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鵬
(阜陽師范學院,安徽 阜陽 236041)
中華武術,溯其歷史,源遠流長,究其內容,博大精深,武術運動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顯示出其獨有的文化特色和生存能力,在當今構建和諧社會大背景下更是彰顯出其特有的魅力與作用.高校體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同時也是高校德、智、體、美、全面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不僅對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樹立大學生的正確人生價值觀、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個性發展,掌握一門運動技能,培養終身鍛煉的習慣,也具有重要的意義.高等院校作為學校教育的最高辦學層次,其無論在人數上,學生素質上及其他資源上的優勢是其他層次類學校所無法比擬的.因此推廣與普及武術運動,促進全民健身,提高民族文化意識,高校都處于在前沿領先的位置.如何吸引調動大學生學習武術的熱情,充分認識武術項目健身價值和武術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在安徽省本科院校探索和改革武術項目教學方法,以提高公共武術課教學質量,培養大學生喜愛并積極傳承與發展中國武術項目,是擺在我們面前重要的課題.本文從學生的角度開展了研究,希望通過調查能找到解決提高學生對武術學習參與積極性策略的設計依據.
以皖北地區8所本科院校:宿州學院、淮北師范大學、阜陽師范學院、安徽理工大學、淮南師范學院、安徽財經大學、蚌埠學院、蚌埠醫學院.
1.2.1 問卷調查法
1.2.1.1 問卷的設計與評定
在設計調查問卷之前,本人仔細閱讀、學習了體育科研方法、體育問卷設計方面的書籍,為本問卷的設計進行了充分理論準備工作,根據社會學設計問卷的要求,結合本課題研的內容和目的,設計了大學生調查問卷,征詢有關專家提出的建議,對問卷初稿進行數次修改,最終完成問卷設計,并請10名武術教學方面的專家對問卷進行了效度評定.(見表1)

表1 專家構成情況與問卷效度檢驗評價表
從表1可以看出,通過10位武術項目教學方面的專家對調查問卷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價,結果顯示:認為教師問卷比較合理的專家為6位,認為一般合理的專家為4位;認為大學生問卷比較合理和一般合理的均為50%.借助于上述數字可以判定,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能夠反映出皖北地區本科院校武術項目教學的開展現狀,問卷具有可靠的效度.
1.2.1.2 問卷的發放和回收
從本論文研究的目的出發,在調查的8所本科院校中,各隨機抽取100名學生,問卷發放與回收均采取現場操作的方式進行.其中,發放學生問卷800份,回收781份,有效問卷702份,有效率為89.9%;能夠滿足本研究的需要.
1.2.1.3 問卷的信度
問卷的信度檢驗采用重測信度法進行檢驗.完成第一次問卷調查后,分別就地就近從兩類調查對象中抽取一小部分進行重測并計算兩次測量的相關系數證明問卷指標體系的可靠性.(表2)

表2 問卷信度檢驗表
1.2.2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的兩份問卷進行系統整理,并采用數據統計SPSS軟件對其中有效問卷進行基本的統計學處理,然后根據統計的結果對本研究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1.2.3 邏輯歸納法
根據SPSS軟件統計的的數據,運用邏輯的方法進行歸納、推理和總結,得出結論,并以此提供相應的建議.

圖1 皖北地區本科院校學生對武術的了解情況
武術項目是我國眾多優秀傳統體育項目的典型代表,其歷史悠久、內容博大精深、且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但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圖1),卻發現:僅有24.07%的學生了解一點武術知識,還有19.09%的學生對武術則是一點都不了解.可見,皖北地區本科院校大學生對武術這個傳統項目的認識還不夠.當今世界,社會現代化日新月異,各種多元化的文化不斷交融滲透和沖擊,在世界范圍內各國的傳統文化正在不同程度的消逝和喪失原有的文化特色.作為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代表,武術文化同樣不可避免地受到外來體育文化的沖擊,在這種艱難的生存條件下,我們更要大力弘揚我國民族特色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使之早日走向世界是我們華夏子孫應盡的義務.高等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主陣地,相對于中小學和其他企事業單位,高校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和資源優勢,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這個重要板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武術項目教學過程中讓更多的學生認識了解中華武術,并讓更多學生參與到武術鍛煉中,在學習中,不斷的學習感悟武術傳統文化的魅力,達到傳承中華武術傳統文化的目的,讓中華武術文化在校園內得到更好的發展與創新.

圖2 皖北地區本科院校學生對武術的了解情況
“興趣”是能夠引起人們長期學習或從事某種事物以及活動的傾向,它表現為人們具有選擇性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某事物、某項活動中.興趣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是最好“調節劑”,興趣具有互動性、主動性、積極性及趣味性特點,良好的學習興趣可以引起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改變原來被動的學習局面,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掌握技能同時了解武術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通過調查(見圖2)得知:對武術感興趣的學生比例為20.94%,具有一般興趣的學生比例超過了50%,還有28.77%的學生表示對武術一點興趣沒有.因此,武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武術興趣,是一個比較深思的問題,調動武術課堂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武術有一個全面和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對武術有一定的理性認知,并吸引學生主動積極的從事武術學習,從而提高武術教學質量.

圖3 皖北地區本科院校學生的習武動機
人的一切社會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的為了實現一定目的而行動的原因.對學生學習武術的動機進行調查可以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意圖,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引導措施.結果發現(見圖3):學生選擇“防身自衛”和“增強體質”作為學習武術動機的比列分別為71.22%和51.57%,41.17%的學生是出于好奇心才參加武術學習的;36.18%的學生為了拿到學分而參加武術學習的;認為學習武術好和玩娛的學生占14.1%,還有其他原因而學習武術的學生占到5.55%.
通過對學生學習武術動機的調查,說明大多數學生的動機是好的,不僅有積極正確的一面,而且學習武術動機的選擇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盡管如此,武術教師在武術教學過程中仍要結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和理解武術項目,使之樹立健康的學習動機.

圖4 皖北地區本科院校學生對武術的態度
武術具有民族傳統文化特點并且是一項具有很高社會價值的傳統體育項目,從古至今,群眾基礎深厚.研究(圖4)表明:皖北地區8所本科院校學生對學習武術的態度比較積極有389人約占55.41%的;學生對學習武術持有中立的態度有241人約占34.33%;這說明大多數的學生對武術的學習持一種積極態度,但是對學習武術持消極態度的學生比例也占到整體的10.26%.形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武術動作復雜難學,教學內容枯燥無味,不停的機械重復等等.這就要求武術教師在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方面大膽改革,推陳出新,“棄之糟粕,取之精華”使武術教學藝術化,從而改變學生學習武術的態度變消極為主動積極.

表3 學生對武術教師教學能力外在表現的滿意情況調查表
通過表3可以看出,皖北地區本科院校課堂教學水平滿意度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較高,主要從武術課堂上運動量、運動強度,執行課堂常規、示范、講解、課堂氣氛和糾正指導能力,等幾方面的評價,滿意和很滿意的人數甚至有的已經超過了70%,只有10%的學生對部分教師的講解水平不太滿意,主要原因是部分年輕教師教學理論知識欠缺和教學經驗欠缺,還有部分教師語言表達能力差,不能清晰準確的講解讓學生領悟到動作要領,還有個別外地教師普通話不夠標準使學生不理解動作要領,因此需要提高教師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加強教師普通話培訓是提高教學滿意度一種手段.
皖北地區本科院校武術學習有著廣泛的學生基礎,學生對武術的學習態度比較積極,但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武術的動機主要以增強體質和防身自衛為主.
3.2.1 完善高校武術項目教學目標
高校普及武術項目教學,建立常規,科學、可持續發展的教學體系,既可讓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目的,又能讓學生思想道德綜合素質提高,武術學習不僅磨練學生毅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為今后適應社會發展奠定基礎,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能學到防身自衛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能力.
3.2.2 豐富教學方法拓展教學手段
注重現代化教學手段(課件教學、錄像教學等)在武術項目教學中的運用,培養學生學習武術項目的興趣,多傳授武術理論知識,讓學生理解武術,有了理解才能更好的學習武術,同時有針對性的傳授一些具有攻防作用的技能,滿足學生防身自衛的需求.目前皖北地區8所本科院校都有從事武術項目教學的教師,有些學校武術專業教師數量不足,有些學校甚至讓田徑教師擔任武術教學,這對于武術運動在高校的推廣、普及和發展顯得相當不利.因此,皖北地區本科院校應根據國家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本校學生數量配置數量足夠的專業武術教師,從師資上緩解當前武術項目教學的困境即便是公共武術課教學.
建立一套綜合的武術教學評價體系,使之呈現出評價方法多樣化,評價對象多元化的特點.同時皖北地區本科院校武術課教學內容主要是以套路為主,滿足不了目前學生身體素質和學習興趣的要求,在武術項目教學中適當添加一些具有搏斗性質的技術動作,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熱情,進而達到“學生愛學,老師愛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皖北地區本科高校武術項目的發展需要,經費投入作為保障才能更好的發展,加強武術場地建設,器材配備,對于武術項目教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駱紅斌.本科院校武術項目教學改革初探[J].浙江體育科學,2000(1):36-38.
〔2〕楊嘯原.試析武術教學改革[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5):61-63.
〔3〕陳德平.普通高校武術教育、教學的現狀與改革對策[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0(3):23.
〔4〕王新雷,張曉麗.淺析高校武術課程教學改革[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5,20(1):79-80.
〔5〕呂艷玲.對普通高校武術課開設狀況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23(5):23-25.
〔6〕黃秀玉.體育教育專業武術課程設置改革的探索[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5(23):32-34.
〔7〕王根法.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的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6,25(5):597-599.
〔8〕伍天慧.武術教學中應用導學式教學法的實驗研究[J].體育學刊,1999(5):120-122.
〔9〕朱雄,汪瓊.對普通高校武術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6(6):73-74.
〔10〕許朝洲.高校武術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5):39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