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瑩
(廣東商學院 華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147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進步,高校近幾年的擴招使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學生能有機會進入大學校園,社會競爭的劇烈化和對高級人才的要求不斷升級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留校深造.大學生群體變得如此龐大,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群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身體素質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全民健康水平的高低.因此,大學生健康問題近幾年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有關大學生健康的研究也成為了一個熱點課題.
大學階段是個人逐漸獨立和健康行為發展定型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遠離家庭和父母,身體、心理和社會關系快速發育,有更多的獨立權,可自主地選擇生活方式,但由于控制力和自我保健能力較差,在新的學習、生活環境的壓力下,許多大學生從事著一些健康危險行為,如吸煙、過度飲酒、不健康的飲食行為、缺乏運動、網絡成癮等,不僅影響大學期間的健康,使疾病出現“年輕化”趨勢,更多的會延伸到成年期.同時大學生又正處于接受知識和塑造行為的黃金時期,其所處的學校教育環境有利于對大學生進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即大學階段是干預和改善,并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最佳時期.因此,評價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及早發現影響其健康生活方式的相關因素,采取相應策略促使大學生把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習慣,必將有利于其一生的健康.
以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的在校大學生為調查研究對象.樣本選取是先進行整群抽樣(按照班級組群),之后在抽出群的基礎上進行簡單隨機抽樣,形成最后的樣本.
2.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有關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及現狀的相關學術刊物資料.
2.2.2 調查方法
2.2.2.1 問卷設計與制作
本研究采用南方醫科大學王冬副教授編制的健康生活方式評價量表HLQ,(Healthy Lifestyle Questionnaire,HLQ)作為華商學院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調查問卷的主體部分.此量表包括八個維度38個條目,八個維度分別是:運動鍛煉行為、生活規律行為、飲食營養行為、健康危害行為、健康責任行為、人際支持行為、壓力管理行為、生命欣賞行為.經在全國多所高校抽樣驗證,其分半相關系數為0.840(p=0.000),Cronbach’α系數為0.892,主成分因子分析KMO統計量為0.929、Bartlett’sTest結果 χ2=54913.1(p=0.000),集合效度和區分效度均比較滿意,具有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應度[1].
調查共發放400份問卷,收回385份,回收率為96.25%,有效問卷為342份,有效率約為89%.
2.2.2.2 問卷的信度與效度檢驗
該研究采用了Cronbach’α系數對問卷進行了內部一致性信度檢驗,得知Cronbach’α系數為0.866,即該量表有很好的內在一致性.同時,對有效樣本數據進行KMO抽樣適當性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計算得KMO值為0.883,Bartlett球形度檢驗卡方值近似為10087(p=0.000),達到顯著水平(p=0.000<0.001),所以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經過統計軟件處理,可知該問卷中每個條目的因子負荷均大于0.5,累積可以解釋總方差的80%以上,每個因子的含義清楚,表明問卷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
2.2.3 統計方法
量表各維度的得分情況運用t檢驗、方差分析等統計學方法進行對比分析,以上統計分析均經SPSS18.0軟件完成相關的數據處理.
3.1.1 樣本數據的頻數統計
由表1可知,在調查的342名研究對象中,三個反映家庭基本情況變量的分布分別是:家庭所在地方面,大中城市的學生最多,比例達到49.7%;是否獨生方面,非獨生的學生比例最高,達到70.8%;雙親方面,大部分學生的雙親均健在.

表1 家庭基本情況的頻數統計表
3.1.2 大學生對自身健康和自身生活方式的態度
大學生對自身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的評價表見表2.

表2 大學生對自身健康狀況的評價
可見,大學生對自身健康狀況的評價,非常健康和基本健康的總計達到81%,亞健康和患病的總計達到19%.說明華商學院大部分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大學生對自身生活方式的評價表見表3.

表3 大學生對自身生活方式的評價
從表3可以看出大學生對自身生活方式的評價,非常健康和基本健康的頻率達到73.68%,而不太健康和非常不健康的頻率只有26.32%.說明華商學院多半同學的生活方式還是積極向上的.
3.2.1 不同性別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狀況比較
從表4總可以看出,經兩樣本的t檢驗,女大學生的生活規律行為、健康危害行為、健康責任行為、人際支持行為這四個維度的得分均高于男大學生,而運動鍛煉行為的得分低于男大學生,且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在飲食營養行為、壓力管理行為及生命欣賞行為上的得分沒有顯著性差異.
3.2.2 是否獨生的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狀況比較

表4 不同性別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狀況比較(x±2·s)

表5 是否獨生的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狀況比較(x±2·s)
從表5可見,是否獨生子女在運動鍛煉行為和健康危害行為兩個維度的得分有顯著性差異.在運動鍛煉行為上,獨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獨生子女,而在健康危害行為上的得分低于非獨生子女.
3.2.3 父母的不同學歷對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
經方差分析得知,父親不同的學歷及母親不同的學歷對健康危害行為的影響差異顯著,進一步采用LSD法兩兩比較,得分最高的為父親、母親學歷均為大學的學生,得分最低的為父母幾乎沒上過學的學生.
3.2.4 父母的日常行為指導對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
父母對子女的日常行為指導是否到位在運動鍛煉行為、飲食營養行為、健康危害行為、健康責任行為、人際支持行為、壓力管理行為和生命欣賞行為維度的得分有顯著性差異,進一步采用LSD法兩兩比較,其中飲食營養行為、健康危害行為、健康責任行為、人際支持行為、壓力管理行為和生命欣賞行為得分最高的為父母行為指導非常到位的學生;健康危害行為、健康責任行為、人際支持行為、壓力管理行為得分最低的為父母對子女的日常行為從來不管的學生,生命欣賞行為得分最低的為父母行為指導不太到位的學生;運動鍛煉行為得分最高的為父母行為指導不太到位的學生,得分最低的為父母行為指導基本到位的學生.

表6 父母的日常行為指導對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影響的比較(x±2·s)
3.2.5 雙親是否健在對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
經方差分析,不同雙親情況在健康危害行為和人際支持行為維度的得分統計差異顯著,進一步采用LSD法兩兩比較,其中健康危害行為得分最高的為父母一方已故的學生,得分最低的為父母離異的學生;人際支持行為得分最高的為父母均在的學生,得分最低的為父母離異的學生.
3.2.6 性格對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
經方差分析,不同性格在人際支持行為和生命欣賞行為維度的得分有顯著性差異,進一步采用LSD法兩兩比較,人際支持行為和生命欣賞行為得分最高的均為性格很活潑的學生,得分最低的均為性格很文靜的學生.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因素有:性別,性格和家庭因素(父母學歷、父母的日常行為指導、父母是否健在及是否獨生).
由統計分析得知,男女大學生在飲食營養行為、壓力管理行為及生命欣賞行為上的得分沒有顯著性差異.而女大學生在生活規律行為、健康危害行為、健康責任行為和人際支持行為這四個維度的得分均高于男大學生,在運動鍛煉行為上的得分低于男大學生.造成兩性在生活方式行為上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先天性因素,也可能是社會期許不同.例如,在運動鍛煉行為上,男性常被認為強壯有力、爆發性強,因此鼓勵男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而女性常被認為文靜、柔弱,甚至體育老師也會降低其體能上的標準,長此以往,就減少了女生的運動鍛煉行為.在生活規律行為、健康危害行為和健康責任行為上,女大學生高于男大學生.同樣是基于先天和傳統優勢.女生注意個人衛生和身體健康、生活規律、不良生活習慣較少,而男生則不拘小節,與女生相比,這些方面略差些.因此,應強調男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危害性的生活方式.
性格主要是由遺傳學因素決定的穩定而持久的心里特點,也是行為的表現方式.不同性格會影響到個體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本研究發現,性格的不同類型在人際支持行為和生命欣賞行為維度的得分是有顯著性差異的.人際支持行為和生命欣賞行為得分最高的均為性格很活潑的學生,得分最低的均為性格很文靜的學生.這個不難理解,性格活潑的,一般健談、開朗、善交際,所以得分較高;而性格很文靜的,一般緘默、被動、不善交際,所以得分不高.
在父母學歷、父母的日常行為指導、父母是否健在及是否獨生這些家庭因素中,對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影響最廣泛的是父母的日常行為指導.研究發現,除了生活規律行為之外,父母對子女的日常行為指導是否到位在運動鍛煉行為、飲食營養行為、健康危害行為、健康責任行為、人際支持行為、壓力管理行為和生命欣賞行為維度的得分均有顯著性差異.總體來說,得分較高的為父母的行為指導非常到位的學生,得分較低的為父母對子女的日常行為從來不管的學生.由此可見,要想大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大學生自身因素之外,家庭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
〔1〕王冬.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評價量表研制及初步應用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09.
〔2〕王月云,等.某大學學生亞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