更多的大學生進入到生產第一線,成為“高級藍領”。因此,教育和引導大學生轉變傳統的“精英”就業觀,增強擇業的主體意識,降低不切實的就業期望值顯得非常重要。對于大學生而言,更要鼓勵和引導他們到家鄉、民族地區擇業、就業、創業。
2.加強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業觀念。創業教育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提出,此次會議報告里闡述的“21世紀的教育哲學”提出了學習的“第三本護照”,即創業能力問題,并要求把創業能力提高到與學術性和職業教育同等的地位。中國《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也強調了這一思想:“高等教育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普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庇嘘P專家認為,創業教育從廣義上講,是通過相關的課程體系,整體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創業能力;從狹義上講,就是針對大學生就業,培養學生自主創業的能力。
所謂創業教育是開發和提高學生創業基本素質的教育,是一種培養學生事業心、進取心、開拓精神和從事某些事業、企業規劃活動的教育。從目前來看,加強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已經是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總趨勢,也是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選擇。1998年召開的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強調指出:“為方便畢業生就業,高等教育應主要培養創業技能與主動精神;畢業生將愈來愈不僅是求職者,而首先將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币虼?,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學校要樹立創業教育的新理念,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能力。這必將有助于真正解決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只有政府和社會大力支持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才能優化創業教育的社會環境,確保創業教育的順利進行。例如,政府興建大學科技園,形成知識、技術、智力、資金的密集,使其成為高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和高科技產業的發源地;制定各種優惠政策鼓勵教師和學生進“園”興辦企業;企業積極配合高校建立實習基地,吸引高校在校生進企業實習,或參與項目開發與研究,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創造性才能的社會平臺;學生家長在政府部門和高校的宣傳和引導下,接受并鼓勵自己的孩子參與創業教育。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2] 江澤民.愛國主義和中國知識分子的使命[C].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有關重要文獻匯獻,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3] 韓慶祥,鄒詩鵬.人學——人的問題的當代闡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8.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6] 世界高等教育會議宣言[Z].1998.[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