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最近幾年在我國發展得非常快,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而且已經成為企業界特別是中小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同時,也成為廣大消費者方便消費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更成為國際政府促進經濟增長、經濟方式轉變的重要抓手。那么,今后,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要注重哪些方面呢,不少專家認為,電商的未來在于不斷的探索。
電商企業需要向線下滲透
談到B2B外貿電子商務和線下服務的融合,中國制造網副總裁黃良發說,我在2000年開始做中國制造網的時候,當時有一個詞匯,鼠標加水泥。開始有人思考純網站的模式有問題,應該加一些水泥,這是一個不錯的比喻,但鼠標和水泥差得太遠了。最近這幾年,討論很多的網站怎么樣往線上走。最近我們看到很多反過來了,比如說傳統的企業,我們怎么樣往線上去?應該來講是一個趨勢,也是有非常多的思考。大家可能從很多的數字、方式里面做反思。無論是線下企業線上做或者像我們這種純線上的企業,我認為都是在回歸到電子商務的本元,電子商務就是商務的電子化,我們考慮更多的是自動化和電子化,而電子化的平臺,我們也有考慮怎么樣滲透到線下的環節,來接觸我們的客戶,給他們一個更完整的服務體驗。
其實B2B滲透到外貿這個環節是很小的一個部分。在買賣雙方不認識對方的時候,這個平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過去的話,要參加展會認識供應商,但現在通過B2B找得到對方。但找到了對方以后,有很多線下的環節脫離了平臺,他們自己去進行。線上的方式成本比較低,并且利潤來講是比較高的。而介入到線下的環節里面,線下的難度很大,而且成本非常高。但當整個行業慢慢發展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時候,就要注意,想得到純線上的模式發展其實是有問題的。
我們這幾年除了中國制造網以外,沿著整個外貿的鏈條,所提供的不同線上和線下的服務。然后有不同的平臺,比如說物流的平臺,特別針對客戶在物流方面的環節,然后我們以線上平臺的方式解決。然后有一些線下的,比如說單證、融資、物流,我們也開始單獨設立一些新的分公司,新的部門,去滿足客戶在這個鏈條上面的需求。
我們作為純電商的平臺,線下的一個服務,希望給大家一定的啟發。最后做一個簡單的總結,無論是作為傳統的企業往線上,還是作為電商的企業,作為客戶本身,都有不同的感覺。首先對客戶來講,當我們滲透到客戶不同的環節或者它的服務鏈條的時候,他得到了更好的用戶體驗,不僅僅在網上體驗到我們的服務,而且在線下可以接觸我們的服務人員。對網站服務的傳遞,對于客戶的感覺會比較好。然后我們也能夠看到這兩年,大幅度滲透到線下去的時候,客戶的滿意度和客戶的聯系都得到了比較大的促進。當然很多人也會講,從我們自己感覺或者從我們報表上看得到的,是比較大的財務壓力。另外線下的成本也是比較大的,線上和線下的結合,我們才能把用戶體驗做得更好,鞏固得更好。
電商要通過供應鏈打造價
現在我國的醫藥GDP到2015年突破3萬個億,不包括健康產品,健康產品大概是1萬億左右,也就是2015年有4萬億的健康產品服務于中國13億人口,這個行業發展平均每年25%的增長。
商康醫藥網董事長兼CEO周求華說,現在B2B2C的模式,上游你是供應商,到這個平臺,再到消費者,電商都有這么一個想法,未來五年也是一個發展方向,做B2B的電商企業往B2C去延伸,B2C的往B2B的發展,做物流的企業往電子商務領域發展,做電子商務的企業往物流領域發展,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電子商務供應鏈。只有把電子商務供應鏈打造好了,你的價值才能挖掘出來。你的產品沒有核心的價值體現,只有通過供應鏈提升你的價值,未來價格戰可能不適合了,得從更遠的角度做文章。
我們把數據集成起來,通過這個藥店,通過這個醫院發展你的新會員,通過你的藥店拓展會員,這也是我們打造的一個海量的數據平臺。再有一個兩大資源的融合。上下游的資源,生產企業、醫藥商店、藥店、醫療機構,商超到消費者,這些資源怎么整合的問題。如果這個資源沒有整合好,那你這個產業鏈就有問題了。我們現在大部分的商場都有健康產品和營養食品了,大部分的廠家可以通過商超,通過藥店來發展消費者,把消費者,也就是生產企業到商店到醫院到消費者上下游進行融合,橫向的資源,政府的支持,政府的職能部門等等,銀行資源、社保資源、媒體資源是橫向的資源。所以我們采取這種模式,上下游兩大資源進行融合。從電子商務到供應鏈,從供應鏈到價值鏈兩大資源的融合。
再有怎樣做這么一個產業鏈,讓你的盈利模式成為電子商務一平臺兩網絡的模式,這是我們的盈利模式。
創新是關鍵
創新是一個企業的生命線,它在現代的社會里面,創新成了一個企業發展和生存的必經之道。而對于電商企業來說,創新更為重要。
1號店董事長于剛認為,互聯網的出現讓創新有了新的定義,因為互聯網有傳播快,傳播容量大和大數據的特征,而且是以技術驅動的,所以使很多創新成為可能。而電子商務也是在互聯網之上的一個業態,它里面有了互聯網的基礎,也是技術驅動,而且這種新的技術導致各種創新的形式成為可能。比如說從商務模式上有B2C、C2C等模式,還有一些別的形式,比如說團購、逆向團購,商品虛擬化。拿一個手機發送一個密碼,馬上就可以去看電影,兌換商品等等。包括社交化購物、本地化購物,還有電子商務服務,利用自己的平臺,包括倉儲、配送、客服系統等等對外提供服務。
這些都是概念,具體1號店是怎么做創新的,給大家講一些實在的。從這幾個方面,首先我們認為創新不能成為一個口號,它要真正融入到企業的血液中間去。所以我們在當初建1號店的時候,我和我的搭檔花了兩個星期時間,考慮我們的企業文化是什么?最后濃縮到八個字,“誠信、顧客、執行、創新”,也就是說創新成了我們企業四大支柱之一。那怎么貫徹到實際中去呢?我們搭了一個創新平臺,創新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團隊創新,而是所有的人,甚至我們的顧客和關注我們的人,都希望參與我們的創新。于是這個創新平臺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允許所有的員工,我們的網友,我們的顧客給我們出創意。出創意之后,我們內部有一個審核機制,有一個創新的督導團隊,有一些各個領域的專家,他們評審這些創新的想法,認為是可行的創意提交給公司的決策團隊,公司的決策團隊最后決定這么多的創意,哪些具體的去安排資源,去一一的實現,并且成立具體的創新項目小組,把每個項目實現。最后,如果這個項目已經實現了,對這些提出創意的人,有各種各樣的激勵,有物資和精神上的激勵,保持這個創新是持續的,源源不斷的。
于剛說,電子商務創新是必須的,如果沒有創新,那么這個企業就沒有長久的生命力,也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