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娟


湖北省荊門市國庫支付中心辦公大廳
湖北省荊門市國庫集中收付中心現有干部職工16 名,承擔著全市預算執行分析預測以及財政資金的收支管理工作,是一支充滿熱情、團結向上的年輕隊伍,成員全部是大專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2 名),高級會計師3 名。從2002年成立以來,在荊門市財政局黨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與監督下,始終堅持抓崗位技能和工作創新 “雙管齊下”,嚴把關口,加強監管,國庫管理工作成效顯著。
定期組織集中學習,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我講我的業務”講座,提高業務能力;利用國庫綜合信息網、黨務政務公開欄、黨員學習園地等宣傳陣地,及時傳播政策理論,組織定期撰寫、交流學習心得;利用“讀書月”活動,牢固樹立終身學習、博覽群書理念,倡導新生活,弘揚新風尚,從而使隊伍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以 “三亮三比三評三創” 為主要載體,以強化監管,嚴格問責為主要手段,營造“比、學、趕、幫、超”濃厚工作氛圍。2011年該單位共受理支付業務93082 筆,金額504573 萬元,日均受理量351 筆,辦理退款810 筆,金額8790 萬元,當日辦結率達100%,單筆業務辦結時間控制在3 分鐘以內,其優質高效的服務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推行“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杯清茶”的“三個一”服務,受到了服務對象的好評。2010年度預算執行分析工作被湖北省財政廳評為“全省一等獎”,荊門市本級部門決算獲“全省二等獎”。全市財政收入實現 “三級跳”,由60 億到80 億元再90 億元,高質量地完成了“兩高一進位”的工作目標。
一是理順業務關系,直接由財政部門發起清算,進而提高時效性;二是試行清算無紙化,自2012年9月1日以來,徹底摒棄人工傳遞憑證,直接通過身份認證與電子簽名技術實現清算,已安全清算38次,涉及資金117 筆,2012年10月,湖北省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行武漢分行組織有關專家對荊門市清算無紙化項目成果進行驗收并獲得通過,無紙化清算新模式更為安全、規范、高效。電子印章對業務流程剛性約束,令單位滿意,行政成本更低。

湖北省財政廳信息中心領導親臨荊門市國庫集中收付中心,主持召開支付系統更新討論會

荊門市國庫集中支付中心獲依法行政表彰

荊門市國庫集中支付中心召開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會議
在支付管理上,實行“通關”。2012年5月開始啟用財政國庫動態監控系統,對財政國庫集中支付資金執行全程信息實時監控、及時糾錯。目前已開放相關監控規則9類,主要包括授權支付單筆支出金額控制、提現額度控制、收款人和收款賬戶控制以及要素填報規范等,累計監控過濾支付數據4879 條,占總支付量的8%,發現并退回的不合規支付數據341 條,金額3896.79 萬元;在內部管理上,實行“上鎖”。重新梳理完善內控制度,嚴格實行會計、出納、審核崗位分設和程序制約,實行分人分印、專人專柜管理。清理歸并財政專戶,荊門市直共撤銷財政專戶11 個,更名7 個,涉及資金1.53 億元。
一是整合用款計劃申報,取消“零余額用款額度”科目;二是簡化單位間資金劃撥程序,完善指標調劑制度;三是取消部分業務操作,實行流程再造,進而統一實行國庫集中支付。
一是率先在全省試點新版的國庫集中支付系統。2012年1月1日,在荊門市上線運行。截至2012年9月底,已順利辦結財政直接支付14262 筆,授權支付57857 筆,無一筆差錯,無死機、數據掉包和運行速度慢等問題。經測試,數據庫服務器CPU 和內存等資源占用率均未超過30%,性能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二是積極實行跨行業系統對接。直接將支付數據推送到代理銀行的內部業務系統內,使業務提速30%以上。三是實現國庫集中支付無盲點。積極指導新成立的屈家嶺管理區、高新區和漳河新區財政局建立規范的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和國庫單一賬戶管理體系,使集中支付面達100%。
窗口單位的一言一行,折射出財政部門的整體形象。為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的服務,荊門市國庫收付中心“雙管齊下”,構筑起財政資金監管的銅墻鐵壁,堅持“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立足本職、創先爭優”,連續四屆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兩屆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先后被授予全省“崗村結對”先進集體、市財政系統先進集體、市巾幗示范崗等稱號。■


荊門市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員工獲得荊門市“十佳會計”榮譽