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仁濤,張紅學
(鄭州大學 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太極拳運動以有氧氧化供能為主,它綜合性地繼承和發展了明代在民間和軍隊中流行的各家拳法,結合了古代“導引術”和“吐納術”,又吸取了古典哲學陰陽學說和中醫基本理論的經絡學說,使其成為一種內外俱練的拳術和集“練腦,練身、練氣”于一體的健康之法[1,2]。有研究表明,經常參加太極拳運動能夠提高老年人的肺活量、每搏輸出量、最大攝氧量、射血分數、心肌收縮力、平衡能力,還能夠提高老年人的運動機能、免疫能力和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等等[3-7]。然而,太極拳運動對青年人氣體代謝影響方面的研究幾乎沒有。本研究采用較先進的研究手段和工具,研究太極拳運動對男大學生氣體代謝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選擇10 名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河南大學民族傳統體育系學生作為實驗組,平均訓練年限為12.2±3.5,運動級別為:兩名武英級運動員(運動健將)、四名一級武士(一級運動員)、四名二級武士(二級運動員);十名河南大學非體育專業的太極拳愛好者作為對照組,平均練習年限為3.4±1.2。所有受試者一月內沒有參加過大負荷訓練或比賽,無明顯體重減輕,飲食正常,無急、慢性疾病。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一覽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
根據研究目的,在中國知網上檢索并收集大量有關“太極拳”、“心肺功能”、“氣體代謝”等方面的文獻資料120 余篇,掌握有關太極拳研究的前沿動態與研究趨勢。
1.2.2 實驗測試
測試日期為2012 年4 月12 日-5 月15 日,測試時間為上午9:30 -11:30,受試者于飯后2 小時到實驗室,首先填寫基本情況調查表,包括年齡、每周運動情況、訓練或運動年限等;然后,測試身高、體重等基本指標。基本指標測試完成后,請受試者靜坐休息,幫其選擇相應的呼吸面罩。氣體代謝測試儀器使用德國CORTEX MetaMax3B 運動心肺功能遙測儀,測試前儀器預熱20 分鐘,然后進行周圍氣體的校正。受試者靜坐休息30 分鐘后給其佩戴遙測儀和心率胸帶進行測試。測試內容包括運動前靜坐15 分鐘、運動中5 分鐘、運動后靜坐恢復15 分鐘運動心肺功能指標。運動中測試時,要求受試者伴隨5 分鐘的楊氏二十四式太極拳音樂節拍運動。
實驗室為空調房間,溫度20 ℃~25 ℃,濕度30%~50%,1 個標準大氣壓。測試場地為木質地板。測試指標包括:身高、體重、潮氣量、呼吸頻率、每分通氣量、攝氧量、CO2 呼出量、呼吸商、相對攝氧量、心率、氧脈搏、代謝當量等。
1.2.3 數理統計
首先把使用CORTEX MetaMax3B 采集到的數據以XML 格式導出,采用Excel 等軟件對數據進行初步整理。然后,借助PASW Statistics 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不同時間段各指標變化的分析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當分組因素與重測因素[8]有交互作用時,進行單獨效應分析,單獨效應分析的方法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顯著性水平取0.05,非常顯著性水平取0.01。
2.1 肺通氣
潮氣量、呼吸頻率和每分通氣量主效應高度顯著。可以認為,太極拳運動對肺通氣有顯著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運動過程中肺通氣顯著增高,運動后10 分鐘開始快速下降。只有每分通氣量存在交互作用,結合單獨效應分析,可知運動中實驗組每分通氣量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不同時段呼吸頻率變化一致。運動后潮氣量平均降低了約32%(190 ml)(見圖1)。
2.2 肺換氣
攝氧量、CO2 呼出量、呼吸商、相對攝氧量主效應高度顯著。其中,攝氧量、呼吸商、相對攝氧量交互作用顯著,且變化趨勢一致,均是運動時明顯增高,實驗組比對照組分別增高了22.1%,26.7%,24.5%,運動后快速恢復到運動前狀態。呼吸商在運動中基本沒有變化,運動后快速上升,實驗組上升明顯大于對照組,這應該是由于實驗組運動后糖的恢復較快,消耗的能量物質中,糖的比例增加的原因(見圖2)。
2.3 心率、氧脈搏
心率、氧脈搏的主效應和交互作用均顯著。兩者都表現為運動時明顯升高,運動后快速恢復的特征。運動前安靜時,實驗組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對照組低8.4%;運動中,兩組受試者心率快速上升,均達到100 次/min 左右;運動后實驗組心率恢復較快,10 分鐘后明顯低于對照組。運動中,實驗組氧脈搏明顯高于對照組(比對照組高16.3%),運動后氧脈搏快速恢復到運動前水平(見圖3)。
2.4 能量代謝
運動前安靜時代謝當量為1.5 左右,運動中實驗組提高了3.3 倍,而對照組提高了2.7 倍,實驗組提高量明顯大于對照組,運動后兩組受試者代謝當量快速 恢復到運動前水平(見圖4)。



圖3 不同運動時段心肺功能指標變化圖

圖4 不同運動時段代謝當量變化圖
2.5 肺通氣、肺換氣、能量代謝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中0.4≤r≤0.6 存在相關關系,0.6 <r≤0.7 一般相關,0.7 <r≤0.85 較高相關,r >0.85 高度相關。全部受試者不同運動時段各指標相關系數見表2。
由表2、表3、表4 可知,無論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后,每分通氣量與攝氧量、CO2 呼出量、相對攝氧量、氧脈搏、代謝當量具有相關性;相對攝氧量與每分通氣量、攝氧量、CO2 呼出量、代謝當量、氧脈搏具有較高相關性;代謝當量與每分通氣量、攝氧量、CO2 呼出量、相對攝氧量具有較高相關性。
呼吸頻率和呼吸商的相關系數只有在運動中成正相關關系(r=0.488);相對攝氧量與潮氣量的相關系數在安靜時(r=0.713)大于運動中(r=0.593)和運動后(r=0.554);心率只有在運動時,與攝氧量、CO2呼出量、呼吸商存在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446、0.469、0.582。

表2 運動前各指標相關系數一覽表

表3 運動中各指標相關系數一覽表

表4 運動后各指標相關系數一覽表
3.1 太極拳運動對心肺功能的影響分析
宋憲強、閆民、王智慧、王荔等[10-12]分別在其研究中發現:二十四式太極拳運動能使女大學生的心肺功能得以良好改善,表現于心肺功能指標中肺活量、最大吸氧量、心率、心搏出量、心輸出量、血壓(收縮壓、舒張壓)、血管順應性、外周阻力各項生理指標都具有顯著性變化;八段錦練習能使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心肺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具體表現在心肺功能指標中肺活量指標明顯上升,安靜心率、練習中心率、練習后即刻心率指標明顯下降,均具有顯著性差異等。本研究有類似發現,長期的太極拳運動可以降低實驗組安靜時心率,這是由于長期有氧運動使控制心臟活動的迷走神經作用加強,交感神經的作用減弱[13],提高了心臟每搏輸出量。呼吸商是機體二氧化碳排出量與攝氧量的比值,是運動時機體利用何種物質作為能量來源的指標(葡萄糖氧化供能時RQ 為1,脂肪約為0.71,蛋白質約為0.8)。運動后實驗組呼吸商增加更加明顯,平均為0.891,表明長期太極拳運動還可以促進運動后糖的恢復,改善能量消耗。
太極拳運動時實驗組的每分通氣量、攝氧量、相對攝氧量、氧脈搏、心率等指標增加的幅度更大,結合現場測試的錄像綜合分析,有兩點原因:1)實驗組打太極拳時采用的架勢較低,而對照組由于下肢肌肉力量不足,無法長時間進行低架勢太極拳運動;2)影響能量代謝的主要因素包括肌肉活動、情緒影響、食物特殊動力作用和環境溫度等。而高水平運動員練拳重“意念”,用意念來指導每一個動作。動作過程中內部與外形的虛實開合、旋轉變換,務求上下相隨、內外合一、意到勁到、意動形隨,意念自始至終貫穿在整個套路之中。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也不容絲毫斷意,真正做到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周身無微不至,高水平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走架、姿勢正確,用意得法,氣息隨外部動作的開合、轉換而運轉。因此,在其運動過程中精神高度集中,也是其能耗量大的原因之一[14,15]。當然,這也體現了實驗組具有較高的心肺功能和有氧運動能力。氧脈搏是指心臟每次搏動輸出的血量所攝取的氧容量,即每分攝氧量除以每分心率,是評估心臟輸送O2 至外周組織的效率的最佳指標,其數值越高,說明心肺功能越好[12]。運動心肺功能取決于運動心肺偶聯的每一個環節,即肺通氣、肺換氣、心血管功能以及所參與的肌肉等。本研究中,太極拳運動時,實驗組具有較高的潮氣量、每分通氣量、攝氧量、相對攝氧量、氧脈搏等,體現了實驗組具有較高的運動心肺功能。
3.2 太極拳運動對能量代謝的影響分析
太極拳運動中,實驗組呼吸商為0.794±0.048,對照組為0.768±0.064,可以認為,太極拳運動是以脂肪為主要供能物質,屬于有氧氧化供能。代謝當量是運動時耗氧量與安靜時耗氧量的比值,可用于評價運動時的相對能量代謝水平。本研究中,太極拳運動時,實驗組代謝當量為5.02±0.85 梅脫,對照組為4.04±0.79 梅脫,也就是說實驗組能量代謝比對照組高約25%。Pate RR 等提出根據能量代謝大小對體力活動強度進行劃分的模式,小于3MET 為低強度運動,3 ~6MET 為中等強度運動,大于6MET 為高強度運動[16]。許中華在《太極拳練習能量消耗的測量與評價》中研究發現,楊氏二十四式太極拳中,20 ~39 歲組的男性太極拳受試者,能量代謝為4.22±0.32MET,40 ~59 歲太極拳受試者能量代謝為4.08±0.35MET,60 歲以上組能量代謝為3.9±0.4MET[17]。可見,本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較為接近,再次證實了太極拳運動為中等強度運動。
另外,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安靜時每分通氣量、攝氧量、相對攝氧量、CO2 呼出量、氧脈搏、代謝當量等指標無顯著性差異,然而,在運動中,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運動中的指標大小更能體現太極拳對男大學生心肺機能、能量代謝等方面的積極影響。
3.3 不同運動時段太極拳運動中各指標相關性分析
運動前和運動后,呼吸頻率與呼吸商不存在相關關系,而運動中,兩者成正相關關系(r=0.488)。這說明,太極拳運動中,隨著呼吸頻率的增加,CO2呼出量比攝氧量增加更加明顯。安靜時,相對攝氧量與潮氣量存在正相關關系(r=0.713),說明潮氣量越大,相對攝氧量越大。然而,運動時和運動后,相對攝氧量與潮氣量的相關關系減弱。也就是說,運動過程中和運動后的恢復期,身體對氧的利用率有所減弱。運動前的安靜狀態和運動后的恢復期,攝氧量、CO2呼出量、呼吸商與心率大小無關,但是在運動過程中,與心率成正相關關系,隨著心率的增大,攝氧量、CO2呼出量、呼吸商也隨之變大。有氧健身運動中,用心率控制運動強度最為普遍,心率與運動強度的正相關關系已經廣泛被認可。本研究中,太極拳運動時,心率越大,也就是運動強度越大,攝氧量、CO2呼出量、呼吸商也越大。運動前安靜時,潮氣量大小于氧脈搏無關。太極拳運動過程中,潮氣量越大氧脈搏就越大(r=0.718)。通過對實驗組、對照組潮氣量與氧脈搏相關關系的進一步分析,實驗組r=0.760,對照組r=0.569。可見,太極拳運動過程中,隨著潮氣量的增加,實驗組氧脈搏增加更加明顯,表現出的心肺功能也更強。
4.1 長期太極拳運動可以促進運動后糖的恢復,改善能量消耗結構;還可以使控制心臟活動的迷走神經作用加強,交感神經的作用減弱,從而降低安靜時心率,提高心室每搏輸出量。
4.2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安靜時每分通氣量、攝氧量、相對攝氧量、CO2呼出量、氧脈搏、代謝當量等指標無顯著性差異,然而,在運動中,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運動中的指標大小更能體現長期練習太極拳對男大學生心肺機能、能量代謝等方面的積極影響。
4.3 太極拳運動中,隨著呼吸頻率的增加,CO2呼出量相對于攝氧量增加更加明顯。
4.4 太極拳運動過程中和運動后的恢復期,身體對氧的利用率有所減弱。
4.5 安靜狀態時,心率與攝氧量、CO2呼出量、呼吸商大小無關,運動過程中,心率與攝氧量、CO2呼出量、呼吸商存在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446、0.469、0.582。
4.6 太極拳運動中,實驗組潮氣量與氧脈搏正相關關系較對照組強,表現出的心肺功能也更強。
[1]柏曉玲,賈金榜,劉柏.我國優秀太極拳運動員最大有氧能力及個體通氣閾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7,20(2):46-51.
[2]王曉軍,荊治坤,鄭寧寧.不同太極拳運動強度防治原發性高血壓病干預效果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30(4):82-85.
[3]楊再惠,榮麗.陳式太極拳功法對中老年人心臟功能影響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5):639-642.
[4]楊再惠,周興偉.陳式太極拳功法對中老年人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9):1212-1214.
[5]彭春政.太極拳對老年人體成分和心肺功能的影響[J].博擊(武術科學),2006,3(6):32-34.
[6]張彩芳.太極拳鍛煉對老年人肌力與平衡能力關系的研究[J].中外醫療,2011,(14):185.
[7]任麗娟.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養生保健的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6,(47):25-28.
[8]游永豪,祁國鷹,溫愛玲.體育科學實驗研究中有“前測數據”的重復測量設計的統計分析方法的探討[J].體育科學,2010,30(2):92-96.
[9]宋憲強.運動心肺試驗對不同人群心肺功能的評價及應用研究[D]∥山西:山西大學,2005.
[10]閆民.二十四式太極拳對健康女大學生生理指標影響的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3.
[11]王智慧,彭春政.有氧運動對女大學生身體形態成分及心肺功能影響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1):44-46.
[12]王荔.八段錦對非體育專業大學生部分生理指標影響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13]王瑞元.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14]李繼堯.人體的能量代謝[J].生物學通報,1995,30(2):29-30.
[15]劉雅媚.試論武術項目供能特點及其訓練的科學化[J].湖北體育科技,2004,23(3):359-361.
[16]Pate RR,Pratt M,Blair SN,et al.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A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J].JAMA,1995,273(5):402-407.
[17]許中華.太極拳練習能量消耗的測量與評價[D]∥蘇州:蘇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