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兆


假賬畢竟是假賬,作為財政監督檢查工作人員,只要對這種現象仔細分析,就能夠及時發現其虛假之處。會計假賬和舞弊行為是在會計信息產生的多個環節上做手腳,這些可能的環節主要是:
原始憑證是會計信息產生的最初來源,當一項業務發生時,開具發票的人員、會計人員應該把這項經濟業務的品名、數量、單價、金額等內容逐一反映清楚明了,而審批人員卻往往忽略具體品名種類繁多的原始憑證,或者甚至授意指使,這就為假賬和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提供了主觀和客觀條件。此如:經辦人或采購人購買物品,發票上只標明“辦公用品”、“禮品”、“材料”等,而不寫明具體品名、數量、單價等,甚至開票人員按采購人的要求填寫原始發票,會計人員未嚴格審核或不審核的,審批人員直接簽批報銷,實際上該原始發票反映的是什么經濟業務,則被失真信息完全掩蓋。
經辦業務人員與會計人員交接憑證,同樣是一個容易發生舞弊的環節。經辦人是把不應報銷的發票或私人購物的發票粘貼在一起進行報銷,而會計人員沒有指出來,審批人也不把關。
在依據原始憑證填寫記賬憑證時,記賬人員及財務負責人會將不應屬于某一會計科目核算的內容編入該會計科目核算中,不如實填寫摘要,而隨意變換科目,造成舞弊行為。例如應納入“經費支出”科目核算的事項,卻在“專項支出”科目中核算的情況。
會計報表結構復雜,項目多,數據多,為作假舞弊者提供了操作平臺,報表本身十分重要,因而會計報表作弊具有較大的危害性。不但掩蓋舞弊事實本身,導致會計信息失真,還影響著單位資金管理以及經營決策。
要弄清假賬和舞弊行為產生的環節,須從縱向上來挖掘查找舞弊的思路。從橫向思路分析會計舞弊問題,就要分析會計信息的若干構成要件、數據、內容和科目運用的異常情況。
一般情況下,行政企事業單位的任何一項業務開支都應有一個大致范圍,如每月的辦公費用,招待費用、銷售費用、工資費用、交通費用等項,都會有一個大致金額,各項支出一般在這個范圍上下波動,如果在檢查中或決策者在審閱時發現某一項支出本期突然大量增加就應引起高度重視,進而查找原因,分析情況。
單位的經濟收支活動在一定時期和被許可的收費、收入活動中有比較固定往來的單位或個人,如被管理及收取收費的單位、個人不變,收入標準不變等,支出方面如購買材料、辦公用品、采購,交通費用等項,由于單位的工作業務,管理職能沒有什么變化,會計信息所反映的內容也有一定的范圍,在檢查中,發現單位有異常的收支現象,如收入大量增加,成本支出費用大量增長,發現這些現象須引起對異常內容的重視,針對線索,從而查找出問題及原因。
企業事業及行政單位做賬時須遵循科目對應的原則,如“專項撥款”科目對應“專項支出”,如果科目不對應,在檢查時就須重點檢查這種不對應產生的原因,細致認真分析是人為失誤還是故意舞弊。
從會計信息產生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證證之間,賬證之間,賬賬之間,賬表之間等根據經濟業務內容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所以,通過進行證證、賬證、賬賬、賬實、賬表與表表之間的核對,可以發現其中不相符,不合邏輯的問題,以此為線索或疑點,可追查會計舞弊的具體形式及形成或造假的過程。
在會計工作中,經常使用的會計憑證有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這是必不可缺少的基礎工作。為了便利,大多數企事業單位都設置了科目匯總表(憑證)。科目匯總表或匯總記賬憑證,記賬憑證和匯總憑證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對它們之間的核對,可以檢查其金額,經濟業務內容和所用的會計科目以及相對應的會計科目、日期、原始發票張數、內容是否相符,從而查出會計作弊的線索,查出問題。
在會計處理程序上,是由會計賬簿匯總的金額來編制會計報表的。所以,賬簿與報表聯系十分緊密。也就是說,報表的數據是來自賬簿的,發生額、累計金額、明細項數據,收支結余的邏輯關系等。所以通過核對相關賬表的對應關系。對于從事財政檢查工作人員是可以用這種核對方法下查出賬表不符,或匯總填表不一致的情況及原因,從而查出違規問題。
除以上兩種方法外,運用賬實核對來進行財政監督檢查,是根據客觀實際情況而定的,是相對有效的辦法。如摸清企業單位資產狀況,核查行政單位固有資產,評價單位資產管理能力,檢察人員可以通過盤點倉庫庫存商品、材料、現金,存款,同時核對相關賬簿,檢查賬實是否相符,管理是否有效。
可以運用一些具體簡單的方法,檢查會計賬目的各項內容是否存在問題。
認真核對以發現在數字上書寫是否合規,如有不規范之處,應進一步查證。第一,若是一般性錯誤,則對一般當事人(如制證、填制、復核等)進行詢問即可。第二,若是會計弊端,須通過賬證、證證、賬實(前述的三種方法)進行核對,并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鑒別、查證。第三,若是憑證名稱方面的問題,可通過審閱、核對會計憑證發現疑點,查證問題。如屬于會計錯誤,只需審閱憑證名稱發現問題,如屬于會計弊端,在審閱憑證名稱與所反映經濟業務內容的分析比較,通過證證核對。查證問題。第四,若是憑證編號問題。如果不編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會計人員業務不熟,另一種是有意不編號,從而使會計舞弊的查證也有難度。應深入檢查核對。
只要審閱被查單位每個賬簿中扉頁記錄的內容和賬頁數編寫情況,便可查證問題或發現疑點。對于賬簿中的錯弊,一是要查閱會計賬簿的登記內容。二是要檢查制賬人在賬簿上留下的記賬標志和相關簽章,明確會計責任,查找遺留問題。三是核對賬證記錄,檢查賬簿是否根據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記賬,查是否有不合規的原始憑證和有誤的記賬憑證入賬,查有無賬證不符情況。
一是核對會計報表與會計賬簿的對應數字,查實數據的真實性。二是對報表中的各項指標進行復核性計算,以查實其準確性。三是審閱報表附注說明,分析會計報表內容是否真實、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